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哲
- 作品数:131 被引量:56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大黄总蒽醌的提取精制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优选大黄总蒽醌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以大黄总蒽醌的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确定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阴离子交换树脂精制大黄总蒽醌的工艺。结果:最终确定的工艺为大黄药材用10倍量的30%乙醇浸泡,加热回流提取3次,时间分别为1,0.5,0.5 h,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用4%NaOH调pH到10,过处理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用去离子水洗至流出液呈中性,用2 mol·L-1盐酸酸化,用10倍量体积的85%以上乙醇解析,回收乙醇,将析出的沉淀过滤,50℃以下干燥,得黄棕色粉末,总蒽醌含量54.5%,转移率34.6%。结论:制备得到的总蒽醌含量较高,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纯化大黄总蒽醌的工艺可行。
- 刘喜纲常金花王汝兴刘沛李忠思刘丽艳薛禾菲刘翠哲
- 关键词:总蒽醌阴离子交换树脂
- 三黄颗粒与素代三黄颗粒对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的效果比较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三黄颗粒与素代三黄颗粒对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的作用。方法:建立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比较三黄颗粒与素代三黄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三黄颗粒和素代三黄颗粒均能抑制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且素代三黄颗粒的效果优于三黄颗粒。结论:素代三黄颗粒对不同急性炎症模型的作用优于三黄颗粒。
- 刘沛马乐王琼毛晓霞苗光新刘翠哲
-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素
- 一种黄芩苷单层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芩苷单层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制备片芯、制备包衣液、包衣与干燥等步骤。本发明使用PVP<Sub>k30</Sub>和聚山梨酯‑80的混合物载体,以溶剂‑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
- 王汝兴刘翠哲刘喜纲李忠思常金花刘沛薛禾菲
- 文献传递
- 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健康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6只成年健康家兔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应用DAS 2.0药动学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拟合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吸收模型,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代谢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权重系数=1/C2),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0.25h、Cmax=95.44mg/L、t1/2(α)=0.73h、t1/2(β)=2.70h、AUC=82.44mg/L*h、Vd=45.65L/kg。结论:与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家兔肌肉注射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的Tmax、t1/2(β)均缩短,表明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体内起效迅速且消除较快。
- 顾晓东常金花刘沛刘翠哲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 黄芩苷镁盐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黄芩苷镁盐的稳定性。方法:考察黄芩苷镁盐在高温(60℃)、高湿(相对湿度90%)、强光照(4 000 lx)及不同温度(20、37、50、60℃)、不同p H(6.80、5.70、4.60、4.30、3.90、3.60、3.20)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结果:高湿试验表明黄芩苷镁盐在第5天的质量增加了(6.17±0.12)%,第10天质量增加了(6.92±0.05)%。高温、高湿和强光照试验中药物含量在第10天分别为(94.78±0.12)%、(94.79±0.20)%、(94.66±0.15)%(n=3)。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80)中,仅当温度低于20℃时,黄芩苷镁盐稳定;在纯水(pH 6.76)中,37℃时黄芩苷镁盐稳定性良好。pH稳定性试验表明pH值为4.30时黄芩苷镁盐最稳定。结论:黄芩苷镁盐有一定程度的吸湿性,强光照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较高温与高湿更大,其在纯水中的稳定性优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且在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 许海舰刘一鑫王志轩宋鸿儒刘翠哲
- 关键词:高湿PH高效液相色谱法
- 急性肝损伤对黄芩苷镁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组织中黄芩苷镁和黄芩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考察急性肝损伤对黄芩苷镁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大鼠和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灌胃给予等剂量(287.31 mg·kg^(-1))黄芩苷镁水溶液后,在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HPLC同时测定各时间点大鼠血浆中黄芩苷镁和黄芩素的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利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灌胃给予黄芩苷镁水溶液后,运用HPLC同时测定黄芩苷镁和黄芩素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的大鼠肝、肺、肾、胃、脑、小肠中的含量,流动相0.1%磷酸水溶液-甲醇,检测波长278 nm。结果:黄芩苷镁在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大鼠的药峰浓度(Cmax)是正常组的0.58倍,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是正常组的0.5倍(P<0.05),表观分布容积(Vd)是正常组的2.3倍(P<0.05),血浆中几乎检测不到黄芩素。黄芩苷镁在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大鼠的肝、胃、脑中各时间点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正常组,而在肺8 h,肾8,12 h,小肠0.333 h样品中黄芩苷镁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组;黄芩素在模型组大鼠的肺、胃、小肠中各时间点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正常组,而在肝6,8 h,肾0.333,4,6 h组织样品中黄芩素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组,在脑中几乎检测不到黄芩素。结论:大鼠灌胃等剂量的黄芩苷镁水溶液后,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可以影响黄芩苷镁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和组织分布特征,而且黄芩苷镁和黄芩素在肝、肺、肾、胃、小肠组织中存在生物转化。
- 江慧刘翠哲常金花
- 关键词:黄芩素急性肝损伤药代动力学
- 三黄颗粒中黄芩素代替黄芩苷的药理比较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三黄颗粒(大黄、含量70%以上黄芩苷浸膏和盐酸小檗碱)和三黄颗粒中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制备的素代三黄颗粒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效。方法采用自身酶解法提取黄芩素提取物(含黄芩素63.5%)代替黄芩浸膏粉入药制备素代三黄颗粒,采用干酵母致Wistar大鼠发热试验、醋酸致昆明小鼠扭体试验和鲜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试验比较素代三黄颗粒和三黄颗粒的药理作用。结果制得的黄芩素提取物中黄芩素含量为63.5%。素代三黄颗粒能明显抑制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体温变化、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为62.68%)和鲜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足肿胀度在2,3,4 h时明显低于三黄颗粒组),效果均优于三黄颗粒。结论素代三黄颗粒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进行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刘沛马乐王琼常金花刘翠哲苗光新
- 关键词:黄芩素黄芩苷解热镇痛抗炎
- HPLC法测定栀子金花分散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栀子金花分散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6%磷酸二氢钠溶液(30:7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2.5-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盐酸小檗碱加样回收率(n=6)为100.85%,RSD为3.7%;栀子金花分散片中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0.63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测定栀子金花分散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栀子金花分散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 陈威赵东凤史红娟刘喜纲常金花刘翠哲
-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
- HPLC法测定丹七合提物中三七皂苷R_1的含量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丹七合提物中三七皂苷R1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DiscoveryC18色谱柱(25c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20:8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的线性范围为0.09257-1.18223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46%,RSD为0.79%。丹七合提物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高于三七单提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七合提物的质量控制。
- 刘沛陈勇刘翠哲
- 关键词:丹参三七皂苷R1HPLC
- 头孢呋辛镁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呋辛镁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头孢呋辛的化合物,提供镁化合物;使所述含头孢呋辛的化合物与所述镁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获得化学反应得到的头孢呋辛镁化合物的产物。通过这种方式,...
- 刘翠哲刘金霞宋鸿儒魏晓芬金鹏白红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