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联手术对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对血-房水屏障影响,评价三联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13眼)年龄相关性性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后行三联手术。结果:术前1d及术后7、30和90d房水闪辉值分别为19.808±3.456、41.153±8.418、14.844±5.107、13.942±6.875,术前1d与术后7、30和90d的房水闪辉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1d较术后7d房水闪辉值低,但较术后30及90d房水闪辉值高;术后7d较术后30、90d的房水闪辉值高(P<0.05);术后30d与90d房水闪辉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d、术后7、30和90d眼压分别为(52.270±6.960)mmHg、(13.935±4.361)mmHg、(14.385±3.230)mmHg、(15.089±2.597)mmHg,各时间点眼压与房水闪辉值之间无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性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三联手术后血-房水屏障破坏较为严重,术后积极抗炎治疗减轻手术损伤,是保证三连手术成功的关键。
- 姜伟张剑王玉清齐艳秀宿星杰曹丽辉刘宏伟王冬兰
- 关键词:血-房水屏障房水闪辉
- 左肩部恶性蝾螈瘤1例
- 2012年
- 患者,女,62岁,于四年前因左肩部肿物在牡丹江市肿瘤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神经纤维瘤,术后两年肿瘤原位复发,且逐渐增大,于2011年9月2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左肩部一约12cm×4cm×2cm大小凸起型肿物,肿物质硬,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表面皮肤呈红肿炎性改变,且伴有躯干部多处散在结节状肿物。
- 周昱刘宏伟王新李壮王博赵桂萍
- 关键词:恶性蝾螈瘤恶性神经鞘膜瘤
- CNTF与NGF对视神经损伤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本实验通过给视神经不全损伤模型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外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观察两种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利用无创血管钳造成大鼠左眼视神经的不全损伤,右眼不予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大鼠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NGF及CNTF各2μL,作为两组实验治疗组,实验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大鼠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平衡盐溶液2μL。在大鼠视神经不全损伤后5d、10d时分别做RGC计数、光镜组织学观察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光镜下,伤后5d-10d光镜下观察实验组视网膜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及肿胀,RGC数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下降,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实验治疗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伤后5d实验组GCL层GAP-43表达均呈阳性,实验治疗组GAP-4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0d后实验治疗组GAP-43表达量达高峰,实验对照组GAP-43表达量明显减少,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视神经受损后NGF与CNTF能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延长GAP-43的表达时间并增加其表达量,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王栋刘子瑞刘宏伟王丽欣王玉清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生长相关蛋白-43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神经生长因子在体外对木糖诱导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体外对木糖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正常对照组培养液为基础培养液,模型组培养液中加D-木糖溶液,干预组培养液在模型组培养液基础上加NGF,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模型组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程度最重,干预组晶状体混浊和肿胀程度较轻。结论在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NGF对晶状体有防护作用。
- 刘宏伟王玉清姜伟孟岩张剑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木糖白内障晶状体
-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mRNA的表达(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背景:晶状体独特的解剖的位置使其长期暴露于一种应激的环境中。所以,晶状体需要持续的保护作用来抵抗微环境诱导的应激,而热休克蛋白则在机体处于应激情况下发挥着自身防御作用。目的:观察外源性应激条件下晶状体中热休克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设计:重复测量,对比观察性实验。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材料: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C-B3细胞系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眼科学系提供。RT-PCR试剂盒购于日本宝生物有限公司。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中国医科大学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实验室完成。取指数生长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用于实验,细胞分别在高温(45℃)和氧化(50mmol/LH2O2)条件下培养30min后将细胞于37℃普通培养介质中使其复原,分别暴露0,2,4,6,16和24h。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27、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生理状态下和应激状态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后2h热休克蛋白mRNA的水平增加。但是每种状态下热休克蛋白27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到达峰值的时间间隔为2~6h,以后逐渐降低,但是它们全部在16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应激环境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7mRNA和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过度表达,这可能对晶状体起着重要保护作用。
- 张雪岩贾琳琳刘宏伟
- 关键词:应激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 白细胞介素-17在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A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Brown Norway大鼠随机分对照组(NC组)和AC组。应用OVA诱导大鼠AC模型。观察两组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情况并做评分。对两组眼球和上下眼睑进行病理学分析,计数穹隆部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IL-4、IL-6、IL-10、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AC组体征评分明显高于NC组(P<0.01)。AC组眼结膜穹隆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NC组明显升高(P<0.01)。AC组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IL-4、IL-6、IL-10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均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7增高、Th1/Th2失衡是大鼠AC发病的重要原因,降低IL-17、恢复Th1/Th2失衡可能成为AC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 张剑王玉清宿星杰刘宏伟
-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T细胞白细胞介素-17
- 46例眼后节球内异物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眼外伤后眼后节球内异物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46眼)单眼眼球穿通伤合并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取出异物后保住眼球45眼(98%),未保住眼球1眼(2%)。成功取出46例,均完整取出异物。其中8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8/46,17%),18例并发玻璃体积血(18/46,39%),5例继发视网膜脱离(5/46,11%),5例继发眼内炎(5/46,11%)。其中一期40眼行巩膜外路电磁铁吸出异物(40/46,87%),6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6/46,13%)。二期术后合并症25例(25/46,54%)而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术;5例(5/46,11%)而行晶体玻璃体次全切割术。结论:对于磁性异物,以一期行巩膜外路磁吸术为首选;而对于非磁性异物及磁性异物外路磁吸术无法吸出者的病例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取出异物。
- 姜伟张剑吴祥红宿星杰刘宏伟齐艳秀李思莹孟岩王玉清
- 关键词: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
- 高温氧化条件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HSP_(70)mRNA的表达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高温氧化作用对人晶体上皮细胞内热休克蛋白质(HSP)的效应来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细胞分别在高温(45℃)、氧化(50mmol/LH2O2)条件下,培养30min后恢复至正常条件下,在生物介质中恢复于不同时间段(Oh,2h,4h,6h,16h,24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SP70的水平。结果:生理状态下和应激状态下均有热休克蛋白质的表达。热应激和氧化应激后2h导致HSPmRNA的水平增加。但是每组HSP70的表达到达峰值的时间间隔2~6h。以后逐渐降低,但是他们在16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HSPs在晶状体上皮细胞里存在,并且在应激之后可被诱导产生。数据表明它可能在应激状态下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重要保护作用。
- 刘宏伟刘远光张雪岩关宝生
- 卵巢癌乳腺转移病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女,64岁,2011年5月26日,因左乳晕区红肿伴瘙痒十余日入院。查体:左乳晕区红肿呈"桔皮样"外观。范围约直径7cm,未触及肿物。细胞学:考虑乳腺癌。腹部彩超:腹水。于5月30日行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冰冻切片:乳腺组织小区间质见数个导管上皮增生。伴一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不除外恶性肿瘤,详见慢速病理。5月31日慢速病理回报:乳腺间质内散在小淋巴管内见癌栓。6月1日急诊行左乳癌根治术。
- 周昱李壮刘宏伟王博王新
- 关键词:卵巢肿瘤
- 中西医结合治疗16例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药伊尔康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增效及毒性反应的观察。方法:将3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单纯用化疗药物,中药组16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伊尔康胶囊口服,2组均治疗21 d为1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中药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生存范围10~25个月,生存质量改善9例,改善率为56.25%;对照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生存范围为8~18个月,生存质量改善3例,改善率为18.75%;2组改善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人化疗中毒性反应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伊尔康胶囊配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 刘文义刘全宇刘宏伟关宝生李壮王新
-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中西医结合疗法人参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