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荣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LE患者血清抗Ro/SSA的检测及其与ANA和RF的关联性被引量:2
- 1997年
- 我们用本室自制抗原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了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Ro/SSA,阳性率为51%。同时用免疫印迹法试剂盒同时用阳生率为37%,其敏感性显著低于CIE。但有一例患者用CIE检测呈阴性,IB检测表现为单独52kD Ro阳性,由此可见,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 尹国才刘玉荣
- 关键词:红斑狼疮ANA对流免疫电泳免疫印迹SLE
- 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胞间粘附分子检测的意义探讨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了解进行性硬皮病(P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和3的水平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用进口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活动期PSS、RA、SLE患者与正常人血清sICAM-1以及PSS、RA患者、正常人血清sICAM-3的含量,比较其水平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20例)sICAM-1和sICAM-3水平分别为202.35±74.12μg/L和36.18±14.68μg/L;PSS组患者(30例)分别为413.92±144.53μg/L和47.50±26.68μg/L;RA组患者(25例)分别为405.88±181.16μg/L和29.25±11.64μg/L;SLE组患者(19例)sICAM-1的水平为389.06±241.94μg/L。各患者组的sI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SS、RA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sICAM-3测值相互间差异无显著性,但PSS与RA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ICAM-1与自身免疫病的活动性呈一致性。
- 尹国才郑毅任建施海燕刘玉荣马骢关淑珍
-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硬皮病RASLE
- 血清抗—SSA与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抗—SSA和类风湿因子(RF)是很常见的两种自身抗体.抗—SSA主要在干燥综合症(SS)和狼疮病(LE)患者体内检出.最近资料报道:该抗体在极少数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也可检出.RF较抗—SSA更常见,除RA病人高发外,在LE、SS、皮肌炎。
- 刘玉荣尹国才邵理成余秀齐
- 关键词:血清类风湿因子抗体
- 土拉弗氏超微结构和繁殖方式的电镜观察
- 1996年
- 土拉弗氏超微结构和繁殖方式的电镜观察尹国才,刘玉荣,李俐土拉弗氏菌(Francisellatularensis)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微小(0.1~0.8μm)。据国外文献报道,其超微结构和繁殖方式均较一般革兰氏阴性有特殊[1-3]。我们用透射电镜观察...
- 尹国才刘玉荣李俐
- 关键词:超微结构繁殖电镜
- SLE和RA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的检测
- 1998年
- Fas(CD95)是一极为重要的细胞凋亡信号分子,Fas系统(包括Fas和配体FasL)参与淋巴细胞凋亡和自身免疫耐受维持,新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理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动物实验和人类临床均证实:Fas系统的任何成份发生变化都可诱发狼疮样病征.可溶性Fas(sFas)可来自异常的Fas;丢失了跨膜区域的Fas分子即可直接由表达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形成sfas,因此。
- 尹国才刘玉荣刘敏李欣
- 关键词:可溶性FAS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清
- Ro抗原的提取及Ro构象对其抗原反应性的影响
- 1997年
- 本文报道了一种从人脾组织提取高活性Ro自身抗原的快速简易方法,并进一步证明Ro构象对其抗原反应性影响极大.针对Ro抗原反应性易受其构象影响这一特性,提取过程中采用了盐析,聚乙二醇(PEG-6000)有机沉淀和阴离子交换层析一系列的温和处理过程,在所有缓冲液中保持1mmol/L EDTA以维护其立体结构,最大程度地保护了Ro抗原的反应表位,通过对比检测实验显示了极好的临床检测效果.
- 尹国才刘玉荣杨兴东关淑珍
- 关键词:构象抗原反应性
- 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TGF-β1的研究
- 1998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为多效能生长因子,在人体己发现有三种异构体形式(TGF-β1,2,3),有刺激和抑制双重功能.可刺激细胞外基质(ECM)的分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趋化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在创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还有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TGF-β异常增高可促进ECM的异常增多和沉积。
- 尹国才郑毅任建施海燕刘玉荣马骢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
- 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TGF-β1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为多效能生长因子,在人体已发现有三种异构体形式(TGFβ1,2,3),有刺激[1]和抑制[2,3]双重生物功能。可刺激细胞外基质(ECM)的分泌,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趋化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在创伤修复...
- 尹国才郑毅任建施海燕刘玉荣马骢关淑珍
-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血清ECM
- SLE患者血清补体C_3和C_4水平检测
- 1995年
-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补体与自身免疫病紧密相关:(1)自身免疫病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与自身可溶性抗原形成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系统,激活的补体系统一方面可帮助清理复合物。
- 尹国才刘玉荣邵理成余秀齐
- 关键词:SLE
- 自身抗体抗Ro和抗La及其临床意义
- 1997年
- Clark等(1969)首次报道了自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检出自身抗体抗Ro,五年后相继报道了抗La;1975年Alspaugh报道了干燥综合症(SS)患者体内可检出抗SS-A和抗SS-B,1979年,两个实验通过交换抗原和血清证实Ro就是SS-A,而La就是SS-B,故文献中多表达成Ro/SS-A和La/SS-B(本文写作Ro和La)。抗Ro和抗La是人类自身抗体系列中常见的两种,主要在SLE和SS及其有关的风湿病患者中检出,抗La对SS又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
- 尹国才刘玉荣马聪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