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03株志贺氏菌菌型分析及某些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报导了1985年以来我省收集的703株志贺氏菌型别分布情况及某些流行病学特征。这些菌株来自我省18个地、市、州,血清鉴定分属4个菌群,其中 B 群549株(占78.09%)、D 群127株(占18.07%)、A 群22株(占3.13%),C 群5株(占0.71%)。B 群中,以2a、3a、1b 血清型为常见流行株;D 群在主要城市占一定比例;A 群菌集中分布在甘孜、凉山两地,是引起该地区痢疾病爆发流行的主要病原菌。年龄分布以16岁以上青壮年组占多数(占71.98%),其次是5岁以下婴幼儿。
- 徐跃芳刘瑞芬冯泽惠李燕春尹致英郭琮琪刘洪露
- 关键词:志贺氏菌菌群菌型
- 四川省1950~1996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 1997年
- 四川省1950~1996年累计发生细菌性痢疾5047820例,死亡17898例,发病率波动在12.01~451.18/10万之间,平均年发病率为124.94/10万,经游程检验,47年间发病率总的升降趋势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死率波动在0.05~1.90%之间;78.28%的病例发生在7~10月;发病最高年龄组为0~4岁,发病专率为496.48/10万,次为20~24岁为265.62/10万,最低是10~14岁仅为45.26/10万;山区发病高于平原及丘陵地区;发病农民占40.11%,其次是儿童占26.74%。对检出的10169株志贺氏菌菌群分析,A群占3.2%,B群占81.3%、C群占1.7%、D群占13.8%,在B群中,以2a血清型占22%,3血清型占10%,1b血清型占8%,而福氏3型由50年代的34.1%逐年代降至现今的10%。对流行因素及防治策略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于今后预防和控制菌痢的发生和流行有参考意义。
- 谢仁栋罗湘蜀祝小平王增群欧阳兵刘瑞芬徐跃芳古家伟郭宗琪尹致英冯泽惠刘红露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2452例腹泻病患者细菌性病原茵检测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报导了从2452例腹泻病患者粪便中检出病原菌674例,检出率为27.49%。在检出的10种腹泻病原菌中,除常见致病菌外,还检出新腹泻病原体:EIIC、ETEC、空肠弯曲菌、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各类病原菌其构成比分别为:志贺氏菌居首位占37.07%,次为3种致泻性大肠菌占24.42%,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各占13.50%、10.09%、7.72%和3.71%,非0-1群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别占2.08%和1.36%。调查病原分布状况,对腹泻病诊断、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 刘瑞芬冯泽惠尹致英李燕春徐跃芳郭琮琪刘红露王增群古家伟欧阳兵谢仁栋罗湘蜀
- 关键词:腹泻细菌病原
- 四川省部分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监测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感染性腹泻(以下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发病多,流行面广,危害严重。查明腹泻病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特点,对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控制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1990年~1997年的每年8~9月份在五市(县)共143...
- 尹致英冯泽惠徐跃方刘红露刘瑞芬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菌
- 四川省1980~1996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在我省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中居前二位,为掌握我省菌痢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根据我省1980~1996年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下。流行强度1980~1996年全省菌痢累计发病2366942例,死亡3606例,发病...
- 欧阳兵王增群尹志英古家伟冯泽惠郭琮琪徐跃芳刘红露谢仁栋罗湘蜀刘瑞芬许军红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病原学
- 三种致泻性大肠杆菌检测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报道了四川省1985~1989年收集的150株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玻片凝集试验、生化反应及肠毒素测定结果。其中98株EPEC分布于11个血清型。以O126、O86、O111、O125为主。11株ETEC分布于5个血清型。同明,证实了用动力、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筛选EIEC株的实用价值。从261株大肠菌中检出ETEC41株,检出率为15.71%。检测LT方法简易、准确、快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郭宗琪刘瑞芬徐跃方李燕春冯泽慧尹致英刘红露
- 关键词:大肠杆菌EPECEIECETEC
- 1126例腹泻病患者气单胞菌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9
- 1999年
- 本文报道1126例腹泻病患者气单胞菌的检测结果。从1126份粪便标本中检出4种78株气单胞菌,其中豚鼠气单胞菌47株(60.26%),温和气单胞菌21株(26.92%),嗜水气单胞菌8株(10.26%),易损气单胞菌2株(2.56%),检出率为6.93%。嗜水、温和及豚鼠气单胞菌均能产生β溶血,以温和气单胞菌溶血阳性率最高(80.95%),2株易损气单胞菌不溶血。药敏试验结果:菌株对红霉素、痢特灵敏感性差,对先锋、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33.33%~86.66%,对庆大霉毒、氟哌酸等敏感。
- 尹致英刘瑞芬冯泽惠徐跃方刘红露王增群欧阳兵谢仁栋孙莉
- 关键词:腹泻气单胞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