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波 作品数:10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消褪与心室晚电位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1999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消褪与心室晚电位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检测40例合并左心室肥太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人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晚电位和动态心电图。结果20例治疗组(依那普利组)的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心窜晚电位阳性率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治疗后分别为(140±10)/(85±50)mmHg、(90±19)g/m^2、5.0%、(98±27)次/天.均低于治疗前(170±11)/(108±60)mmHg、(150=17)g/m^2、30%、(718±212)次/天,P<0.01;20例对照组(对氢克尿麽组)治疗后血压(144±10)/(88±80)mmHg低于治疗前血压(168±11)/(108±60)mmHg,P<0.01,左心室重量指数、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分别为(137±51)g/m^2、15%、(561±20)3)次/天、治疗前分别为(145±20)g/m^2、20%、(655±286)次/天,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消褪后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非常显著减少。 刘少波 刘华荣关键词:老年性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大 心室晚电位 室性心律失常 胃食管电极心室起搏抢救心脏性猝死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食管电极心室起搏抢救心脏性猝死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 18例急重症缓慢型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 ,进行 18例次胃食管电极心室起搏。结果 :16例 (88.9% )起搏成功。其中 15例 (83.3 % )起搏脉宽 40msec ,阈值 2 2 .1± 8.7V ;1例脉宽 10msec ,阈值 32V。结论 :体会有 3点优点 :①心室夺获率高 ,阈值电压低 ;②操作非创伤性、安全、方便、快速 ;③不需中断心肺复苏术 (CPR)的持续进行。 刘少波 刘华荣 黎以斌 李剑 李志文 罗蔚桓关键词:心室起搏 心脏性猝死 急救 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预测左心结构改变心律失常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terminal force of P wave in lead V1,PTFv1)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结构改变患者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检测PTFv1负值增大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结构改变128例的动态心电图,并以PTFv1负值正常61例为对照。结果PTFv1负值增大组:①单纯左心房内径增大者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arrhythmia,AA)检出率78.4%,高于PTFv1正常组(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单纯左心室肥厚者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检出率68.6%,高于PTFv1正常组(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左心房内径增大并左心室肥厚者AA检出率71.4%,高于PTFv1正常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结构改变患者的心电图PTFv1值可作为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刘少波 陈晓霞 刘华荣关键词:左心房增大 左心室肥厚 P波终末电势 心律失常 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997年 为评价参麦注射液(简称参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我们于1995年4月~1996年5月选择45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地高辛对照组,单用参麦治疗组及地高辛加参麦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探讨参麦对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刘少波 刘华荣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参麦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击除颤抢救心源性猝死 1999年 刘华荣 刘少波 黎以斌 阮蓉 陈杰关键词:心源性猝死 电击除颤 抢救 养心康和保心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养心康和保心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92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气阴虚型 ( 60型 )和气阳虚型 ( 3 2例 )。两型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一般治疗相同。气阴虚型治疗组 ( 4 0例 )加服养心康 ,气阳虚型治疗组 ( 2 2例 )加服保心康 ,两型对照组均加服安慰剂 ,均连服药 2周。结果 :两型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91.9% ,对照组为2 9 .3 %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 ,气阴虚型为 80 % ,气阳虚型为 95 .4 %。结论 :养心康和保心康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刘华荣 刘少波 阮蓉 黎以斌关键词:养心康 保心康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中医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2例 被引量:3 1999年 刘华荣 刘少波关键词:冠心病 室性期前收缩 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方法:2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于同时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穴位治疗前后进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心率(HR)测定.结果:27例患者于针刺治疗前... 刘少波关键词:病窦综合征 窦房结 针刺疗法 心律失常 文献传递 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方法 5 7例病窦房综合征患者于同时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穴治疗前后进行窦房结恢复时间 (SNRT)、窦房传导时间 (SACT)和心率 (HR)测定。结果 5 7例患者于针刺治疗前的SNRT(1783.6± 718.2 )ms、SACT (135 .7± 41.9)ms、HR(4 3.5± 5 .6 6 )bpm ,与治疗后SNRT(1338.1± 2 13.8)ms、SACT(1114.3± 2 3.6 )ms、HR(5 1.7± 9.46 )bpm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结论 人中、内关、足三里穴同时针刺治疗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有显著作用。 刘少波 刘华荣 黎以斌 李建中关键词:针刺疗法 病窦综合征 窦房结功能 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的作用,方法:2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于同时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穴位治疗前后进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心率(HR)测定.结果:27例患者于针刺治疗前... 刘少波 黎以斌 李建中关键词:针刺疗法 病窦综合征 窦房结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