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霞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姜黄素抑制肝星状细胞MyD88及信号通路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肝星状细胞MyD88依赖性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siRNA组、MyD88 siRNA干扰组、姜黄素组、姜黄素+Control siRNA组、姜黄素+MyD88 siRNA干扰组,siRNA处理组给予siRNA干扰48 h后,姜黄素组加入姜黄素作用24 h,各组均在收集细胞前12 h给予LPS诱导,收集各组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yD88蛋白表达;RT-PCR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MyD88 siRNA干扰、姜黄素均可降低MyD88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给予MyD88 siRNA干扰和姜黄素作用时,MyD88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MyD88 siRNA干扰后TLR2、TLR4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作用后TLR2、TLR4的mRNA表达降低,二者同时作用其下降更显著(P<0.05);MyD88 siRNA干扰、姜黄素处理后NF-κB、TNF-α、IL-1βmRNA表达均降低,二者同时作用后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MyD88蛋白表达和MyD88依赖途径上的多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而阻断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的转导,促进活化的HSCs凋亡,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杨绮红舒建昌邓延梅吕霞傅妹伢宋慧东张晓燕
- 关键词:髓样分化因子88姜黄素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 神经生长因子通过TrkA^(NGFR)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增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NGFR和p75NT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肝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02肝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GF、TrkANGFR和p75NTR在L02细胞中的表达。XTT法检测外源性NGF-β、anti-NGF、anti-TrkANGFR和anti-p75NTR对L02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性NGF-β对L0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02细胞表达NGF及其受体TrkANGFR、p75NTR,NGF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TrkANGFR和p75NTR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外源性NGF-β上调L02细胞表达NGF和TrkANGFR。低剂量外源性NGF-β(12.5~200μg/L)通过调控L02细胞的S期,促进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高剂量(>400μg/L)NGF-β不能促进L02细胞增殖;anti-NGF和anti-TrkANGFR抑制NGF-β诱导的L02细胞增殖,anti-p75NTR并不影响NGF-β诱导的L02细胞增殖。结论:L02细胞表达NGF及其受体TrkANGFR、p75NTR;合适剂量外源性NGF-β可能通过NGF/TrkANGFR信号途径促进L02细胞增殖。
- 李俊峰舒建昌陈莲香朱海燕吕霞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L02细胞细胞增殖
- 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CTGF及TIMP-1和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探讨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四氯化碳腹腔注射8周以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每只大鼠按每100g体重分别给予20mg、10mg、5mg姜黄素灌胃处理,3次/周,共8周;所有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高剂量姜黄素组、中剂量姜黄素组、低剂量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TGF、TIMP-1、NF-κB的表达水平,进行图像分析并统计各组阳性表达率差别。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CTGF、TIMP-1、NF-κB大量表达,姜黄素可明显抑制上述因子的表达(P<0.01)。结论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CTGF、TIMP-1、NF-κB的表达有关。
- 舒建昌皮新军何雅军吕霞方力叶国荣
- 关键词:纤维化姜黄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小肠细菌过生长关系的探讨
- 2008年
-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在出血应激及强效抑酸状态下有无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58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入院后静脉注射奥美啦唑40毫克,每天2次,连续3天后,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breath test,LHBT)。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37人进行LHBT作为对照。结果溃疡组中出现SIBO阳性20例,阴性29例,非产氢者9例;健康对照组中出现SIBO阳性9例,阴性26例,非产氢者2例。溃疡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短期内并未出现小肠细菌过生长,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作预防性治疗。
- 张晓燕舒建昌吕霞杨绮红宋慧东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氢呼气试验
