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波
- 作品数:55 被引量:246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阐述了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对铁电薄膜材料的要求及sol gel铁电薄膜电性能。研究了BST铁电薄膜红外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与测试方法。研制出单元和8元、9元、10元线列铁电薄膜热释电非致冷红外传感器。
- 刘梅冬陈实李元昕曾亦可姜胜林邓传益刘少波
- 关键词:铁电薄膜铁电材料
- 新型MEMS致冷器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微机电系统(MEMS)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IC)进一步微型化与集成化,急需微型冷却系统对其芯片等进行局部冷却。因此,基于硅微机械加工工艺的微型致冷器被提上研究日程,并有望发展成为无压缩机、无机械部件、低功耗的新型致冷器。着重介绍了微型MEMS致冷器的国内外研究动向与发展趋势,阐述并分析了几种典型致冷材料与器件的工作原理、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 刘少波
- 关键词:铁电薄膜
- ZnO超微粉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晶体生长特征被引量:24
- 2001年
- 利用溶胶 -凝胶法以醋酸锌及硝酸铋和醋酸锰制备了纯ZnO以及Bi2 O3 ,MnO掺杂的ZnO超微粉体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分析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掺杂条件下ZnO粉体的生长特征 .结果表明 ,ZnO晶体的生长受掺杂元素和制备温度的显著影响 .未掺杂的纯ZnO晶体生长具有各向同性特征 ,晶体呈各边近相等的六边形 .Bi2 O3 ,MnO掺杂后 ,ZnO晶体表现出显著的定向生长特征 ,晶体呈板状、棒状等形态 .掺杂量为 0 .5 %~ 1.0 %摩尔分数时 ,晶体定向生长最为显著 .70 0℃下制备的Bi2 O3 ,MnO掺杂的ZnO晶体短轴一般为 40~ 180nm ,长轴 2 0 0~ 6 0 0nm ,极少数晶体长径达 2 μm以上 .而进一步提高掺杂量时 ,晶体定向生长则逐渐减弱 .70 0℃下制备的掺杂量为 2 .0 %摩尔分数的ZnO晶体基本上无定向性 .表明ZnO晶体的生长受次晶相的显著影响 .
- 黄焱球刘梅冬曾亦可李楚容夏冬林刘少波韩健
- 关键词:晶体生长晶体形态生长习性超微粉纳米粉
- 一种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硅微桥腐蚀装置
- 一种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硅微桥腐蚀装置,属于单晶硅基片制备的有关设备,目的在于有效地防止腐蚀液渗漏,使得薄膜沉积工艺先于微桥制备工艺成为可能,提高器件的质量及成品率。本发明加热器上安置水浴缸,水浴缸中置有烧杯,冷凝器通过密...
- 陈实曾亦可姜胜林刘梅冬刘少波
- 文献传递
- 非致冷铁电薄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阵列的研究
- 用改进的Sol-Gel技术研制出BST、PLT和PZT铁电薄膜.它们具有优良的热释电性能,是制备非致冷热释电红外探测器阵列优选材料;解决了制备非致冷铁电红外探测器阵列的关键技术,研制出8元、9元、10元线列和8×8元阵列...
- 刘梅冬曾亦可李楚容邓传益夏冬林刘少波
- 关键词:非致冷铁电薄膜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 文献传递
- BS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基础研究
- 铁电薄膜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UFPA)是新一代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代表了凝视阵列摄像发展的新途径.该文提出以改进的Sol-Gel技术来制备(Ba<,1-x>Sr<,x>)TiO<,3>(BST)铁电薄膜,并以BS...
- 刘少波
- 关键词:BST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阵列介电弛豫弥散相变微细图形
- 文献传递
- Si基绝热结构BST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阵列的研制
-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Si基绝热结构和'填充-掏空'技术来制备非致冷红外探测器阵列的新方法.以此为目标,重点研究了ZnO纳米粉末的制备工艺以及如何在Si基片表面形成ZnO膜层网格状结构的方法.对所研制的BST铁电薄膜敏感元材...
- 曾亦可刘梅冬姜胜林黄焱球刘少波周东祥
- 关键词:SOL-GEL铁电薄膜BST
- 文献传递
- 一种微制冷器及其制冷方法
- 一种微制冷器及其制冷方法,特别涉及铁电堆阵列微小制冷器及其制冷方法。它以驰豫铁电材料为制冷工质,采用n层铁电堆,mxl铁电堆阵列,共nxmxl个单元制冷片构成微制冷器;每个制冷片采用快速加电场和慢速去电场的电场诱导相变制...
- 李艳秋尚永红刘少波张清涛
- 文献传递
-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的研究被引量:69
- 2001年
- 对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作了综述 ,介绍了红外测温的意义、原理、方法 。
- 李军刘梅冬曾亦可李楚容郭明金黄焱球刘少波夏冬林
- 关键词:普朗克定律维恩位移定律
- 铁电陶瓷微致冷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铁电陶瓷微致冷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致冷器采用了“双级复叠”的致冷结构,制备本发明微致冷器采用具有高电生热效应的弛豫性Pb(Mg<Sub>1/3</Sub>Nb<Sub>2/3</Sub>)O<Sub>3</S...
- 刘少波李艳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