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蓉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安全性
  • 2篇META分析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炎
  • 1篇胆舒
  • 1篇胆舒胶囊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症
  • 1篇药物
  • 1篇用药
  • 1篇用药频度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刘晓蓉
  • 2篇袁雁苓
  • 2篇饶凡
  • 2篇张李华
  • 2篇王欣怡
  • 1篇胡玉章
  • 1篇陈泽莲
  • 1篇任林
  • 1篇徐珽
  • 1篇陈瑶
  • 1篇程艳霞
  • 1篇刘伟
  • 1篇唐飞
  • 1篇张忠银
  • 1篇张本生
  • 1篇蒋燕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安徽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胺碘酮片与辛伐他汀片联用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被引量:3
2017年
病例:患者,男,73岁。因“下肢近端肌肉疼痛1周”于2016年5月4日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病史,否认有遗传病及药物过敏史。患者持续口服2年余的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M022173)40mg,每晚1次,未表现出任何不良反应。
刘晓蓉蒋燕王欣怡
关键词:辛伐他汀片横纹肌溶解症胺碘酮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别嘌呤醇在老年痛风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别嘌呤醇治疗老年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痛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别嘌呤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对比两组疗效、疼痛情况、血常规指标、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且治疗后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酸、红细胞沉降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肌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肝肾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老年痛风患者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别嘌呤醇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作次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且安全性可靠。
刘晓蓉陈泽莲陈瑶崔容海
关键词:别嘌呤醇老年痛风疗效安全性
蒙特卡洛模拟评价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颅内感染的给药方案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成人开颅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颅内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查阅有关成都地区万古霉素对MRSA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及其分布频率与中国成人开颅术后脑膜炎感染患者的群体药动学资料,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 000例次后得到相应目标获得概率(PTA)和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当MIC值分别为0.03、0.06、0.12、0.25、0.50、1、2 mg·L^(-1)时,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分布频率分别为12.79%、12.79%、12.79%、12.79%、12.79%、29.07%和6.98%。当MIC分别为≤0.25、0.05、1、2 mg·L^(-1)时,分别予2.5、5、10、20 mg·d-1即可达到满意的抗菌活性(PTA=100%);鞘内注射10 mg·d-1的给药方案,其CFR大于90%。结论结合各MIC分布频率与达满意抗菌活性的最低剂量可知,大多数成人开颅术后MRSA颅内感染的患者鞘内注射万古霉素10 mg·d-1时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经验性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时可考虑10 mg·d-1的给药剂量方案。
刘晓蓉崔容海张李华
关键词:蒙特卡洛模拟万古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颅内感染鞘内注射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8例喹诺酮类抗生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和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过资料统计可得,因喹诺酮类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包括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等。静脉注射是最为主要的给药方式,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身体部位。结论:喹诺酮类抗生素会使人体的多个循环系统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在临床加以注意。
刘晓蓉
关键词:喹诺酮
葛根素对比维脑路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Meta分析
2011年
目的:评价葛根素制剂对比维脑路通制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纳入葛根素对比维脑路通制剂治疗VB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对可合并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质量为C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1.14,95%CI(1.09,1.20)]、MD=[0.97,95%CI(0.68,1.27)]、MD=[3.62,95%CI(1.08,6.16)]。结论:基于当前证据治疗VBI葛根素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饶凡刘伟刘晓蓉
关键词:葛根素维脑路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TA分析
维A酸类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被引量:3
2016年
维A酸类药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药物,其能够结合受体,从而发挥药理作用。研究总结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维A酸类药,分析了其临床应用,包括角化异常性皮肤病、银屑病、痤疮等的治疗,并探讨了维A酸类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与解决方法。
刘晓蓉袁雁苓
关键词:皮肤病
2010年至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使用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的DDDs和使用金额逐年增加,DDDs从150924日上升至175295日,使用金额从399.88万元上升至450.64万元,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Ds和使用金额分别占87.79%~90.47%和98.97%~99.23%.结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成为一线药物,国产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增加,药物治疗成本下降,医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合理、
程艳霞刘晓蓉任林徐珽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用药频度
系统性红斑狼疮眼部受累一例
唐飞胡玉章刘晓蓉
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胆舒胶囊对比其他药物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 1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胆舒胶囊组患者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2,95%CI(1.33,1.96),P<0.001];胆舒胶囊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熊去氧胆酸片组[RR=1.37,95%CI(1.14,1.64),P<0.001]、消炎利胆片组[RR=1.40,95%CI(1.24,1.58),P<0.001]、金胆片组[RR=1.13,95%CI(1.04,1.23),P=0.005]和胆宁片组[RR=1.16,95%CI(1.05,1.28),P=0.004],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胆舒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0,95%CI(0.12,0.34),P<0.001]。结论: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袁雁苓张李华刘晓蓉饶凡
关键词:胆舒胶囊慢性胆囊炎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血清AK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患者,根据治疗前患者AKP值分为AKP正常组(245例)和非肝胆管源性AKP升高组(41例),考察两组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AKP与BAP水平,并分析BAP与AKP、AKP变化(ΔAKP)与BAP变化(ΔBAP)在治疗前后的相关性。结果:AKP与BAP随患者年龄增大呈升高趋势。治疗前AKP升高组的BAP水平高于AKP正常组(P<0.05),BAP与AKP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两组AKP与BAP水平均降低,BAP与AKP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ΔAKP与ΔBAP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KP与BAP水平随年龄呈升高趋势,非肝胆管源性AKP升高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显著降低AKP水平,其水平的降低与BAP水平的下降呈高度正相关。
王欣怡张本生刘晓蓉张忠银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阿仑膦酸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