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青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尿嘧啶
  • 1篇前膜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工晶状体前...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嘧啶
  • 1篇小梁
  • 1篇小梁切除
  • 1篇小梁切除术
  • 1篇晶状体
  • 1篇晶状体植入
  • 1篇晶状体植入术
  • 1篇氟尿嘧啶

机构

  • 2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2篇刘玉青
  • 2篇王永毅
  • 1篇任京力
  • 1篇赵博
  • 1篇于亚东
  • 1篇黄亮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5-氟尿嘧啶治疗人工晶状体前膜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68眼)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患者随机分为5氟尿嘧啶治疗组(32例35眼)和对照组(30例33眼)。治疗组应用5FU5mg、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1次·d-1,疗程2~5d,注射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对照组只用地塞米松2.5mg球结膜下注射,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统计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5FU治疗组30例(33眼)前膜消退,有效率达93.8%;对照组24例(25眼)前膜消退,有效率为80.0%,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膜消退时间在5FU治疗组为5.32±2.78d,对照组为6.91±3.02d,统计学分析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5FU结膜下注射可以明显促进晶状体前膜的吸收,但需要严格控制注射剂量。
赵博任京力王永毅刘玉青
关键词:5-氟尿嘧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膜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观察组50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52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眼压控制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6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功能性滤过泡观察组为94.00%,较对照组63.46%为多(P<0.001)。术后第1天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9%。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于亚东王永毅刘玉青黄亮
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