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可文

作品数:47 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城镇化
  • 4篇人口
  • 4篇经济增长
  • 4篇集群
  • 3篇知识
  • 3篇知识基
  • 3篇知识基础
  • 3篇实证
  • 3篇经济区
  • 3篇黄淮四市
  • 3篇技术创新
  • 3篇工业化
  • 3篇边缘化
  • 3篇产业集群
  • 3篇城市
  • 2篇学习场
  • 2篇知识溢出
  • 2篇中部六省
  • 2篇人口老龄化
  • 2篇人口问题

机构

  • 46篇河南大学
  • 3篇河南财经政法...
  • 3篇河南省城乡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大学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河南省社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职业技术...

作者

  • 47篇吕可文
  • 14篇苗长虹
  • 8篇梁留科
  • 7篇李晓飞
  • 4篇安乾
  • 3篇赵建吉
  • 3篇张家旗
  • 2篇李小建
  • 2篇赵宏波
  • 2篇蔡媛媛
  • 1篇黄飞飞
  • 1篇于斌
  • 1篇王静
  • 1篇崔耀平
  • 1篇刘东勋
  • 1篇徐晓霞
  • 1篇李永文
  • 1篇夏玉胜
  • 1篇尚文英
  • 1篇袁丰

传媒

  • 5篇河南科学
  • 4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经济地理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科技和产业
  • 1篇软科学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测绘科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区域差异演变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专利授权数来表征创新能力,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及ESDA方法对1986-2012年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的时空差异演变进行了探讨,发现,(1)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绝对差异具有先慢后快不断拉大的趋势,而相对差异明显降低后一直在较低水平波动;(2)中原经济区年度Moran’s I变化不明显,而其五年段均值的Moran’s I上升趋势明显;(3)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空间结构特征基本呈沿着连霍高速中间强两端弱的格局,且创新能力强的地市主要位于交通网密集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4)中原经济区创新能力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类型的增多;(5)郑州和洛阳基本一直是高高集聚的类型;南阳发展为高低集聚类型;驻马店及淮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时期都是显著的低低集聚。
李俊民张建伟吕可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协同演化视角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成长研究
基于多因素与多机制的协同演化的视角,选取禹州神垕钧瓷产业这一地方性集群为案例,分析与研究其形成演化的动因与机制。认为历史(悠久的钧瓷文化)和资源(生产钧瓷的原材料)基础、政府推动、市场需求拉动和技术工艺创新等是地方产业集...
吕可文丁欢苗长虹
关键词:产业集群钧瓷
文献传递
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差异及重心转移
基于县域单元的人口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利用重心模型,对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格局和重心分析,发现:(1)整体上2006年到2015年10年间,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河南人口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传统格局发生变化,...
高露吕可文
关键词:人口经济人口重心经济重心
文献传递
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全国与河南省六普数据,对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1)流动人口省内空间格局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具有向重要热点、重要轴带、重点区域集聚的特征,呈现出"一心多点、一区四带"的空间格局,形成"多点+弓箭"的空间迁移模式;(2)河南省迁出人口具有较强的沿海指向性与地域临近性的特征,而省外外来人口具有明显的地域临近特征;(3)在全国人口流动的趋势与流动人口空间集聚影响下,河南省成为全国的重要人口输出大省与人口净流出区域,人户的空间分离现象日益突出,并且人口规模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逐渐改变,人口分布与空间格局正发生重组。基于此,提出了河南省实现未来一系列的空间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和对策建议。
黄向球苗长虹麻永建吕可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可以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以河南省为例,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进行探讨,从相互需求和波及效应两方面出发分析,旨在为河南省的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河南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互动作用不稳定;制造业产业层次稍有改善,其中,中技术产业占主导,高技术产业发展进步缓慢,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力仍显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处于升级阶段,现代服务业利用率增加缓慢,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有限。有必要加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从政府优惠政策及人才培养方面巩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蔡媛媛吕可文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SDM及GW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我国空间知识溢出全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局域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专利授权量和R&D投入对相邻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知识溢出效应;空间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但随着经济发展,区域间知识溢出效应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李晓飞赵黎晨候璠吕可文
关键词:空间知识溢出区域经济增长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省直管能提升县域经济绩效吗?--基于河南省直管县改革的探索被引量:9
2017年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行政层级、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对县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对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县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在将河南省108个县划分为省直管县、扩权县、市管县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扩权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和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省直管县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直管县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较为显著;(2)相对中心城市体量大、初始发展基础较差的大县和穷县,直管后具有更好的经济增长;(3)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全面省直管则对县域经济增长再度产生促进作用;(4)宜稳步推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占中心城市体量较大、距离较远的县进行省直管县改革。
赵建吉吕可文田光辉苗长虹
关键词:省直管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企业间知识溢出与产出增长--以长垣县卫材产业集群为例
基于企业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分析和M.CJ.Cani(e)ls空间知识溢出蜂巢模型,构建企业间知识溢出影响因素数理化模型和企业间知识溢出促进企业产出增长的效应模型.以长垣县卫材集群为例,测度企业接受集群内知识溢出的水平,研...
李晓飞刘东勋吕可文
关键词:企业经济技术创新知识溢出产业集群
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机理——以郑东新区为例被引量:22
2017年
基于演化和制度经济地理学,构建了区位机会窗口、金融机构衍生、区域产业分叉、制度厚度"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以郑州为案例,以郑东新区金融产业集聚区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研究了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过程与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在金融产业集聚起步阶段,郑东新区开发建设为金融业发展打开了区位机会窗口;在快速发展阶段,金融机构衍生是金融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在全面提升阶段,区域产业分叉是金融业态创新和高端要素集聚的主导力量;在郑东新区金融业集聚演化的全过程中,持续改进的政府支持与制度安排使制度厚度不断加厚,自增强机制使制度空间的粘性作用不断增强。与制造业的企业衍生、产业分叉过程不同,金融业集聚演化缺乏从大学实验室、科研机构、已有产业衍生和分叉出以技术为纽带的相关企业的实践,但对制度空间的粘性作用有更强的依赖。
赵建吉王艳华吕可文茹乐峰苗长虹
关键词:演化经济地理学区域中心城市
边缘化地区特征、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被引量:15
2008年
通过对边缘化理论和内涵的阐述,在中部崛起和中原城市群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河南省黄淮四市为例,分析边缘化地区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认为区域交通条件和行政区划分割造成发展"交易成本"过高,落后的经济基础成为边缘化的历史原因,并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区域政策的作用下,通过"路径依赖"机制不断强化,最终导致发展的边缘化。基于此,从发挥边缘效应、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和制度创新等角度提出发展对策。
梁留科吕可文苗长虹黄飞飞
关键词:黄淮四市边缘化核心-边缘理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