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
- 作品数:24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诊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烯丙基别半胱氨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S-烯丙基别半胱氨酸(SAC)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线栓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vehicle组)、SAC100mg/kg组(SAC100组),TUNEL法检测皮层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和细胞色素C(Cytc)在缺血皮层的表达;同时检测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I/R组凋亡细胞多于sham组及SAC100组,SAC100能够显著改善I/R所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降低AIF,Cytc的表达。结论 SAC能够显著减少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减少AIF和Cytc的释放有关。
- 张峰刘国平申捷秦海军
- 关键词:AIFCYTC线粒体膜电位
- 动脉夹层动脉瘤不典型临床表现4例报道
- 2010年
- 莫为春孙宏张志华周小勇刘国平顾彩峰
- 关键词:动脉夹层动脉瘤
- 氯沙坦与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人血尿酸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了解氯沙坦长疗程治疗对高血压病人血尿酸(UA)和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影响及与非洛地平在这些方面的区别。方法:氯沙坦治疗组74例,非洛地平缓释剂治疗组44例;在1年的治疗期前后测血压、血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F),IgG和尿肌酐(Cr)。结果:两组血压明显下降(P<0.001),组间无差别(P>0.05);氯沙坦组UA显著下降(P=0.008),尿微量蛋白明显下降,而非洛地平组没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氯沙坦与非洛地平均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而氯沙坦可更多地应用于肾功能有损害和同时合并有高UA血症的病人。
- 龚辉张象贤刘国平胡瑞
- 关键词:氯沙坦非洛地平高血压尿酸尿微量蛋白
- 肾上腺素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用于心肺复苏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及CPR后的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心跳停搏(心脏停搏)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甲泼尼龙琥珀酸,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观察2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出院存活率。结果: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出院存活率分别为62.0%、14.0%,对照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出院存活率分别为16.0%、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与甲泼尼龙琥珀酸可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及出院存活率。
- 张峰杨自建申捷刘国平唐跃东周小勇刘明
- 关键词:心肺复苏肾上腺素
- N末端前体脑钠肽在诊断脓毒血症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浆N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脓毒血症患者36例,根据心肌损伤诊断标准分为心肌损伤组(n=22)和非心肌损伤组(n=14),并选取20例同期非脓毒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肌酸激酶(reatine kinase-MB fraction,CK-MB)、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以及血浆NT-proBNP。结果: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组的血浆NT-proBNP为(872.12±235.47)pg/mL、CK-MB为(13.79±8.23)μg/mL和cTnT为(0.92±1.69)μg/mL;与另外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NT-proBNP、CK-MB和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浆的NT-proBNP水平与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00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7。结论:常规检测血浆NT-proBNP联合CK-MB和cTnT,能早期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并指导治疗,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 金花申捷刘国平刘明刘畅
- 关键词:脓毒血症心肌损伤
- 和肽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对连续来院就诊怀疑心源性胸痛的患者129例,同时抽血检测和肽素和肌钙蛋白T等,根据最后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9例、心源性但非冠心病组21例、非心源性胸痛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和其他组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T阴性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肌钙蛋白T阳性的患者,发病4h以内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发病4h以上者(P〈0.05)。提示和肽素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 莫为春孙宏申捷刘国平高明强宋卫平刘明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和肽素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4例气管切开术患者分为2组:常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破坏的气管环数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与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相比,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手术切口较小(P<0.01),出血量减少(P<0.01),不破坏气管环(P<0.01);术后24hPDT组切口出血、皮下气肿、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2组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2组死亡率均为0。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合于急诊抢救危重患者,在急诊人工气道建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秦海军张峰刘国平沈君妹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人工气道危重患者
- 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10年来,降钙素原(PCT)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特异及具有预兆性的标志物的实际作用在逐步被认识。本文就降钙素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莫为春顾彩峰刘国平
-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标志物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病中的应用(附96例报告)
- 目的探讨总结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危重病人随机分成PDT组和改良PDT组(18例)。结果两组以开始穿刺至置管成功时间...
- 申捷李宏治梁晓俊钟志越刘国平陆灿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危重病PDT
- 文献传递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病中的应用(附96例报告)
- 目的:探讨总结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危重病人随机分成 PDT 组和改良 PDT 组(18例)。结果:两组以开始穿刺...
- 申捷李宏治梁晓俊钟志越刘国平陆灿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