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勤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诱导型β—内酰胺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为了解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诱导型β- 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纸片相邻法,以亚胺培南为诱导剂,头孢曲松和头孢噻甲羧肟分别为靶β- 内酰胺酶药物。结果:128 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产诱导酶55 株(43 % ) ,其中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费劳地枸橼酸杆菌诱导酶检出率分别为52-7 % 、50-7 % 和30 % ,气单胞菌(9 株) 和肺炎克雷伯菌(8 株) 未检出诱导酶阳性菌株。结论:诱导型β- 内酰胺酶的测定可弥补体外常规药敏试验的不足,对临床用药起到指导作用。临床实验室在测定药敏试验的同时应测定诱导酶的产生情况。
- 杨玉林任清雨刘爱勤
- 关键词:诱导型Β-内酰胺酶
- 革兰阴性杆菌诱导酶、超广谱酶测定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00年
- 对诱导型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试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旨在提高两酶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采用纸片相邻法 ,诱导酶测定以亚胺培南为诱导剂放平皿中央 ,周围以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靶药物纸片与之相邻。 ESBL测定以复方阿莫西林放平皿中央 ,周围以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为底物与之相邻。结果 :诱导酶测定诱导剂与靶药物之间距离以 1 5mm为宜 ,靶药物以两种以上为佳 ,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并可提高其阳性率。ESBL测定复方阿莫西林和头孢曲松 (或头孢他啶 )之间的距离以 1 5mm为最佳 ,底物亦可选择两种以上三代头孢菌素 ,以提高 ESBL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诱导酶和 ESBL测定可以弥补体外常规药敏试验之不足 ,对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杨玉林史跃杰刘爱勤
-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诱导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正常血小板分布图及血小板分布宽度的研究
- 1994年
- 本文报告了73例正常人MPV、PDW及血小板分布图。正常MPVx11.98±1.05fl,PDWx36.85±2.51。血小板分布图表示,正常人呈非正态分布,范围5~23.75fl之间(主要在6.25~15fl之间)。同时观察了癌症病人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MPV、PDW化疗前后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 杨玉林李会敏赵国兴刘爱勤郭艳梅
- 关键词:血小板体积分布图
- 人骨髓巨核细胞含有其它血细胞的机理探讨
- 1993年
- 本文观察了114例各种血液病骨髓片,其中20例可找到内含血细胞的巨核细胞,其形态均为颗粒型无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巨核细胞内所出现的血细胞形态较完整,未见到核碎片及被消化的细胞残影。根据观察,我们认为巨核细胞内出现的血细胞现象可能是免疫吸附作用的结果。
- 杨玉林刘爱勤赵国兴
- 关键词:骨髓巨核细胞血细胞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