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延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人乳
  • 4篇人乳头瘤
  • 4篇人乳头瘤病毒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瘤
  • 4篇乳头瘤病毒
  • 4篇瘤病毒
  • 4篇基因
  • 4篇宫颈
  • 4篇病毒
  • 3篇单纯疱疹
  • 3篇单纯疱疹病毒
  • 3篇片段
  • 3篇疱疹
  • 3篇宫颈癌
  • 2篇肿瘤
  • 2篇克隆
  • 2篇宫颈肿瘤
  • 2篇核酸
  • 2篇DNA片段

机构

  • 9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刘延娜
  • 8篇楚雍烈
  • 6篇房益兰
  • 5篇袁育康
  • 5篇董小平
  • 3篇任会勋
  • 2篇周玉玲
  • 1篇彭瑚
  • 1篇范桂香
  • 1篇王建安
  • 1篇王建安
  • 1篇司华新
  • 1篇刘红

传媒

  • 6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病毒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来自宫颈癌并带有突变及缺失LCR的HPV16重组体被引量:9
1996年
为研究HPV16转录调节蛋白YY1结合位点改变对病毒致癌性的影响,以HPV16野毒株质粒p1203为基础,经多次克隆,将来自宫颈癌组织并带有缺损突变的LCR重组到地HPV16基因组中。核酸序列分析证实,质粒pDV390在第2个YY1位点上有一G→A点穷变,质粒pDV326和pDV401分别带有115bp和143bp的缺失突变,从而涉及2和4个YY1结合位点,重组质粒其它核苷酸序列与HPV16标准序列一致。这些重组质粒的组建为进一步研究YY1蛋白对HPV16致癌基因表达的调控及HPV16致癌作用的影响打下基础。
刘红董小平刘延娜楚雍烈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组织中HSV-2核酸片段的检测
1989年
本文以[α-^(32)ρ]dATP 标记HSV-2 DNA,分别用Southern 转印及打点杂交技术,同时检测了39例宫颈癌及4例正常活检标本。在39例宫颈癌中未发现HSV-2 DNA,其中12例宫颈癌组织RNA 与HSV-2 DNA 杂交呈阳性结果。初步结果说明HSV-2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周玉玲刘延娜董小平房益兰
关键词:宫颈癌疱疹病毒
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存在情况初探被引量:1
1992年
尖锐湿疣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密切相关。本文用打点杂交法检测了28例尖锐湿疣病理标本,其中14例与HPV-11探针杂交阳性,阳性率50%(14/28)。对其中杂交信号较强的9例进一步分别用BamI Ⅱ、PstI酶解,Southem转印后与HPV-11探针杂交,对病毒DNA存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证实HPV-11在尖锐湿疣细胞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
董小平袁育康房益兰刘延娜楚雍烈任会勋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基因的筛选及次级克隆
1992年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作用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转化基因主要位于基因组早期区域E6、E7开放阅读框架内。为了进一步研究HPV16转化作用,我们以Pstl+ECoRI酶解HPV16DNA,以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JM103细胞为宿主菌,经两次定向次级克隆,组建了质粒pEP-8。经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Southem转印杂交证实,其插入片段为-1.43Kb带有E6、E7 ORF的DNA片段。在E6区上游序列还含有两个TATA盒,1个Cat盒和1个细胞特异性增强子。该质粒的组建为检测HPV感染细胞中mRNA转录提供了特异性的早期基因探针,同时为进一步研究HPV转化作用及转化蛋白打下了基础。
袁育康董小平房益兰刘延娜楚雍烈任会勋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被引量:1
1990年
为了获得单纯疱疹病毒(HSV)基因组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分析资料和选择合适的RE去研究HSV感染,用11种常用的RE对HSV两个型别的实验室标准毒株的基因组分别作了分析。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BamHI、HpaI和PstI等RE较适于HSV的研究和分型。本研究所采用的小量提取HSV DNA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和实用的特点,值得在HSV感染的诊断、分型和HSV分子流行病学诸研究中推广使用。
楚雍烈房益兰刘延娜董小平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
单纯疱疹病毒2型特异性DNA片段的克隆和鉴定
1989年
用核酸限制性内切酶BamHI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DNA进行酶解,回收位于基因组中的反向重复序列区的Bam HIG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在载体质粒PUC 8的Bam HI切点上,进一步用核酸限制性内切酶Eco RI和KPNI对这一重组质粒联合酶解,移去EcoRI—KPNI小片段,经末端修饰后,将其连接得到新的重组质粒pRC102,它含有一小段HSV—2的DNA序列。以此质粒为探针,分别与HSV—1、HSV—2及细胞DNA进行斑点杂交;与HSV—1和HSV—2酶解后的DNA片段进行Southern转印系交。两组实验结果显示,pRC102质粒DNA只与HSV—2 DNA特异性杂交,其HSV—2的型特异性良好。
楚雍烈房益兰刘延娜周玉玲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DNA片段基因克隆
一种快速、简便的质粒DNA提取方法
1995年
一种快速、简便的质粒DNA提取方法王建安,刘延娜,司华新,楚雍烈,范桂香(西安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质粒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最常用的技术,虽然方法颇多,但实用中费时不便,特别是不适用学生实验。在比较几种小量提取法的基础上,经反复实践,建...
王建安刘延娜司华新楚雍烈范桂香
关键词:质粒DNA
构建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BamH I C片段上有插入突变的重组病毒
1991年
单纯疱疹病毒(GSV)是重要的人类DNA病毒。国内外学者正在对其基因结构、功能和基因调控机制进行探索,以及利用其作为病毒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等,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年来,尽管对HSV-1的分子遗传学做了包括序列分析在内的大量研究,但对HSV基因组许多部位的功能,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某特定部位对活病毒生物特性的作用(病毒生长、繁殖、毒力等),所知很少。为了深入了解HSV-1基因组中Bam H I C片段这一未知部分的功能,我们对它进行了克隆、次级克隆和酶谱分析,并且利用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小Mu噬菌体系统(TK-mM)组建了在HSV-1的Eam H I C片段上有TK-mM插入的重组质粒。本文报道利用组建的重组质粒DNA和提纯的TK-HSV-1毒株DNA共同转染细胞,获得了在HSV-1基因组Burn H I C片段上有插入突变的重组病毒。
楚雍烈房益兰刘延娜彭瑚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插入突变重组病毒
一种简便、高效的DNA片段转移印迹技术
1995年
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其中,膜上印迹转印杂交则是最常用的一种分子杂交方法。它不仅在基因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上极为常用,而且是分子克隆、基因突变及基因诊断上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当前,southern转印印迹技术虽然从经典的虹吸印迹法发展到电转印法、真空印迹法等,但仍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例如:操作不便,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每次转印结果仅供一次杂交之用等。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同时考虑到精简步骤和适应于教学,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及参考国外经验,对常用的虹吸法southern印迹技术进行了改良。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应用。
刘延娜王建安司华新楚雍烈袁育康
关键词:DNA片段
应用PCR技术克隆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被引量:2
1995年
为进一步研究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转化作用,我们运用PCR技术扩增HPV16 E6 DNA,以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了JM103为宿主菌,组建了质粒pRCE6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Southern转印杂交证实,其插入片段约为0.5Kb,含有全部HPV16 E6序列。该质粒的组建为检测HPV感染中mRNA转录提供了特异性的早期基因探针。同时为进一步研究HPV16 E6基因的转化作用及转化蛋白打下基础。
袁育康楚雍烈刘延娜范桂香任会勋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