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细胞
  • 3篇病理
  • 2篇肾母细胞
  • 2篇肾母细胞瘤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瘤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免疫组化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复习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延续护理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研究
  • 1篇原发性

机构

  • 9篇临朐县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9篇刘敏
  • 7篇吴秀贞
  • 5篇冯海华
  • 2篇李秀凤
  • 1篇安朝
  • 1篇祝介云
  • 1篇郭志岗
  • 1篇宋文静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肾上腺原发性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9年
肾上腺原发性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极其罕见,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与肾上腺其他原发性肿瘤混淆。查阅国内文献,2003年陆洪芬等[1]首次报道2例。外文文献2007年Thompson等[2]报道成人首例。2018-05临朐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1例57岁男性原发性肾上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也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研究资料。
刘敏吴秀贞吴立峰刘传玉
关键词: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肿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样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患者,女,25岁。因高血压20个月,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于2011年2月28日入院。血压200/130mmHg(1mmHg=0.133kPa),甲状腺、心肺、腹部检查均未见异常,肾区无叩击痛。血尿常规、生化常规、血儿茶酚胺类物质、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均正常。CT检查示右肾上极类圆形结节灶,边界清晰,最大截面积为2.2em×3.0cm,密度不均,肾动脉受压下移。临床诊断为右肾肿瘤。全麻下行右肾肿瘤剜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肾门上前内侧,边界清楚,与周围轻度粘连。手术完整剜除肿瘤组织及其包膜。术后患者血压降至正常。结果病理检查:圆形肿物1个,直径2.5cm,包膜完整,切面灰红灰白色,见多个小囊腔,囊内含胶冻状物。镜下:肿瘤组织排列成甲状腺滤泡样,滤泡腔内含有丰富的嗜酸性胶质。免疫组化染色:EMA、Vimtin、CK7、CK20均为阳性,CD117、TTF-1、TG、CgA、Sy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癌样肾肿瘤。术后随访1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甲状腺滤泡癌样肾肿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肾上皮细胞肿瘤,目前尚未归属于任何已知的肾细胞癌亚型,提高对这一肿瘤的认识可避免误诊和不适当的治疗。
吴秀贞刘敏冯海华
关键词:免疫表型
FGF-1、MAPK-1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1(FGF-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均为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本研究旨在探究肾母细胞瘤组织中FGF-1、MAPK-1蛋白的表达,初步研究其在肾母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寻找新的生物治疗的靶位点。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30例肾母细胞瘤和10例癌旁2 cm肾组织,常规固定后石蜡包埋制成腊块,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组织芯片中FGF-1和MAPK-1的表达,结果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FGF-1和MAPK-1在癌旁组织中均呈弱阳性表达,在肾母细胞瘤中均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和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母细胞瘤中FGF-1及MAPK-1与癌旁对照组织相比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病过程。
刘敏吴秀贞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FGF-1免疫组织化学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究肾母细胞瘤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及在肾母细胞瘤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肾母细胞瘤和对照组18例癌旁2 cm肾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CD34分子的表达,计算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并分析其与PED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PEDF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结果肾母细胞瘤组织中PEDF表达较癌旁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母细胞瘤中PEDF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成负相关(r=-0.872,P<0.05)。肾母细胞瘤组PEDF蛋白表达水平与患儿年龄、组织分级、临床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肾母细胞瘤中PEDF蛋白表达与癌旁对照组织相比明显下调,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病密切相关。
刘敏宋文静吴秀贞冯海华李秀凤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PEDFCD34微血管密度
胃癌高发区胃粘膜病变特征及病变进展规律的研究
2023年
对山东省临朐县2012-2020年国家开展的社会性筛查人群胃癌早诊情况及随访人群胃黏膜病变特征及进展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胃黏膜病变进展为胃癌的风险,为优化胃癌的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临朐县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资料,将2012-2020年经内镜筛查和病理诊断明确为胃粘膜病变24291例为研究对象,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将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及以上病变定义为胃癌,计算其检出率和早诊率;首次筛查病变定义为基线病变,分析基线至末次随访病变进展至胃癌的人群分布特征及进展规律。结果 2012-2020年人群筛查共24291人,胃癌检出率(1.55%,95%CI:1.40-1.71 %),早诊率(84.88%),有逐年升高趋势。随访人群的胃癌检出率(2.14%,95%CI:1.63-2.64%)及早诊率(100%)高于首次检出率(1.46%,95%CI:1.30-1.63%)和早诊率(81.55%)(P<0.001)。通过本研究发现,男性发生胃癌的风险是女性的4.36倍(P<0.001)。各级别胃黏膜病变进展至胃癌的风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在随访期间发生胃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其次是重度肠化及重度萎缩性胃炎。结论 基于胃癌高发区的大样本研究显示,高发区居民均患有不同程度胃粘膜病变,大规模人群筛查显著提高了胃癌的检出率和早诊率。本研究揭示了高发区胃癌筛查效果,为高发区内镜筛查和人群随访提供了重要证据。 。
吴秀贞张兰福冯海华刘敏李哲轩
关键词:胃癌胃黏膜病变
系统性精准化护理在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精准化护理在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精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哮喘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哮喘基础知识基本掌握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精准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并强化哮喘患者院内外哮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祝介云刘敏董红
关键词:哮喘病情控制
4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40例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共5种抗体对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40例中CD117、CD34、SMA、S-100、Desmin阳性率分别是97.5%、85%、12.5%、5%、2%。其中极低及低度危险组CD11720例(20/20)均阳性,中度危险组CD11714例(13/14)阳性,高度危险组CD1176例(6/6)阳性。对照组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CD117均阴性。结论 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可靠的辅助指标。但这些抗体的表达与GIST的危险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吴秀贞冯海华刘敏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CDX2、Syn、CgA、NSE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直肠腺癌组织中CDX2、Syn、CgA、NSE(NED)的表达,探讨其在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直肠腺癌组织中NSE、CgA、Syn的表达,60例直肠腺癌中CDX2的表达,将其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D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明显差异(P<0.05)。②NED的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而在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及肿瘤转移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DX2可以作为判断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标。肿瘤转移、NED、肿瘤组织学类型也是影响直肠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在直肠腺癌组织中NED表达提示有较差的预后。
吴秀贞李秀凤冯海华刘敏郭志岗安朝
关键词:直肠腺癌CDX2SYNNSE预后
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细胞涂片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时比两组患者的Calretinin、Desmin、MOC-31、Ber EP4、CK7、CD15、CEA、TTF-1、CK5/6、WT-1等指标表达,并筛选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结果经过检测,肺腺癌的MOC-31、Bet EP4、CK7、CD15、CEA、TTF-1指标表达率高,而间皮性肿瘤的Calretinin、CK5/6、Desmin、WT-1指标的表达率较高。同时,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细胞涂片法的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在胸腔积液的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可以通过与适当的抗体进行组合,并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提高对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鉴别诊断效果,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病理诊断中推广使用。
刘敏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胸腔积液病理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