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2篇血管皮瓣
  • 2篇血管皮瓣修复
  • 2篇营养血管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皮瓣修复
  • 2篇缺损
  • 2篇腓肠
  • 2篇腓肠神经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肠神经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婴儿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刘双利
  • 5篇李宝山
  • 5篇章雪松
  • 2篇施洪臣
  • 2篇刘俊辰
  • 2篇邹豪杰
  • 1篇郭建
  • 1篇吴金河
  • 1篇吴军
  • 1篇庞超见

传媒

  • 5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缺损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足踝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皮瓣外观色泽均正常,足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皮瓣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足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李宝山章雪松李红雁邹豪杰刘俊辰刘双利
关键词:腓肠神经岛状皮瓣
手部开放性损伤皮肤缺损的早期处理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报道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及多种皮瓣在手部开放性损伤皮肤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992年以来应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带蒂皮瓣移植、筋膜蒂皮瓣转移、推进皮瓣、指动脉为蒂岛状皮瓣移植及吻合血管皮瓣移植等方法对1298例手部开放性损伤的皮肤缺损进行修复。结果本组1298例,随访976例,除126例吻合血管移植皮瓣,有9例出现水泡,远端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它各种方法均能一期愈合,并恢复良好的功能及皮瓣的保护性感觉。结论根据开放性手部损伤皮肤缺损的具体情况,损伤程度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均能获良好的功能。
李宝山章雪松邹豪杰刘双利刘俊辰
关键词:手部损伤皮肤缺损皮瓣
手指甲长度测量与指甲再生解剖组织学基础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了解国人手指指甲甲床与甲根的长度比值,以探索手指远端损伤指甲的再生与扩大成形的理论依据。方法取30具成人尸体手标本300指,用精度为0.2mm的工业用游标卡尺,先测量甲床长度(即甲体下甲床的长度),再用尖刀沿甲近侧皱襞中线纵行向近心侧切开至甲根近缘以近5mm,露出完整的甲根,测量甲根近侧缘至甲皱襞游离缘的距离即甲床根长度。结果各指甲根长度(以mm为长度单位),左右拇指分别为4.60±1.06、4.41±0.98,示指分别为4.29±1.01、4.23±0.89,中指分别为4.59±1.04、4.46±0.96,环指分别为4.06±0.93、4.59±0.88,小指分别为4.31±0.86、4.17±0.84。结论统计学处理分析左右手各同名指甲体与甲根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为指远端损伤采用残存甲根重建甲床再生指甲及指甲扩大成形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及理论基础。
李宝山章雪松施洪臣刘双利吴军赵艳明
关键词:手指甲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后跟轮辐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后跟轮辐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轮辐伤导致儿童足后跟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12个月随访,皮瓣外观良好,获得保护性感觉,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恒定易切取,是修复儿童足后跟创面的良好方法。
郭建李宝山庞超见章雪松刘双利施洪臣
关键词:儿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婴儿尤文肉瘤1例被引量:1
2004年
刘双利李宝山章雪松吴金河
关键词:肿物左前臂入院尤文肉瘤婴儿查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