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吉林将军铭安军事改革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铭安是光绪年间吉林驻防将军。他在职期间,为了维护地方稳定,大力清剿土匪,并以抗击俄国侵略为契机,试图打破八旗驻防体系下长期实行的世兵制,大规模实行募兵制,编练近代化的武装部队。随后,他又与吴大澂一同创办了吉林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促进了吉林地区近代化的进程,并初步建立了吉林地区最早的近代军事体系,缓和了东北地区紧张的国际局势。
- 曹昊哲吕萍
- 关键词:军事改革
- 浅析吉林将军铭安的经济改革及其影响
- 2017年
- 铭安是光绪年间清政府任命的吉林驻防将军。他在职期间,为了筹措官制改革的费用,解决吉林当局的财政困难,向清政府上书,要求对吉林地区一些禁止开垦的围场进行招垦和开荒,并整顿当地的田赋,增收商业税,加强对当地的商业监管。铭安所提出的施政措施基本上得到了清政府的允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财政紧张的局面,推动了吉林当地社会经济的开发,加强了吉林当地的边防建设。
- 曹昊哲吕萍
- 关键词:经济改革
- 略论清代吉林将军对辖区人口的管理——以乾隆朝为中心
- 2015年
- 清代吉林地区自顺治十年设置军府统治以来,历经百年的发展与探索,最终于乾隆初年基本确立了以将军为首的人口管理机制。本文便以乾隆时期为中心,从行政机构与人口管理体系两个方面论述吉林将军对辖区人口的管理,探讨其在人口管理方面的作用及特点。
- 马金柱吕萍
- 关键词:清朝
- 浅析清代打牲乌拉采珠牲丁
- 2018年
-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清代独有的朝贡机构。打牲乌拉采珠牲丁是专门为皇室采捕贡品的人,分为珠丁、松丁、蜜丁等,为皇室贵胄提供东北地区的特产。采捕任务繁重,采捕工作困难,俸银微薄,生活艰苦,世代为奴,社会地位低下,是清代打牲乌拉牲丁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 马贝贝吕萍
- 关键词:清代
- 简论康乾时期吉林将军采捕管理职能的嬗变
- 2015年
- 吉林将军为清代吉林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能所涉非常广泛。而采捕管理职能为其经济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此项职能在康乾时期的演变可以看到,清中央对吉林贡品非常重视,这其中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文化因素。
- 马金柱吕萍
- 关键词:康乾时期
- 清代恰喀拉人的社会与文化
- <正>恰喀拉人作为清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几乎被人遗忘,史家也很少问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19世纪中期清王朝失去了黑龙江流域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恰喀拉人的主体部分被割让给沙皇俄国,只有小部分留在国内。另一方面是...
- 吕萍
- 文献传递
- 乾隆朝西洋钟表传入刍议
- 2022年
- 在西方国家传入中国的各种“奇货”中,钟表传播最广,受欢迎程度最高,尤其乾隆帝及其朝臣分外青睐,并以进贡和贸易两种形式入华,前者满足宫廷的需求,后者满足平民百姓的需要。因西洋钟表造型奇巧精美、技艺精湛,一经传入即对中国传统钟表制造工艺带来冲击,由此涌现出大量中西合璧式钟表,其核心技术多来自西方,但外形设计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堪称中西方交流的典范。
- 马宇吕萍
- 关键词:乾隆朝
- 试论性别视角下清末民初旗人女性群体——以外火器营为例
- 2017年
- 外火器营营房中的旗人群体,主要指的是历史上分布在北京城外西北郊火器营周边的旗人群体。其保存了早先旗人社会较为传统的社会风气,较少受到儒家宗法制度的影响。本文以这一群体当中的女性为中心,通过性别视角,以女性活动空间、女性婚恋观和军营文化三个层面来构建清末民初时期这一女性群体的主体形象和生存状态。这一女性群体所处的社会形态属于父权制社会这一普遍社会形态,因此我们在对传统的社会性别状况进行研究的时候,基于女性以家庭为中心的事实,应该注重研究女性在家庭内部结构中的调和作用。
- 曹昊哲吕萍
- 关键词:性别视角旗人
- 清代恰喀拉人的社会与文化被引量:1
- 2014年
- 恰喀拉人是清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满族有着共同的种族祖先。清代恰喀拉人处于氏族社会阶段,有语言无文字,信仰萨满教,游猎于乌苏里江以东、锡霍特山脉及滨海地区。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境内的恰喀拉人作为独立的族体不再存在,俄罗斯境内的恰喀拉人则被称为乌德盖人。
- 吕萍
- 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基于吉林省“双线”规划及其实践被引量:2
- 2023年
- 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现实必然性,符合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吉林省民族文化资源多元多样,其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优势显著,但也存在被替代、过度商品化等威胁和挑战。“双线”规划的启动实施为吉林省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打造民族特色生态体验旅游、打响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立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村、构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等路径,探索全方位整合开发利用新模式。
- 王伟吕萍多海
-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