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媛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检测研究
- 大菱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但是近年来大菱鲆红体病的频繁暴发,已严重影响了大菱鲆的健康养殖。大菱鲆红体病通常表现为鳍基部和腹面脊椎骨沿线充血发红。但是,人们随后发现大菱鲆红体病的病原是多样性的,既有病毒性的,...
- 原媛
- 关键词:大菱鲆养殖红体病病原检测病理特征
- 文献传递
-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2年
- 双报告基因即在一个信号系统内同时表达,但独立测量的两个荧光酶的报告基因。在双报告基因系统中,一个报告基因活性的改变,与基因表达的特定实验条件相关,而另个报告基因的组成型活性则提供内对照,使实验值正态化。目前很多实验都采用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但从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线性范围来考虑,双荧光素酶即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和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的组合,可以较好地体现检测结果的精确性。本文以萤火虫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为重点,综述了该报告系统的特点、应用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耿德玉原媛郭华荣
- 关键词:萤火虫荧光素酶
- 我国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研究进展
- 2013年
- 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的频繁暴发给我国大菱鲆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将综述我国大菱鲆病毒性红体病及其病原虹彩病毒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病毒性红体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原媛翟亚楠
- 关键词: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
- 大菱鲆3种病原性红体病的流行性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分析大菱鲆红体病暴发的病原及红体病和养殖环境温度的相关性,于2011年3月-2012年1月的不同季节,在胶东半岛沿海多个养殖场收集大菱鲆红体病病鱼,采用光镜观察、弧菌选择性培养、电镜观察(负染和切片)、鱼类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检测以及PCR特异性扩增方法,观察其病理症状,分析、鉴定其致病病原。研究发现,所检各批次大菱鲆红体病鱼都不是寄生虫感染;环境温度较高时,一般为细菌性红体病(弧菌感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检测到病毒性红体病,并发现有弧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鳃丝是否灰暗贫血是区分细菌性红体病和病毒性红体病的最直接有效的鉴别病症。研究结果对于有效监控大菱鲆红体病的暴发,快速鉴别致病病原,实现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 原媛韩倩郭华荣
- 关键词:大菱鲆红体病病原检测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