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显阳

作品数:90 被引量:2,00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4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4篇盆地
  • 52篇鄂尔多斯盆地
  • 32篇延长组
  • 23篇页岩
  • 21篇勘探
  • 18篇页岩油
  • 16篇成藏
  • 14篇油气
  • 13篇油藏
  • 13篇三叠
  • 11篇地质
  • 10篇低渗
  • 10篇三叠系
  • 10篇中生界
  • 9篇延长组长
  • 9篇油层
  • 9篇储层
  • 8篇低渗透
  • 8篇油层组
  • 8篇三叠系延长组

机构

  • 80篇中国石油天然...
  • 27篇低渗透油气田...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长庆...
  • 5篇西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化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作者

  • 90篇刘显阳
  • 29篇付金华
  • 24篇李士祥
  • 17篇杨华
  • 12篇邓秀芹
  • 11篇姚泾利
  • 9篇郭正权
  • 9篇侯连华
  • 9篇惠潇
  • 8篇王京红
  • 7篇杨智
  • 6篇罗安湘
  • 6篇张忠义
  • 6篇韩天佑
  • 5篇王克
  • 5篇刘江艳
  • 5篇杨伟伟
  • 5篇窦伟坦
  • 5篇周新平
  • 4篇罗霞

传媒

  • 7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地学前缘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低渗透油气田
  • 4篇岩性油气藏
  • 3篇现代地质
  • 3篇沉积学报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地球科学
  • 2篇第三届中国石...
  • 2篇2011中国...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8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页岩油原位开发产出油气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原位开发产出油气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页岩的原始总有机碳含量TOC值、镜质体反射率Ro值和原始氢指数HI值;根据待测页岩的原始TOC值、Ro值、原始HI值,以及预先建立的页岩油...
侯连华付金华王京红刘显阳赵忠英
油气微渗漏组分的赋存形态及其油气指示性被引量:10
2001年
按赋存介质类型和与介质作用方式 ,油气微渗漏组分可以划分为挥发态、水溶态、吸附态、吸收态、包裹态和化合态。目前已根据不同赋存形态确立了十多种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提出评价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检测油气有效性的油气指示性指标(SI)。用该指标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中所应用的 5种地球化学方法 ,依SI值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微量元素电化学提取 ,酸解烃 ,热释汞 ,金属总量分析和蚀变碳酸盐 (二者SI值相同 )。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吸收态的电化学提取方法具有很好的油气指示性和对油气藏边界的分辨能力 ,微量元素的谱图分析可作为油气微渗漏异常属性评价的一种新手段。图2表 1参 1
文百红林蓓刘显阳
关键词:油气勘探油气田赋存形态
一种页岩原位转化可采油气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原位转化可采油气资源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页岩原位转化的可采油量预测模型,并获取待测页岩的可采油量;建立页岩原位转化的可采气量预测模型,并获取待测页岩的可采气量;建立有效页岩的总有机碳含量下...
侯连华付金华江涛王玉华刘显阳王京红李永新
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及其在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技术是在引进俄罗斯地电化学油气勘探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一项含油气性及油气属性评价预测新技术。试验研究表明,油区内外土样电化学提取微量元素Ti、V、Cr、Mn、Co、N i、Cu、Zn的ICP质谱特征存在特征差异。利用微量元素谱图特征在五谷城和姬塬地区进行了油气评价和有利目标预测。地电化学微量元素谱图相关系数异常与微量元素浓度异常及烃类异常有较好的配置关系,与自然电位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确定的有效砂体储层相对应。2001及2002年在五谷城和姬塬地区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预测的有利区内及附近钻获油流,证实了微量元素谱图油气评价在长庆岩性油藏勘探中的作用及有效性。
文百红刘显阳林蓓
关键词:油气评价油气渗漏岩性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被引量:58
2009年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段毅于文修刘显阳郭正权吴保祥孙涛王传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陆相湖盆页岩自生硅质特征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3
