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胜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5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长宁区儿童青少年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长宁区儿童青少年的屈光度分布及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的关系. 方法随机抽取长宁区3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的部分班级的学生,小瞳验光(非散瞳)测得屈光状态与屈光参数相关数值,按屈光度进行分类,对各组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长宁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上升,不同屈光度组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 结论近视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上升,眼轴相对增长是单纯性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建立有针对性屈光筛查并定期监测是必要和可行的.
- 肖其瑞史胜刘幸玫沈斌
- 关键词:儿童屈光近视
- 长宁区4-6岁儿童屈光类型与视力相关因素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了解长宁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及屈光类型,为视力异常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长宁区 35 所幼儿园 4-6岁儿童 4107 人进行视力筛查,视力低常儿童由专科医院进行屈光检查.结果视力异常儿童屈光类型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 ,弱视检出率为2. 35 % , 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占首位.结论应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及时矫治屈光异常,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视力异常的发生.
- 肖其瑞沈斌史胜徐晓意张珍
- 关键词:视力学龄前儿童
- LASEK在近视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LASEK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共44例87眼,术前等值球镜-3.75^-15.25 D。应用20%乙醇浸泡20 s后制作带蒂角膜上皮瓣,使用ALLOGRETTO Wave型准分子激光机切削角膜基质,术毕行上皮瓣复位。术后应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滴眼、0.1%氟米龙滴眼液滴眼第1周6次/d,其后每周依次递减。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LASEK术后刺激症状较轻,矫正效果理想(于7~10 d后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22眼(25.29%)术后1个月时出现角膜上皮下细小混浊点,对视力无明显影响。切削深度58~155μm。结论:LASEK使用手术器械简单、操作亦不复杂,适合于角膜厚度较薄的中高度近视或某些角膜曲率异常者,其拓宽了准分子激光的适应证。
- 史胜鲍兰王惕袁丽婷肖其瑞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
- 陆勤人员不同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正常视力的陆勤人员在不同对比度条件下,视力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其关系;评估特殊兵种选拔和征兵体检时,引入测量低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的重要性。方法 54例(108眼)正常视力的现役陆勤人员,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先后测试亮、暗背景下对比度为100%、25%、10%、5%时的logMar视力及反应时间。结果①相同背景亮度时,随对比度的下降各组视力呈下降趋势,低对比度组视力明显低于高对比度组(P<0.001);对比度相同时,暗背景组视力明显低于亮背景组(P<0.001)。②背景亮度相同时,随着对比度的下降各组的反应时间逐渐延长,亮背景下对比度10%组与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背景下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度相同时,暗背景组反应时间延长,在5%对比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配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视力的陆勤人员在亮背景下的视力优于暗背景,随着亮度和对比度降低,视力渐趋下降,个体差异增加,辨识物体的反应时间延长。应用MFVA-100测试不同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可以作为部队特殊兵种筛选和征兵体检时评估视功能的一种敏感而简便的辅助手段。
- 史胜原源肖其瑞姚佩君
- 关键词:对比度视力陆军
- 白内障术后囊袋阻滞综合征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58岁。因“右眼白内障术后9月,视力下降1月”于2014年2月11日来我院就诊。有双眼近视史。“左眼视网膜脱离”于2008年3月21日在外院行“环扎+玻璃体切除+注C3F8术”,2012年1月“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我院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见悬韧带离断,未植入人工晶状体,2012年6月在我院行“左眼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
- 曹久法史胜王惕张珍吕红
- 关键词:白内障术后囊袋阻滞综合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视网膜脱离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切除
- 先天性珊瑚状白内障一家系
- 2003年
- 先证者,女,65岁,自幼双眼视力不佳,配戴远视镜后视力达0.5,近二年来视力明显下降,于2002年11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1,(+5.00DS→0.25),无眼颤,眼位正常,瞳孔等大同圆,晶体皮质中央珊瑚状结晶样白色混浊(见图⑨、⑩),周边楔形混浊,散瞳查眼底未见异常.
- 史胜鲍兰
- 关键词:家系
- 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Marfan综合征一例
- 2016年
- 患者男性.22岁.因“发现双眼视力差10年”于2015年1月5日入院:既往有双眼屈光不正(近视、散光)病史10年,无明确的全身疾病史.
- 王琳王惕史胜鲍兰曹久法
- 关键词: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眼屈光不正疾病史视力差
- 高度近视LASIK与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患者32人59眼,其中LASIK术31眼17人、LASEK术28眼15人,近视等效球镜度数均>-6.0D。术前、术后1d、术后2w、术后1m、术后3m、术后6m应用OrbscanⅡ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比较LASIK及LASEK两组间各个不同时间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结果LASIK组与LASEK组角膜后表面顶点高度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LASIK组角膜后表面前隆高度术后1m、术后3m、术后6m较术后1d、术后2w好转,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LASIK与LASEK两组间角膜后表面前隆高度比较:术后2w时LASIK组较LASEK组角膜后表面前隆高度更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m起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LASIK及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均有前隆,早期以LASIK术更为明显。
- 王惕鲍兰褚仁远周行涛史胜袁丽婷肖其瑞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角膜
- 青光眼的中医药治疗被引量:6
- 2007年
-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致盲率为10%。青光眼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神经以外的因素导致的视神经疾病。最普遍认为的危险因素是眼压。但是,许多青光眼病人即使眼压已降至正常,患者的神经损害仍在继续;另外,六分之一的青光眼患者虽没有眼压升高,却也存在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因此,青光眼的发病尚有许多未知的原因。
- 史胜原源
- 关键词:青光眼病人中医药治疗视神经疾病视神经损害眼压升高视野缺损
- 角膜塑形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索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对不同屈光度青少年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眼科视光门诊162例(其中单眼佩戴患者23例,共301只眼),按等效球镜度数分为3组,分别为A组(98眼,-0.50^-2.00 D)、B组(155眼,-2.25^-4.00 D)及C组(48眼,-4.25^-6.00 D)。观察患者每晚配戴7.5~10 h OK镜后临床效果,记录、分析戴镜前及戴镜6、12个月后3组裸眼视力、眼轴、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及裂隙灯检查眼部情况。结果 3组患者戴镜6、12个月后,裸眼视力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P<0.001)。戴镜12个月后,3组间视力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戴镜后6、12个月后,各组中央角膜曲率平K值(flat kerotometry,FK)、陡K值(steep kerotometry,SK)较戴镜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戴镜12个月后,A组中央角膜FK、SK值与B组及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与C组间FK、S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6、12个月后,A组眼轴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与C组眼轴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2个月后,B、C组眼轴增长值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6、12个月后,3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内皮细胞密度较戴镜前无明显变化(P>0.05);A、B、C组轻度角膜点状着染分别为3例(3.06%)、21例(13.46%)、10例(20.83%)。结论OK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是有效且安全的,对屈光度在-2 D以上青少年患者近视发展控制效果较好。
- 张珍栗莉史胜李艳红梁秀玮于靖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屈光度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