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定远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英语
  • 3篇语篇
  • 2篇语篇分析
  • 2篇戏剧
  • 2篇衔接
  • 2篇连贯
  • 2篇教学
  • 2篇翻译
  • 2篇奥尼尔
  • 2篇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等值
  • 1篇动态等值
  • 1篇学法
  • 1篇研究性
  • 1篇研究性教学
  • 1篇隐喻
  • 1篇英语广告
  • 1篇英语广告语

机构

  • 12篇景德镇陶瓷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景德镇陶瓷大...

作者

  • 14篇刘定远
  • 10篇侯晓华
  • 1篇席欢明

传媒

  • 7篇文教资料
  • 1篇江西教育科研
  • 1篇新余高专学报
  • 1篇山东电力高等...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 1篇和田师范专科...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07
  • 5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争:解读海明威的另一主题被引量:1
2006年
文学评论一直把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主题归结为勇气和死亡,这一归结使得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显得单薄、苍白,不足以说明海明威对世界文学所作的贡献。通过对海明威作品的整体分析,可把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主题归结为抗争。如此不仅能统摄海明威所有的作品,而且其主人翁的“硬汉”形象也清晰地显现出一条由单薄到丰富、而至完满的脉络,从而丰富了海明威创作的内涵。从人与自然的抗争、人与人的抗争、与自身的抗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刘定远席欢明
关键词:小说主题抗争
澳大利亚职教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意义被引量:13
2007年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管理体制、认证机制、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招聘和发挥地方优势等方面对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定远侯晓华
关键词:职业教育
从语言选择看英语广告语篇特征被引量:3
2007年
侯晓华刘定远
关键词:英语广告语篇语言选择
英语专业八级听力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2006年
鉴于大多数对英语八级听力教学的论述都是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文章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对英语八级听力教学的思考与设计。该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思路并对各重点进行了分项讨论,为从事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
刘定远侯晓华
关键词:听力
浅析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7年
以自动翻译为努力方向的机器翻译受人工智能理论和算法的局限,发展停滞不前。计算机辅助翻译把计算机辅助技术引入语言翻译,突破了内核翻译的瓶颈,为机器翻译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之路,是机器翻译的发展趋势。
侯晓华刘定远
关键词: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
《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5年
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课堂语言活动与课外语言活动相结合,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衔接,通过任务的设计、实施与评估,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任务型教学方法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探究在《英语阅读》课程中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刘定远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可行性有效性
尤金·奥尼尔戏剧创作中的道家思想
2014年
尤金·奥尼尔与中国的渊源深厚。道家思想对奥尼尔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他借鉴自道教和老子哲学中“无为”、“非战”、“循环”、“回归”的思想,为他的戏剧增添了“神秘主义”的色彩,使他的戏剧具有哲学和美学意义上的高度和深度。
刘定远
关键词:奥尼尔戏剧创作道家思想
隐喻的语用学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对它的研究已经超出了修辞学的范畴.论文从语用学的视角,从隐喻的认知过程、语义结构特征、语境、隐喻的话语力对隐喻进行全面的分析。
刘定远侯晓华
关键词:隐喻语用学语义语境
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2014年
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一问题的形成有各方面的原因。作者采用实证法的研究方法,以自己所在学校为例,分别从英语教师在职称和学历晋升上的压力、科研工作压力及高校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等方面探讨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侯晓华刘定远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衔接、连贯理论对语篇分析的指导作用——以《花园里的独角兽》为例
2006年
传统语篇分析法着眼于对语篇字、句的分析,会出现“见树不见林”的情况。用衔接、连贯的理论来指导语篇分析,可以达到对语篇的宏观及微观把握。通过对小说《花园里的独角兽》中衔接手段和连贯的分析,证明衔接、连贯理论的应用能提高读者对语篇的结构的认识以及从宏观上把握语篇的能力。
刘定远侯晓华
关键词:衔接连贯语篇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