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虎杖苷抑制高糖引起新生鼠心肌细胞钙漏流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虎杖苷(polydatin,PD)抑制高糖引起心肌细胞局部钙信号紊乱的机制,探讨其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1-3 d 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高糖组、虎杖苷组和高糖+虎杖苷组。培养48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局部钙释放单位钙火花发放频率及其形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受磷蛋白PLB和肌浆网SERCA 2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组心肌细胞钙自发钙火花发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且略微增加钙火花时程。在虎杖苷组中,高糖引起的高频钙火花发放显著抑制(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增加心肌细胞内静息期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给予PD治疗则抑制高糖引起钙超载。PD抑制高糖引起的心肌细胞ROS水平增加。高糖下调PLB和SERCA 2a蛋白的表达。结论 PD通过降低细胞自发钙火花的频率,抑制肌浆网钙漏流、增加钙稳定性,调节PLB/SERCA 2a蛋白比例,从而有效纠正高糖所致心肌细胞局部钙调控紊乱。因此,PD可能在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心肌保护作用。
- 陈泽龙余怀新陈淑娟刘君英刘文娟邓建新阎德文
- 关键词:虎杖苷高糖心肌细胞钙火花
- 深圳市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营养状态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调查深圳市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营养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55例,其中男231例,女224例,年龄18~89岁,平均(59.3±20.6)岁。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50岁、≥50岁且<70岁、≥70岁)、不同季节(夏秋季、春冬季)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1)深圳市糖尿病女性患者25(OH)D水平高于男性,其中男性患者25(OH)D水平为(19.67±5.93)μg·L^(-1),女性患者25(OH)D水平为(21.27±6.69)μ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患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50岁患者25(OH)D水平低于≥50岁且<70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患者25(OH)D水平春冬季低于夏秋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25(OH)D不足或缺乏现象普遍存在,男性患者、<50岁患者、春冬季更明显,应注意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补充。
- 吕凌波柴杰刘君英李萍简玉香阎德文邓建新
- 关键词: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
- 前列地尔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2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4例。两组厄贝沙坦均服用300mg/a,治疗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扯g/d,连续14d,停用2周,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UAE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Ⅲ期(129±29)μg/min(171±30)μg/min,(80±29)μg/min比(168±31)μg/min,Ⅳ期(1815±1195)μg/min比(2678±1312)μg/min,(1321±655)μg/min比(2691±1490)μg/min(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SC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掰组BUN、空腹血糖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DN患者UAER,改善肾功能。
- 黄晖刘君英李明政夏正杰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地尔厄贝沙坦尿白蛋白排泄率
- 围绝经期糖尿病患者骨量异常防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糖尿病患者骨量异常(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症)的骨转换特点及不同临床干预的转归。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7例围绝经期糖尿病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B组(基础措施),同期选取30例正常体检的围绝经期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症女性做对照组,随机分为C组(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D组(基础措施),观察各组患者治疗1年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治疗1年后骨密度(BMD)的变化,比较不同治疗措施对不同患者转归的影响。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β–CTX)水平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β–CTX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和D组患者治疗后β–CTX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治疗后,L1~L4的BMD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股骨颈部和髋部的BM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治疗后,L1~L4和股骨颈部的BMD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髋部的BM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患者治疗后,L1~L4、股骨颈部和髋部的BMD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患者治疗后,L1~L4和髋部的BM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股骨颈部的BMD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绝经期糖尿病骨量异常(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高骨转换特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1年使骨密度具有上升趋势,仅采取基础治疗措施不能维持原有骨量,骨密度有下降趋势。
- 柴杰吕凌波刘君英贾爱琴李萍
- 关键词:围绝经期糖尿病骨密度骨转换
- 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8
- 2017年
-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每组42例。各组均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碳酸钙D3 600 mg+二甲双胍1 500 mg/d口服,1次/d。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胰岛素0.5 IU/(kg.d)皮下注射,2次/d,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胰岛素组使用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为0.5 IU/(kg.d);阿仑膦酸钠组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共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测定各组腰椎和全髋骨密度(BMD)。治疗前、后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采用美国RAD公司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Ⅰ型胶原C端肽(CTX)。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腰椎、全髋BMD增加(P均<0.05);与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腰椎、全髋BMD增加(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空腹血糖、HbA_(1c)均降低(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血清OPG水平升高、CTX水平降低(P均<0.05);与胰岛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OPG水平升高、CTX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中胰岛素与阿仑膦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 刘君英阎德文邓建新柴杰陈泽龙吕凌波欧慧婷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胰岛素阿仑膦酸钠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COS患者47例为PCOS组,月经规律的健康女性29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使用、日间功能障碍)评价两组睡眠质量。同时测定患者生化指标[包括游离睾酮(FT)、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酮(PROG)及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中LH/FSH、PRL、PROG、FT、HOMA-IR水平均升高(P <0. 05,P <0. 01),呼吸不畅、打鼾症状、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更高(P <0. 05,P <0. 01)。LH/FSH及FT水平升高和PSQI分数升高呈正相关(F=10. 97,4. 39,P=0. 0015,0. 0396)。BMI正常PCOS患者PSQI指数为(7. 310±3. 037),BMI异常患者PSQI指数为(6. 667±4. 0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COS患者较月经规律的健康女性睡眠质量更差。LH/FSH比值偏高、FT偏高和睡眠质量降低有关。
- 刘明铭余莎王满刘靖何新连刘君英刘雪婷陈泽龙阎德文张演善蔡于茂
- 关键词:睡眠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
- 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 2017年
- 目的:对部分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做出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1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分析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结果:部分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原因有:治疗依从性低、未采取基础治疗措施、未有效治疗伴发病、骨转换过度抑制、医患沟通不到位等。结论: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重视基础/药物治疗、根据骨转换特点调整用药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是提高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因素。
- 柴杰刘君英吕凌波贾爱琴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转换
- 利拉鲁肽纠正高糖高脂所致SD乳鼠心室肌细胞钙调控紊乱
- 邓建新陈泽龙刘君英吕凌波程恒李明政阎德文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的关系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超灵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选取23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超灵敏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观察两组hs-CRP水平,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并对两组患者HOAM-IR指数及HOMA-IS指数进行计算。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空腹胰岛素、hs-CRP值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OMA IR指数与HOMA IS指数同对照组比较,具有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其hs-CRP水平高于健康人群,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具有密切关系。
- 刘君英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C反应蛋白胰岛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临床影响危险因素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临床影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232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将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导入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程≥6个月与FT4≥35 pmol/L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纤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年龄过高、病程持续时间长、FT4水平过高等危险因素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要加强定期心电监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降低合并心房纤颤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 余怀新刘君英李明政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房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