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水肿
  • 1篇伽玛刀
  • 1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脑动静脉
  • 1篇脑动静脉畸形
  • 1篇脑梗
  • 1篇脑梗塞
  • 1篇脑水肿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畸形
  • 1篇后脑
  • 1篇后脑水肿
  • 1篇畸形
  • 1篇急性
  • 1篇急性期

机构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利唏
  • 2篇陈耀棠
  • 2篇曹兵艺
  • 2篇于晓君
  • 1篇梁舜尧
  • 1篇胡滨
  • 1篇谭理连
  • 1篇侯仲军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动静脉畸形γ刀放射治疗后脑水肿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γ刀放射治疗后不同随访阶段放射性脑水肿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自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十余年间内经γ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经磁共振检查随访351例次。统计叮刀术后不同随访阶段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率并采用采用r检验分析。结果1刀放射治疗后本组患者放射性脑水肿阳性率为36.2%;不同随访阶段放射性脑水肿阳性率分别为:≤12月43.0%,13~36月45.3%,37~60月23.1%,61~120月13.6%,〉120月5.9%;各随访阶段间放射性脑水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14,P=0.000)。结论放射性脑水肿是脑动静脉畸形γ刀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可出现顽固性放射性脑水肿。γ刀治疗后第一阶段(≤12月)、第二阶段(13~36月)放射性脑水肿发生率较高,应临床密切关注。
利唏梁舜尧谭理连胡滨侯仲军陈耀棠于晓君曹兵艺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脑水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并发症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超急性期脑梗塞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超急性期脑梗塞,56例行头颅CT平扫;82例行头颅MRI,其中59例为MRI平扫(T1WI、T2WI、FLAIR序列、矢状位T1W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23例为MRI平扫+DWI+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比较不同检查检出情况。结果:头颅CT阳性检出率为10.71%,常规MRI平扫阳性检出率为13.41%,无显著差异;DWI、PWI阳性检出率皆为100%,且异常信号定位与临床症状体征皆一致;DWI、PWI检查的23例中,16例PWI异常信号区域明显大于DWI,7例PWI与DWI大小类似;CT平扫与DWI+PWI检查阳性检出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方面,CT的优势在于排除脑出血,以及扫描快捷、易于实施;在阳性检出率方面,CT平扫与常规脑MRI平扫皆无优势;MRI弥散加权像、灌注成像具有强大诊断敏感性,能发现其它检查不能发现的阳性征象,其中灌注成像意义更重要。
陈耀棠利唏于晓君曹兵艺
关键词:超急性期脑梗塞影像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