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俊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野菊花提取物活性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野菊花是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的干燥头状花序,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人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泻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疔疮痈肿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野菊花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野菊花提取物的药效和相关的作用机理研究综述如下。
- 刘远俊王双平温娜陈海婷陈毅平顾琼
- 关键词:野菊花提取物活性
- 国产巴西人参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目的: 对国产巴西人参(Pfaffia glomerata Pedersen.)提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分离纯化该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结构鉴定。 方法: 首先,以H22和S180实体瘤小鼠为模型,筛选国产巴西...
- 刘远俊
- 关键词: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 文献传递
- 淫羊藿苷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测定淫羊藿苷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00 ~600nm扫描,测定不同条件下对淫羊藿苷结构的影响.结果:在微酸性、微碱性和中性条件下,淫羊藿苷可保持结构稳定.在pH <2和pH> 10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淫羊藿苷热稳定性较好,在100℃长时间加热其仍可以稳定存在;能与过渡金属离子Cu2+,Fe3+,Al3+形成络合物,对淫羊藿苷的氧化起到了诱导催化作用从而对其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结论:紫外-可见光谱法能够初步考察不同条件下对淫羊藿苷稳定性的影响,为淫羊藿苷的提取、制剂和衍生物制备等提供重要信息.
- 陈毅平陈双英陈文财刘远俊
- 关键词:淫羊藿苷紫外-可见光谱稳定性
- 巴西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7年
- 巴西人参原产于南美洲,当地人把它当做具有壮阳、增强体质等作用的草药。巴西人参已在我国广西、浙江等地引种栽培成功,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有三萜和三萜皂苷类、甾体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保护胃黏膜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巴西人参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阐明已有的化学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陈路刘远俊马小军黄锁义蓝鸣生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国产巴西人参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国产巴西人参Pfaffia glomerata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国产巴西人参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一醇(1)、油酸(2)、β-谷甾醇(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乙酮(4)、齐墩果酸(5)、pfaffianol A(6)、对苯二酚(7)、香草酸(8)、iresinone(9)、3,4-二羟基肉桂酸乙酯(10)、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1)、尿囊素(12)、筋骨草甾酮C(13)、β-蜕皮甾酮(14)、iresinoside(15)、腺嘌呤(16)、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17)、ficusoside B(18)、pfaffiaglycoside B(19)、β-D-吡喃葡萄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氧基)-齐墩果酸酯(20)。结论其中化合物7~10、15、17、18、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陈路刘远俊黄菲菲黄锁义蓝鸣生
- 关键词:苋科香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