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柱
- 作品数:91 被引量:3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通常被用来反演近地表速度结构。传统的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计算效率低,且在复杂模型计算中存在不稳定性问题。为了快速、稳定地进行初至波走时层析,本文基于程函方程的有限差分形式,利用快速扫描算法实现初至波走时的快速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伴随状态法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进而实现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将该方法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实验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程函方程的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可以取得与传统射线层析近似的反演结果,但计算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 谢春刘玉柱董良国杨积忠
- 关键词: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初至波近地表速度
- 波前弥合现象对地震层析成像的影响
- 2012年
- 波前弥合是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利用声波方程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技术精细刻画出波在均匀球状异常体中的传播过程.除再现了波前弥合现象外,本文同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波在异常体中的传播特征,分析了波前弥合现象与地震波主频、异常体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绕射波、透射波波前能量的定量对比,总结了波前弥合现象对地震层析成像的影响规律.文中指出,在强散射条件下,射线层析方法只能反演出高速异常体,有限频层析方法只能反演出大尺度异常体,低速小尺度异常体无法用基于射线理论或有限频理论的透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出来;最后通过地震层析成像理论模型实验对以上规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同时根据波前弥合对Banana-doughnut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对地震波的散射给出了新的理解.
- 刘玉柱董良国
- 关键词:地震反演
- 初至波菲涅尔体走时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
- 层析成像分辨率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层析方法的反演能力,评价层析反演的效果,还可以帮助指导层析参数设置、优化观测系统等。目前对于射线层析分辨率的研究比较多,而且已经形成一些共识。
- 朱金平刘玉柱
- 关键词:初至波层析成像分辨率
- 基于声波方程的有限频伴随状态法初至波旅行时层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根据有限频理论,对于特定震相的观测信息,不仅射线路径上的介质对该信息具有影响,路径以外的其它区域对接收信息也具有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核函数来表达。传统核函数的计算是基于"波路径"的,计算繁琐且效率低。而基于射线理论的伴随状态法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反演效率,却没有考虑地震波传播的有限频特性,这就导致了反演过程中低波数信息的缺失。本文基于伴随状态法,同时考虑地震波传播的有限频特性,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声波方程的有限频伴随状态法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将该方法应用于表层速度结构反演,理论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非线性射线旅行时层析成像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
- 谢春刘玉柱董良国杨积忠
- 关键词:核函数
- 波动方程反射波走时反演在南海荔湾凹陷速度建模中的应用
- 荔湾深水区油气勘探一直以来都是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由于地处深水-超深水区域,地震资料对于该区域的构造研究至关重要。正确认识荔湾深水区的地质构造是进一步开展地质解释和油气识别的关键,速度建模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一步,也会...
- 汪燚林董良国王建华刘玉柱
- 关键词:反射波走时反演构造成像
- 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被引量:14
- 2010年
- 在层析反演过程中,尤其是射线层析反演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反演效果,初始模型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参考Jannane等对波形反演目标函数性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理论模型实验,分析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讨论简单、高效的层析初始模型选取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以下层析成像初始模型的选取策略:①首先对存在的地质模型做平滑处理,得到介质的背景场信息(也可以结合先验信息采用其他方式(如梯度模型)作为背景场信息);②从地质模型中减去背景场信息以得到扰动场;③对扰动场做低通滤波得到扰动场的长波长分量;④将扰动场的长波长分量加上背景场信息得到层析初始模型。最后通过理论模型数值实验与实际资料处理证实该选取策略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 刘玉柱丁孔芸董良国
- 关键词:初至波走时射线层析成像
- 山前带地震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被引量:9
- 2007年
- 作为复杂介质中最精确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大有可为,但该方法对速度误差非常敏感,抗噪能力较差,其成败取决于叠前去噪、表层速度结构反演和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效性,要使山前带地震勘探取得更大突破,就需改善单程波动方程深度偏移对高陡、倒转界面的成像精度,研究出可提高初至层析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自地表开始的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基于广角隐式有限差分单程波传播算子与波场“逐步累加”技术,研制了直接自起伏地表进行波场延拓与成像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SEG山前逆掩推覆构造模型偏移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川西龙门山实际宽线地震资料成像的试处理结果,也展示了该方法相对于叠后深度偏移的优势。研究还表明,面向地质目标优化地震波照明与接收效果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 程玖兵刘玉柱马在田陶正喜李亚林
- 关键词:地震勘探基准面叠前偏移
- 高陡构造之棱柱波反演成像
- 1引言高陡构造一直是复杂介质成像中的难点问题。前人通过提高单程波传播算子的精度或利用回转波或行波分离技术试图对其进行成像,但利用的都是一次波信息,成像效果并不理想。作为一种典型的二次散射波(图1),当地下介质存在高陡构造...
- 刘玉柱伍正杨积忠
- 关键词:高陡构造声波方程弹性波方程反演成像
- 变密度声波方程多参数全波形反演策略被引量:28
- 2014年
- 多参数全波形反演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耦合增加了反演的非线性程度.通过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合理的多参数反演策略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变密度声波方程出发,首先研究了密度在速度反演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速度对密度反演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了一种有利于速度、密度分步联合反演的策略.第一步,利用给定的初始模型对速度、密度进行同时反演,得到比较可靠的速度反演结果;第二步,利用第一步反演得到的速度和给定的初始密度作为初始模型,继续进行双参数同时反演,这样可以同时得到比较可靠的速度、密度反演结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反演精度,将第二步反演得到的速度、密度作为初始模型,再进行下一轮双参数联合反演.二维理论模型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本文提出的这种反演策略的有效性.
- 杨积忠刘玉柱董良国
- 关键词:非线性
- 利用棱柱波的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
- 1.引言探测地下的高陡倾角构造,如垂直断层、盐岩侧翼等,在地震勘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棱柱波携带着这些陡倾角构造的反射信息,在传统的地震勘探中却通常被视为噪声。这是因为经典的全波形反演(FWI)或成像方法都基于一阶Born...
- 伍正刘玉柱杨积忠
- 关键词:高阶项弹性波HESSIAN陡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