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脾脏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错构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脾脏错构瘤9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肿瘤体积较大,最大直径为4.5cm导致脾脏局部形态失常。CT扫描脾脏错构瘤为等或稍低密度。磁共振扫描肿块在T1WI及T2WI序列为等或稍低。DWI序列以低信号为主。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持续性强化,延时后与脾脏实质密度或信号相仿。结论脾脏错构瘤的CT及磁共振扫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表现,尤其是磁共振T1WI、T2WI及DWI序列并结合增强扫描,可以与其他脾脏病变区别。
- 刘敏刘海龙刘艳
- 关键词:脾脏错构瘤
- 脾脏良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脾脏富血供良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来已确诊的21例脾脏血管瘤、7例脾脏错构瘤及5例窦岸细胞血管瘤CT及MR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结果脾脏血管瘤常为多发,病灶体积一般较小,增强扫描早期较少见到边缘结节样强化;MR检查T2WI上为高信号,DWI上信号多高于周围脾组织。7例脾脏错构瘤均为单发,体积较大,病灶早期强化程度较血管瘤明显且呈延迟持续强化;MR检查T奠T2WI及DWI上信号低于周围脾组织。窦岸细胞血管瘤常表现为多发小结节,本组5例中4例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MR检查T2WI及DWI上病灶信号高于周围脾组织。结论脾脏良性富血供肿瘤虽然其增强方式较为相似,但病灶在T2WI及DWI上的信号有各自特点,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刘海龙肖文波刘敏许顺良顾亚萍
- 关键词:磁共振
- 徽章(pivas)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徽章(pivas)。;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医院静配中心的徽章。;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程莉敏朱米君刘敏吴珊周美萍吴莉丽来文娟
- 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分析其CT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多位于前上纵膈(7/9)。纵膈神经内分泌癌CT值密度欠均匀,病灶直径大于5cm时其内易见坏死。对比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结论纵膈神经内分泌癌具有体积大,易坏死、具有明显侵袭性、易转移的特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提高纵膈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
- 刘海龙刘敏刘艳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纵膈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肝脏转移瘤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CT的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占位,肿瘤坏死囊变区域较小。尤其是瘤灶直径<2cm时,肿瘤多呈均质改变;瘤灶直径>3 cm时,少部分瘤灶可出现坏死囊变。对比强化扫描,不含坏死成分的瘤灶动脉期呈均匀强化,门脉期密度呈等密度为主或呈相对低密度,延时期呈相对低密度。结论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刘敏刘海龙刘艳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肿瘤转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一种静脉用药调配混合装置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用药调配混合装置,属于静脉用药调配技术领域,包括基台、安装在基台上的药筒组件和用于驱动药筒组件的驱动组件,药筒组件包括混药筒和插筒盒,混药筒位于插筒盒内,驱动组件驱动插筒盒转动,混药筒的侧壁与插筒盒转...
- 叶爱青钟王丽卞雪萍刘敏李娜
- 一种静脉用药调配专用椅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脉用药调配专用椅,包括靠座板及其底部安装的气缸升降杆,气缸升降杆的正下方套接有置物底座,气缸升降杆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可上下左右调节位置的托盒架,靠座板的底面另一侧设置有可水平转动折叠...
- 毛玲玲朱米君刘敏钟王丽
-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10例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中,9例临床上表现为脾脏肿大和(或)脾功能亢进。影像上表现为多发结节,大小不等。MRT2WI及DWI上病灶多呈高信号。CT和MR平扫病灶不易显示;病灶对比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方式为向心性强化,延迟期病灶不易显示,观察瘤灶数目最佳时期是对比增强扫描的门静脉期。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DWI表现,可为窦岸细胞血管瘤的鉴别诊治提供帮助。
- 刘海龙刘敏刘艳肖文波许顺良
- 关键词:血管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摆件(配配)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摆件(配配)。;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医院静配中心的摆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吴珊吴莉丽周美萍朱米君刘敏程莉敏来文娟
-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
- 目的总结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探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肝脏转移瘤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CT的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征。结果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为等密...
- 刘敏刘艳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肝脏转移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