- 姜黄素和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对肝星状细胞时效的双向调节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姜黄素(Cur)与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两种药物同时联用或分时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接种96孔板,分为5组。Ⅰ:单独姜黄素系列浓度组(0、20、30、40μmol/L);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0,20,40,80μmol/L);Ⅱ: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ABSI)和NS- 398系列浓度组+姜黄素20μmol/L(ABS2)对大鼠HSC增殖的影响,Ⅲ:两种药物同时加药组;Ⅳ:两种药物先后6 h加药组:先加姜黄素20μmol/L作用HSC6h后加NS-398系列浓度组(0、20、40、80μmol/L);先加NS-398系列浓度(0、20、40、80μmol/L)作用HSC6h后加姜黄素20μmol/L组,Ⅴ:析因分析组。各组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组,与HSC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姜黄素、NS-398单用或同时、分时联用对HSC生长的影响。LDH法检测各组对HSC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单独NS-398系列浓度组和单独姜黄素系列浓度组有抑制HSC的作用,但姜黄素的作用比NS-398强:同时加两药组比分时加药组有明显不同,先加NS-398作用HSC6h组比先加姜黄素作用HSC6h组的抑制率明显降低。[结论]时间因素导致两药联用是双向调节,同时加药或先加姜黄素作用HSC6h组后加NS-398时呈正调节作用,抑制率升高,而先加NS-398作用HSC6h后加姜黄素呈负调节作用,抑制率降低。NS-398对HSC作用一定时间后有抑制姜黄素对HSC起生物效应的作用。
- 沈雁舒建昌梁蓉潘洁关广雄戴丽冰何雅军吕霞
- 关键词:姜黄素环氧合酶-2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与100ng/mlNGF孵育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SC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NGF、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TR表达的情况。结果NGF作用HSC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2.364±9.51)%VS(5.88±1.36)%,P〈0.05]。凋亡相关蛋白P^53、Caspase-3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78.41±4.00)%、(39.26±1.57)%VS(34.96±3.84)%、(9.27±1.01)%,P〈0.05],而Bcl-2表达实验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降低[(18.12±1.38)%vs(91.53±2.98)%,P〈0.05]。NGF作用HSC后NGF表达增多(6.53±1.40vs1.77±0.17,P〈0.05),而p75NTR表达无明显变化(3.52±0.36VS4.24±0.38,P〉0.05)。结论NGF可能通过使凋亡相关基因p、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而诱导HSC凋亡。NGF作用HSC后可作为始动因子和效应因子增加NGF的表达,而对p75NTR表达无影响。
- 舒建昌邓延梅朱海燕吕霞何雅军陈莲香叶国荣
-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疗程7d;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2次/d,疗程7d。两组溃疡病患者均继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123/143)、11.9%(17/143),对照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10/143)、20.3%(29/143),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130/143)、93.6%(58/62),对照组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4%(125/143)、89.3%(50/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一周疗法根除Hp的方案较现今常用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宋慧东舒建昌杨绮红张文茹吕霞罗国彪聂丽芬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
- 姜黄素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物、TGF-β1及PDGF表达的观察
-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过程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改变,探讨姜黄素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方法...
- 舒建昌皮新军何雅军吕霞方力
- 关键词:肝纤维化姜黄素脂质过氧化物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文献传递
- 经腹壁造瘘口行胃造瘘管换管术1例
- 2015年
- 本文介绍1例咽部完全梗阻经腹部胃造瘘口完成胃造瘘换管术的病例,分析疾病发展不同阶段手术方式的改变,为疑难胃造瘘操作病例提供参考。
- 韩馥缦舒建昌杨绮红黎铭恩宋慧东张晓燕吕霞
- 关键词:胃造瘘造瘘口
- 姜黄素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瘦素和脂联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瘦素和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和脂联素在姜黄素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株LX-2,分别给予0、10、20、30、40、50、60、70、80μmol/L的姜黄素处理,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绘制增殖曲线;根据增殖检测结果,选取30、40、50μmol/L姜黄素分别作用于LX-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瘦素、脂联素的表达,计算阳性表达率。结果 10、20μmol/L姜黄素作用下LX-2增殖与0μmol/L姜黄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0~80μmol/L浓度范围内,LX-2增殖明显降低(P<0.05)。正常LX-2的瘦素和脂联素表达率分别为(90.40±8.37)%和(29.88±3.79)%,30~50μmol/L姜黄素处理24 h后,瘦素表达减少,依次为(78.83±6.81)%、(52.60±4.67)%和(34.02±4.50)%,而脂联素表达升高,依次为(48.69±8.34)%、(73.86±5.73)%和(83.22±3.92)%,与正常LX-2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中瘦素表达,诱导脂联素表达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抗肝纤维化作用。
- 吕霞舒建昌付景叶国荣朱海燕
- 关键词:瘦素脂联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