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禹
-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eutzfeldt-Jakob病一例
- 2013年
- 患者,女,59岁,农民,以进行性痴呆、言语不利、行走不稳4个月为主诉入院。
- 陈龙华李宏军卢禹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儿童核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
- 儿童核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对患儿进行固定,及无法对患儿进行防护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左右方向的滑槽,两个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每个滑块的上端均经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每个固定座的上...
- 卢禹
- 文献传递
- 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板、底座、铰链和固定扇,所述床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可转动的固定扇,所述固定扇的表面螺纹...
- 卢禹
- 文献传递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静脉畸形(CVM)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CVM患者的磁共振表现,重点总结其SWI特点。结果病变位于侧脑室旁2例,基底节区1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1例。SWI序列7例均显示呈低信号表现的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其中6例髓静脉呈现出典型的"伞"征,而在常规MRI中,7例均未显示此特征性形态。结论 SWI序列较常规MRI能更好的显示CVM特征性表现,是诊断CVM的最佳方法。
- 卢禹
- 关键词:脑静脉畸形磁敏感加权成像
- 一种医学影像专用器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影像专用器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医学影像专用器具包括影像胶片、设置在所述影像胶片一侧端部的加强片、设置在所述影像胶片另一侧端部的磁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纸质基片可降解,纳米氧化硅涂层较环保,受环境...
- 卢禹
- 文献传递
-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表现。方法分析13例PRES患者的磁共振表现,总结其特点。结果 13例患者MRI均发现异常。病变位于双侧额、顶、枕、颞叶脑7例,位于双侧顶、枕叶5例,位于双侧枕叶1例。病变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1例,长T1长T2信号中混杂斑点状短T1短T2信号2例。3例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病变呈高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9例呈等信号。预后良好。结论 PRES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特定病史及常见临床表现,可早期做出正确诊断。
- 卢禹
- 关键词:磁共振
- 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及磁共振弥散成像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磁共振弥散成像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6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经验方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均行磁共振弥散成像,比较两组的成像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两组患者缓解期及发作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观察组缓解期及发作期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数及检出病灶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观察组病灶检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检出病灶直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效果显著,磁共振弥散成像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病灶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够指导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诊治工作。
- 卢禹陈君冯涛张岚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磁共振弥散成像活血方经验方
-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乳腺病灶与背景实质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作者医院接受DCE-MRI检查的乳腺病变患者60例,均获取病灶与背景实质的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及血浆分数(plasma fraction,V_(p)),对比乳腺癌患者与良性病变患者上述参数的差异,并评价各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乳腺癌26例,良性病变34例。乳腺癌组病灶与背景实质K^(trans)、K_(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病灶与背景实质V_(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K^(trans)、K_(ep)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694,背景实质K^(trans)、K_(ep)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61;联合多参数的诊断效能提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852,敏感度为94.67%,特异度为72.4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有助于乳腺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背景实质的相关参数可能成为乳腺癌诊断的新手段。
- 贾鹏张武卢禹陈龙华
- 关键词:动态对比增强对比剂良恶性
- Creutzfeldt-Jakob病的MRI表现
- 2014年
- Creutzfeldt-Jakob病(CJD)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临床以进行性痴呆、肌阵孪、锥体束或锥体外系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因其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认知度往往不高,再加上临床症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笔者收集本院2012年-2014年临床诊断为CJD的3例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重点观察并归纳其MRI特点,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 卢禹
- 关键词:CREUTZFELDT-JAKOB病MRI表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临床医师进行性痴呆MRI特点
- 小肠CT仿真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肠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仿真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04/2014-04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小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小肠CT仿真内镜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小肠双对比造影诊断,比较两组小肠控充盈效果以及敏感度、特异性和误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充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vs 4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 59.52%、90.48%vs47.62%),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 s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肠CT仿真内镜进行诊断小肠疾病,操作简单安全,充盈效果好,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陈龙华卢禹贾西中张武张书仁
- 关键词:CT仿真内镜双对比造影小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