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霍乱
  • 2篇霍乱弧菌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电泳
  • 1篇电泳技术
  • 1篇多态性
  • 1篇引物
  • 1篇沙门菌
  • 1篇伤寒沙门菌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卫生
  • 1篇鼠伤寒
  • 1篇鼠伤寒沙门菌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引物
  • 1篇污染
  • 1篇污染情况
  • 1篇污染情况调查
  • 1篇李斯特菌

机构

  • 4篇福州市疾病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4篇刘秀锋
  • 3篇纪惠玲
  • 1篇陈艳
  • 1篇阚飙
  • 1篇姚栩
  • 1篇林剑琴
  • 1篇刘红
  • 1篇徐珊
  • 1篇张彩云
  • 1篇郑曦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福州市2000~2004年各类食品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0
2005年
刘秀锋刘红林剑琴
关键词:食品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食品卫生
随机引物PCR方法在霍乱弧菌基因型分析中的应用
2007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霍乱弧菌的检测和基因分型出现了更加快速、有效的手段。随机引物PCR又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在PC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技术。不需先了解目的基因的核酸序列等优点,可用于细菌的分子分型。我们采用RAPD方法,对2005年收集的福州市霍乱弧菌菌株分子特征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纪惠玲姚栩刘秀锋郑曦魏陈军
关键词:PCR方法霍乱弧菌基因型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基因分型
3种霍乱弧菌检测方法在外环境标本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通过改进霍乱弧菌检测的技术手段,提高外环境标本中霍乱弧菌的检出率。方法:将常规分离鉴定法、PCR检测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法同时用于检测霍乱流行期间的外环境标本,并对其现场应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方法检测80份外环境标本霍乱弧菌的结果显示:它们均未出现假阳性,3种方法各有优势,且结果相互符合性好,但也存在各自弱点。结论:只用单一种方法来检测外环境标本霍乱弧菌存在明显不足。建议在外环境霍乱监测中选用胶体金法进行初筛,再用常规法和PCR法检测,最大限度减少漏检的可能性。
纪惠玲刘秀锋徐珊张彩云
关键词:霍乱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鼠伤寒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在鼠伤寒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XbaⅠ酶对鼠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电泳带用Freeview软件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13株鼠伤寒沙门菌经PF GE,根据其条带的差异可分为10个PFGE型别。[结论]PFGE法重复实验结果稳定,分型力较强,适合鼠伤寒沙门菌分型应用。
纪惠玲陈艳刘秀锋李伟阚飙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电泳分子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