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VEGF基因治疗提高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对大鼠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分三组,于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后分别注入重组的VEGF质粒(目的基因组),空白质粒(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于术后7、15、30天分别采集移植的脂肪组织,计算植入物校正重量比并行HE染色观察一般组织病理改变,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结果:目的基因组在移植物重量改变方面显著小于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P<0.05),其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此外,在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镜下存在大量囊样脂池、坏死区。结论:皮下注射的转VEGF基因的质粒在组织中能够表达VEGF,并诱导新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灌注,减少移植组织的吸收,促进移植脂肪存活。
- 刘宇兰张一鸣聂祝峰易传勋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脂肪组织
- 重组人VEGF基因在游离组织移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皮瓣、皮片及游离颗粒脂肪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将带有PCD-VEGF165的大肠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通过碱分裂法制备PCD-VEGF165质粒,再用反蒸发法将质粒包埋于脂质体中。将108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三组,每组36只,每组再按注射的成分不同分三小组,分别为PCD-VEGF165目的基因组、PCD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各组分别注入目的基因、空白质粒和生理盐水后在不同时间点计算组织成活率,同时取标本做成石蜡块行常规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165的表达及血管生长情况。结果:目的基因组的皮瓣及皮片成活面积较空白质粒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大(P<0.01),游离脂肪重量减少的程度亦显著小于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三种移植组织中目的基因组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对照组(P<0.01),目的基因组的血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注射转VEGF基因的质粒后可在组织中表达丰富的VEGF,诱导新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灌注,并减少移植组织的吸收,最终促进移植皮瓣、皮片及脂肪的存活。
- 刘嘉锋钟文惠张一鸣易传勋刘宇兰聂祝锋
- 关键词:VEGF皮瓣皮片游离脂肪
- 重组人VEGF基因对游离组织移植物血管形成的作用
- 2007年
-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游离皮瓣、皮片及游离颗粒脂肪等移植物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将带有PCD-VEGF165的大肠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通过碱分裂法制备PCD-VEGF165质粒,再用反蒸发法将质粒包埋于脂质体中。将108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三组,每组36只,每组再分三小组,分别为PCD-VEGF165目的基因组、PCD空白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注入后在不同时间点取标本做成石蜡块行常规染色以观察血管生长情况。结果:三种移植组织中目的基因组微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对照组(P<0.01),血管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空白质粒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生物活性稳定,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注射转VEGF基因的质粒后可诱导移植组织周围新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灌注。
- 刘嘉锋钟文慧张一鸣易传勋张俊刘宇兰聂祝峰
- 关键词:血管形成皮瓣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