2022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陆相湖盆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岩石热解等分析手段,对陆相淡水湖盆页岩不同类型硅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相页岩自生硅质成因主要包括长英质溶解、凝灰质脱玻化、黏土矿物转化和硅质交代等4种作用,长石溶解形成的硅质常呈斑点状和脉状分布,结晶程度较低,为含水蛋白石类矿物,SiO_(2)平均值为67.2%;由凝灰质脱玻化作用形成的主要是以非晶态二氧化硅和晶体形态较好自生石英两种形态赋存;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硅质呈微米级板片状或小晶片状的形态嵌于黏土矿物内部,或呈分散状与黏土矿物混合;硅质交代形成的自生石英晶形较好,呈棱角状,SiO_(2)平均含量87%。自生硅质含量与陆源长英质含量呈正相关,长英质压溶是自生硅质主要来源,其次为黏土矿物转化析出硅质,有机质对自生硅质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成因自生硅质具有与陆源石英相异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状态,影响了陆相页岩储集性能、渗流能力与改造效果,特别是富有机质页岩中硅质含量虽高,但由于自生硅质相比陆源石英,多呈漂浮状分布于黏土矿物中,将会对后期人工压裂成复杂裂缝、且压后裂缝支撑能力以及形成有效渗流通道均产生影响。因此,页岩层段仅靠脆性矿物成分计算脆性指数,无法准确表征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也会影响陆相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与优选。
白斌戴朝成侯秀林刘显阳王瑞杨亮李士祥贺君玲董若婧
关键词:陆相湖盆三叠系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多类型页岩油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42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沉积期为湖盆发育鼎盛阶段,发育一套以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主夹砂质沉积的烃源岩层系。多年来,针对这套烃源岩层系的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潜力,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结果表明:长7段主要发育夹层型和页岩型2类页岩油,其中夹层型页岩油可进一步细分为重力流夹层型和三角洲前缘夹层型,页岩型页岩油可进一步细分为纹层页岩型和页理页岩型。重力流夹层型页岩油受到湖盆中部优质烃源岩的高强度充注影响,砂质储层长英质含量高,可压裂性好,微米级孔隙众多,连通性好,目前在庆城油田已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三角洲前缘夹层型页岩油厚层砂岩储层横向连续性好,油气侧向运移成藏,砂质储层孔隙度较大,目前水平井试验攻关已获得突破,是现实的后备领域。纹层页岩型页岩油单砂体厚度薄、泥质含量高,致使优质储层钻遇率低,但油气充注程度高,“甜点”评价标准的确定与开发技术的突破是下一步的攻关方向,远景资源量巨大。页理页岩型页岩油储层长英质矿物含量高,纹层发育,孔隙度小于2%,储集空间小,结构复杂,烃类恢复预测资源量巨大,目前泥页岩储层的风险勘探与原位转化技术攻关都在稳步推进。
付金华郭雯李士祥刘显阳程党性周新平
关键词:页岩油地质特征勘探潜力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相页岩油赋存状态评价与定量表征被引量:9
2021年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源内夹层型页岩油已取得勘探突破并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但泥页岩层系是否具有勘探潜力,页理型页岩油的烃类赋存状态与表征方法仍然不够明确。通过对比页岩层产出的页岩油与滞留烃性质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页岩层产出的页岩油具有中轻质烃类组分(nC_(25-))显著优势、沥青质组分很低的特征,属于轻质油,而滞留烃中大分子化合物含量较高。各项分析测试与试验研究表明,油质组分与沥青质相容性差,两者赋存状态差异明显,沥青质组分主要被干酪根所吸附,油质组分主要以游离态赋存于孔裂隙中。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中较高的沥青质含量不会明显影响页岩油的可流动性。同时建立的“泥页岩中分离提取游离烃的方法”,可作为页岩含油性快速评价的实用技术,定量表征结果表明长7泥页岩中游离烃含量较高,平均在5 mg/g左右,页理型页岩油勘探潜力很大。
刘显阳杨伟伟李士祥孙林常睿
关键词:页岩油赋存状态鄂尔多斯盆地
西峰油田的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成果简介
《西峰油田的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是集石油地质研究、工艺技术攻关及勘探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工程研究项目,涉及了石油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及压裂测试等多学科、多专业,为地球科学与油气勘查技术领域。在西峰油田的勘探与发现过程中...
胡文瑞王道富何自新杨华韩申庭傅锁堂窦伟坦付金华雷群蔺宏斌喻建刘显阳宋广寿王成玉郭正权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综合勘探技术岩性油藏测井精细解释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资源潜力提升与勘探重大突破
刘显阳吴凯孔庆芬柳娜罗丽荣林光荣孔令印卢燕邵晓州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制造业强国,对能源需求巨大,石油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已达70%以上,蕴含巨大经济风险。2021年10月21日,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勘探开发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