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天申

作品数:95 被引量:574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关节炎
  • 17篇性关节炎
  • 17篇穴位
  • 17篇针刺
  • 17篇针灸
  • 15篇类风湿
  • 15篇风湿
  • 15篇腹针
  • 14篇贴敷
  • 11篇穴位贴敷
  • 10篇电针
  • 10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10篇梗死
  • 10篇关节
  • 9篇卒中
  • 9篇脑卒中
  • 7篇运动再学习
  • 7篇针疗
  • 7篇下肢

机构

  • 6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8篇温州医科大学
  • 20篇温州医学院
  • 10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温州市中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浙江省温州市...

作者

  • 95篇叶天申
  • 45篇谢文霞
  • 14篇陈勇
  • 14篇董海欣
  • 12篇蒋松鹤
  • 10篇李方
  • 9篇郑瑞献
  • 9篇张劲军
  • 9篇李奇辉
  • 8篇金珍珍
  • 7篇陈勇
  • 6篇丛文杰
  • 5篇朱小春
  • 5篇张旭
  • 5篇周龙华
  • 5篇刘爽
  • 5篇李芝慧
  • 4篇邹贤斐
  • 4篇夏君慧
  • 4篇林向阳

传媒

  • 10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浙江中医杂志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江西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4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针辨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热毒内盛组、气滞血瘀组、寒湿阻络组、正虚邪恋组,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情况评估积分(DAS积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治疗组为优;从DAS积分改变来看,治疗组各分型组治疗前后DAS积分比较,气滞血瘀组、寒湿阻络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热毒内盛组、正虚邪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确,尤以气滞血瘀型与寒湿阻络型两型为佳。
李方叶天申谢文霞陈勇郑瑞献王月芬张弛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腹针辨证论治
腹部穴位针刺对CIA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针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取腹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进行针刺治疗,1次/天,周期21天。于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7、第14、第21天测定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治疗结束后取外周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腹部穴位针刺组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血液黏度与足趾容积呈正相关。结论:腹部穴位针刺对CIA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可减轻关节肿胀度,改善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红细胞的聚集、改善血液高粘状态来控制大鼠关节炎病情。
李方柳国英谢文霞张驰张旭叶天申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
类风关巴布剂皮肤毒理实验观察
笔者将针灸与改变病情抗风湿中草药有机结合,自制含雷公藤的类风关巴布剂,应用中医辨证,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进行了毒理实验。本文介绍了采用雷公藤、白花蛇等中药自制类风关巴布剂进行家兔动物实验。在皮肤刺激试验中,实验...
叶天申金可可蒋松鹤
关键词:类风关巴布剂皮肤毒理雷公藤白花蛇过敏反应
文献传递
超微针刀加电针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急性期介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配合电针治疗的疗效,进一步优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诊疗方案. 方法:病例选取xx医院针推理疗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
杜忠衡陈洲洋谢文霞陈勇丛文杰汪泽栋叶天申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电针疗法疗效评价
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疲劳被引量:1
2022年
脑卒中后疲劳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会长期存在,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以及心理、生理健康,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卒中预后[1]。该研究旨在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效果,客观评价腹针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优化脑卒中后疲劳的康复治疗方案。
白弘照董燕王晓阳叶天申
关键词:腹针疗法神经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脑卒中后疲劳生理健康卒中患者
雷公藤多甙片在穴位贴敷中的剂型改良被引量:11
2004年
将雷公藤多甙片进行研碎、浸渍、减压蒸馏等工艺手段并配以中药复方进行改良为穴位贴敷剂 ,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31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张卫兵叶天申张秀华刘爱月张宝华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类风湿性关节炎穴位疗法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2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
谢文霞董海欣叶天申张劲军夏君慧黄河
关键词:眩晕腹针传统针灸
文献传递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虽然腹针组的有效率高于传统针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都有效;从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的积分的改善情况的对比,P<0.01,腹针组症状改善优于传统针灸组;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有效率看,眩晕症状的改善,腹针组快于传统针灸组,而后伸不适却是传统针灸组改善快于腹针组。结论:两种方法在治疗颈性眩晕时同样有效,腹针组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传统针灸组。
谢文霞董海欣叶天申张劲军夏君慧黄河
关键词:眩晕腹针传统针灸
针灸对脑外伤患者血清中SOD、MDA、LPO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针灸对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的SOD、MDA、LPO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 5 4例外伤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对照组 2 7例 ,常规西医治疗 ;治疗组 2 7例 ,在常规西医治疗 (同对照组 )加用针刺疗法。治疗组于伤后第 3天进行针灸治疗。在针灸治疗前一天与针灸治疗 10天后抽取静脉血 5ml,对照组在同一时间 (第 2天与第 13天 )抽取静脉血 5ml,分测SOD、MDA、LPO的含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伤后 3天到 13天 ,机体抗拉化酶SOD明显上升 ,MDA、LPO均明显下降 ,其中针灸组的MDA、LPO含量的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SOD含量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针灸有助于脑外伤的恢复。
谢文霞潘进钱叶天申
关键词:针灸脑损伤丙二醛过氧化脂质
牵引态下中药贴敷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牵引态下中药贴敷结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动脉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牵引态下中药贴敷结合低频电刺激;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结果:观...
董海欣谢文霞叶天申金珍珍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贴敷低频电刺激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