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译
- 作品数:25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怀化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怀化学院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思考被引量:2
- 2002年
- 本文对影响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丁仁兴刘译
- 关键词: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 马蹄莲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研究马蹄莲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IR、HPLC、GC-MS、~1H NMR、^(13)C NMR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蹄莲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2,6-二叔丁基对甲酚、六氢假紫罗酮和二十烷醇。结论:3个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刘译杨勇马廷升张琳琳杨志学
- 关键词:马蹄莲化学成分
- 薄层色谱法鉴别磺啶冰黄片中的贝斯素
- 2008年
- 目的建立磺啶冰黄片中贝斯素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对处方中的人工牛黄成分贝斯素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人工牛黄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无干扰。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耐用,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 刘译
- 关键词:人工牛黄贝斯素薄层色谱法
- 近红外光谱建立快速测定中成药硬胶囊水分的方法研究
- 2014年
- 目的分析近红外光谱方法对中成药硬胶囊中水分的测定效果。方法以80份中成药硬胶囊作为样品,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及近红外光谱方法测定其水分,进而比较4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结果 4种方法的水分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其中近红外光谱方法的测定时间短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近红外光谱方法具有易操作、省时、对测定样品的损失小等优点,因此对于中成药硬胶囊水分的快速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硬胶囊水分的快速初筛。
- 刘译
- 关键词:红外光谱
- RP-HPLC法测定牛黄至宝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建立牛黄至宝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a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020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 ℃,流速:1.0 ml·min^-1.结果:牛黄至宝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的线性范围为3.04~30.4 μg·ml^-1,6.92~69.2 μg·ml^-1,r=0.999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4%、97.89%;RSD%为0.61%、0.64%.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牛黄至宝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 刘译
- 关键词:大黄素大黄酚高效液相色谱法
- RP-HPLC法测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_(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002%磷酸(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8~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3%。结论: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刘译
- 关键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黄芩苷
- 鱼腥草药理作用的文献再评价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对鱼腥草药理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以判定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方法查阅、归纳、整理公开发表的有关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评定标准,对鱼腥草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药理作用。结果鱼腥草抗菌、抗病毒、抗炎作用明确,镇痛、镇咳、解热、增加免疫、抗氧化等作用实验依据不足。结论鱼腥草最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赵子剑郭胜雄刘译李传华王斌
- 关键词:鱼腥草药理作用文献再评价
- 食品包装用箬叶抑菌活性提取物及提取工艺
- 本发明提供的食品包装用箬叶抑菌活性提取物及提取工艺,分别用水、pH4盐酸溶液、pH4乙酸溶液、pH10氨水溶液,30%、60%、80%、95%乙醇、乙酸乙酯9种提取溶剂,采取超声法、回流法和浸提法三种提取方法,获取箬叶不...
- 刘立萍刘译王宁雷小红谌海群杨兵
- 桐叶饮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 2022年
- 目的提升桐叶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对药材样品的显微特征、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药材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材样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 mol/L乙酸铵溶液(67∶10∶23,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药材样品粉末呈黄绿色,显微特征清晰,可见非腺毛、腺毛、簇晶、方晶、导管等结构。TLC图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样量分别在235.038~4700.76 ng(r=0.9994)和509.490~5094.90 ng(r=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3%和99.17%,RSD分别为3.55%和3.14%(n=6)。3批药材样品的平均水分、总灰分含量分别为8.85%和5.5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大于20%;齐墩果酸、熊果酸平均含量分别为0.28%,0.83%。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桐叶饮片的质量控制。
- 申欣唐勇查娅妮刘译丁野
- 关键词:齐墩果酸熊果酸薄层色谱法显微鉴别
- 广东紫珠栽培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 2020年
- 目的:观察广东紫珠野生品与栽培品的生物学特征,为广东紫珠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方法观察野生与栽培广东紫珠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及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结果:广东紫珠栽培后,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浸出物及标志性化学成分含量等生物学特性发生了变化。结论:广东紫珠野生品与栽培品的生物学特性有明显差别。
- 郑钦方李葵肖聪颖刘译申欣汪冶
- 关键词:野生栽培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