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昆

作品数:20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损伤
  • 3篇预后
  • 3篇肾缺血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META分析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手术
  • 2篇血糖
  • 2篇医师
  • 2篇预后影响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16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神经再...

作者

  • 20篇吴昆
  • 8篇马龙
  • 7篇王玉杰
  • 5篇于湘友
  • 4篇孟峻嵩
  • 4篇安园园
  • 3篇温浩
  • 3篇秦洁
  • 3篇王毅
  • 2篇秦震声
  • 2篇庞利群
  • 2篇王文光
  • 2篇宋婷
  • 2篇马彩玲
  • 2篇安尼瓦尔牙生
  • 2篇王秋生
  • 2篇张金辉
  • 2篇张庭荣
  • 2篇李娜
  • 2篇徐宗源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医院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微创培训平台建设和医师培训实践体会被引量:4
2013年
我院于2010年成立了微创中心,专门设立培训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临床教学培训人才队伍和培训设施建设体系,分阶段开展对临床医师进行内镜和微创技能培训,并将微创技能培训和微创手术分级管理及资质准入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内镜微创技能培训、资质评价和认定体系。
吴昆秦洁王玉杰张金辉马彩玲王秋生温浩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62例严重颅脑损伤转入ICU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并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纳入研究患者有40例发生VAP,发生率为24.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是VAP发生的保护性因素,气管切开、吸烟史和巴比妥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革兰阳性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63.8%,其中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4.5%。结论气管切开、吸烟史、巴比妥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是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
马龙李娜吴昆安园园张庭荣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病原菌
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及其临床效果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树突状细胞疫苗(DC疫苗)治疗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探讨疫苗临床获益率相关性的因素。方法:根据Cochran协作网制定的策略,使用Medline数据库进行英文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前列腺癌DC疫苗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由2名评价员独立完成,使用RevMan 5.0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篇RCT的文献共179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纳入Meta分析,前列腺癌DC疫苗临床获益率(CBR)为54.2%,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混合疗效)为7.7%;仅有轻微不良反应,多为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发热、流感样症状等。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给予DC疫苗后出现细胞免疫反应(OR=31.12,95%CI=5.52~175.6,P<0.01)和PSA对数斜率降低(OR=4.38,95%CI=1.17~16.35,P=0.03)与临床获益呈正相关,疫苗剂量(OR=5.98,95%CI=1.45~24.62,P=0.01)对临床获益率有显著影响;患者年龄(P=0.53)与临床获益无相关性。此外,密度富集法获得的DC临床获益率更高;给药途径与临床获益率无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DC疫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安全性高,耐受性良好。研究发现前列腺癌DC疫苗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对临床获益率有显著影响,免疫反应可作为疫苗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但由于可纳入研究的文献数较少,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质量高的RCT以明确更好的循证证据。
吴昆孟峻嵩拜合提亚.阿扎提王玉杰
关键词:前列腺癌树突状细胞疫苗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临床路径对股骨骨折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吴昆宋婷
关键词:股骨骨折
miRNA表达谱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损伤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iRNA表达谱变化及筛选出的miRNAs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中时间变化以寻找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目标miRNAs.方法 利用miRNA微流体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正常肾脏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验证.筛选出差异最为显著miRNAs,并分析其在再灌注后水平的时间变化及和肾损伤的关系.结果 有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共有21个,其中有5个miRNAs差异最为显著;miR-17-5p、miR-21和miR-106a肾组织表达水平和芯片结果保持一致.缺血再灌注早期(再灌注4h后)肾组织miR-17-5p水平即出现明显升高(P<0.05),早于BUN和NGAL明显变化时间;缺血30 min组和缺血20 min组分别于再灌注12 h和24h后其miRNA-21、miR-106a水平开始显著升高(P<0.01),和血BUN和NGAL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miR-17-5 p、miR-21、miR-106a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缺血时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表达量变化,且miR-17-5p早于血NGAL及BUN开始出现升高,可能是一种较之BUN和NGAL更为优越的评估AKI的有效标志物.
马龙吴昆刘坤顾硕王毅徐宗源于湘友孟峻嵩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再灌注损伤生物学标记微小RNA
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技术用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技术用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病人16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病人采用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换药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切口细菌培养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为94.3%,对照组为67.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病人采用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方法,可以促进感染切口愈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孙岩邵林静张杰吴昆秦震声庞利群
关键词:切口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腹部手术愈合时间
左旋精氨酸预处理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ury,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L-Arg组大鼠构建IRI模型,手术前24h及术前30min尾静脉注射左旋精氨酸,剂量为250mg/kg;IR组大鼠构建IRI模型,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为分离肾蒂血管,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IR后生存时间,另分别于再灌注后4、8、12、24、48、72h处死动物,处死前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水平。获取肾组织标本,用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idase-1,HO-1)含量,以及病理学观察。结果①IR组存活率为37.5%,L_Arg组大鼠存活率提高至70.8%,而对照组大鼠存活率100%,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②IR组大鼠再灌注后4h时Scr和BUN水平开始逐渐升高,与C组相比,IR组Scr和BUN在各个时间段明显升高(P〈0.01),再灌注后4~72h,L-Arg组大鼠Scr均较IR组明显降低(P〈0.01)。③单纯IR组大鼠再灌注后4h开始升高,各时间点肾组织MPO水平均高于C组(P〈0.01)和L-Arg组,且在再灌注后12,24,72h最显著(P〈0.01)。④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L-Arg预处理后,肾组织中HO-1阳性细胞数量增加,L-Arg组大鼠肾脏组织HO-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L-Arg预处理能够改善老龄大鼠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减少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提高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生存率。L-Arg通过诱导HO-1的表达可以保护老龄大鼠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马龙吴昆马明福马嵋孟峻嵩于湘友
关键词: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红素氧化酶-1左旋精氨酸
实施腹腔镜手术资质准入与分级管理的实践被引量:4
2012年
为规范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腹腔镜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将腹腔镜手术资质准入和分级管理相结合,规定了不同级别的医师从事与其级别相符合的手术。腹腔镜手术分级管理明确了各级医师手术权限,对降低手术风险、预防医疗纠纷起到较好的作用。
吴昆温浩秦洁王玉杰董旭南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和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小鼠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并观察其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形态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从形态学、表型及功能方面对其加以检测。结果:用GM-CSF和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3 d后可见细胞形态改变,并呈集簇生长,培养至5 d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突起,体外诱导培养8 d后获得大量成熟的DCs,扫描电镜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高表达骨髓来源DCs特异性标记CD11c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Ⅱ,成熟DC具有很强的刺激同基因型和同种异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可生成大量成熟的DCs,为进一步抗肿瘤疫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昆拜合提亚.阿扎提王文光安尼瓦尔牙生王玉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培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肿瘤疫苗
miRNA-21和左旋精氨酸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微小RNA-21(miRNA-21)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明确miRNA-21和L-Arg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24h和30min前,尾静脉注射L-Arg。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和病理学评分评价L-Arg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通过antagomiRNA-21敲低体内miRNA-21后分析大鼠肾功能、组织损伤以及miRNA-21调控靶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L-Arg预处理能改善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提高大鼠肾脏miRNA-21表达水平。在L-Arg预处理前敲低miRNA-21能抑制L-Arg的保护作用,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敲低miRNA-21导致其调控的程序性凋亡因子4(PDCD4)和PTE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L-Arg预处理使miRNA-21水平上调,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和miRNA-21调控PDCD4、PTEN有关。
徐婷马龙王毅于湘友吴昆李元媛
关键词:微小RNA急性肾损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