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作品数:20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对外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膈肌超声联合25(OH)D_(3)和NT-proBNP检测在老年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膈肌超声联合25-羟维生素D_(3)[25(OH)D_(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128例COPD患者,首次开始自主呼吸测试(SBT)当天进行实验室检查,SBT时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膈肌位移(De)、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根据首次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97例和撤机失败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膈肌超声指标、25(OH)D_(3)、NT-proBN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膈肌超声指标和实验室指标预测撤机结局的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浅快呼吸指数(RSBI)、C反应蛋白(CRP)、NT-proBNP水平高于撤机成功组,De、DTee、DTF、25(OH)D_(3)低于撤机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RSBI、APACHeⅡ评分、De、DTF、25(OH)D_(3)、NT-proBNP是影响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DTF、25(OH)D_(3)、NT-proBNP以及联合应用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AUC为0.737、0.713、0.727、0.661、0.845,联合应用的AUC大于其他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DTF、25(OH)D_(3)、NT-proBNP对COPD机械通气撤机结局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应用预测撤机结局更准确,可用于指导临床撤机。 周金红 付左骏 刘丹 王嘉琪 刘庆华关键词:机械通气 撤机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超声 膈肌 L6H3制备帕金森病药物等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L6H3在制备用于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和修复神经元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具备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前景。 林丽 黄文婷 陈珺 刘丹 吴建章文献传递 不同预测模型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比较 2025年 目的:评估WINROP、ROPScore和PW-ROP模型检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预测效能,为传统筛查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符合孕周≤32周和(或)出生体质量≤1500 g ROP标准,进行过ROP眼底筛查且结果明确的患儿共352例。收集患儿出生体质量、孕周、出生后每周体质量、吸氧、输血等相关信息。分别将符合算法要求的患儿进行算法计算,得出WINROP、ROPScore和PW-ROP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282例患儿纳入WINROP模型,352例纳入PW-ROP模型,155例纳入ROPScore模型。在ROP患儿的筛查中,WINROP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PW-ROP模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ROPScore模型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相对较低。各模型AUC的成对DeLong检验显示,严重ROP患儿中,PW-ROP模型(AUC=0.830,95%CI=0.755~0.905)和ROPScore模型(AUC=0.717,95%CI=0.606~0.827)的预测价值高于WINROP模型(AUC=0.582,95%CI=0.473~0.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任何阶段ROP患儿中,PW-ROP模型(AUC=0.853,95%CI=0.811~0.895)和ROPScore模型(AUC=0.861,95%CI=0.617~1.000)的预测价值也高于WINROP(AUC=0.705,95%CI=0.653~0.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W-ROP模型与ROPScore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ROP模型与ROPScore模型在新生儿中对所有ROP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其预测性能优于WINROP模型。PW-ROP模型与ROPScore模型的预测性能无显著差异。 陈梦吉 刘丹 谢彦茜 李兴勇 郑穗联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高氧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及抗氧化剂对其保护作用 2020年 该文旨在探究高氧环境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情况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其的保护作用。该文将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常氧组、高氧组(6 h、12 h、24 h)、常氧NAC组和高氧NAC组(6 h、12 h、24 h)。在高氧环境下培养不同时间后,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细胞内的总活性氧(ROS)和线粒体ROS的改变,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EGF及V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高氧环境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内总ROS水平及线粒体ROS水平较常氧组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在高氧环境下VEGF与VEGFR的表达下调。加入抗氧化剂NAC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活性在高氧6 h和高氧12 h组增强(P<0.01),而在高氧24 h组减弱(P<0.05)。加入抗氧化剂后6 h组与12 h组星形胶质细胞内的ROS较未加抗氧化剂组明显减少,但对24 h高氧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内ROS无明显影响。加入抗氧化剂后高氧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的VEGF与VEGFR的表达量也有所增加,但在高氧24 h组,星形胶质细胞的VEGF和VEGFR表达仅少量增加。结果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在高氧条件下产生损伤,且与高氧持续时间相关,而使用NAC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短期内高氧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以上结果提示,对高氧刺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抗氧化保护可能可以作为ROP治疗的一种方法。 杨晖 张玲霞 叶雨露 董志章 陈婕灵 刘丹 吴秋萍 郑穗联关键词:高氧 星形胶质细胞 抗氧化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基于模型眼的球面人工晶状体单色像差分析 2013年 目的运用基于Hartmann—Shack原理的模型眼来评价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单色像差。方法前瞻性研究。本研究分为2个部分。①选取SA60AT(美国Alcon公司)系列IOL5片,屈光度分别为+10、+15、+20、+25、+30D;②选取IOL3片,屈光度均为+20D,分别为SA60AT、AkreosAdapt(美国博士伦公司)、AR40e(美国AMO公司)。搭建模型眼光路,将待测IOL置于光路中,以电子耦合设备(CCD)图像传感器接受像点,测出在436、486、525、546、589、660、710nm不同波长下的像点图,经Matlab软件进行处理,采用双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IOL的单色像差。结果第一部分:SA60AT系列IOL的球差(Z12,r=0.599,P〈0.05)、垂直彗差(Z7,r=0.817,P〈0.05)、水平彗差(Z8,r=0.488,P〈0.05)与屈光度呈正相关,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与屈光度不相关(r=0.007,P〉0.05);波长与球差(r=一0.213,P〉0.05)、垂直彗差(r=-0.074,P〉0.05)、水平彗差(r=0.021,P〉0.05)及RMSh(r=-0.322,P〉0.05)均不相关。第二部分:3种IOL的球差(F=74.637,P〈0.05)、水平彗差(F=6.719,P〈0.05)及RMSh(F=11.7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彗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5,P〉0.05),AR40e的球差、水平彗差及RMSh相对最小;波长与各IOL的球差(r=0.007,P〉0.05)、垂直彗差(r=-0.312,P〉0.05)、水平彗差(r:-0.238,P〉0.05)及RMSh(r=0.246,P〉0.05)均不相关。结论利用Hartmann—Shack原理设计的模型眼可以便捷地检测IOL的单色像差,为临床上IOL的选择及其光学设计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刘丹 沈梅晓 王媛媛 骆亦婷 赵云娥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模型眼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脂联素球部融合蛋白改构体的真核表达和制备分析 刘丹基于模型眼的人工晶体单色像差分析 目的:
运用Hartmann-Shack原理的模型眼来评价同一系列、不同屈光度的人工晶体单色像差,以及不同系列、同种屈光度的人工晶体单色像差(球面人工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体,蓝光滤过人工晶体与非蓝光滤过人工晶体)... 刘丹关键词:人工晶体 模型眼 文献传递 可测量人工晶状体波前像差的模型眼光路 2013年 目的搭建模型眼光路,用以测量人工晶状体(IOL)的波前像差。方法实验研究。根据Hartmann-Shack原理,搭建了测量IOL像差的模型眼光路。光路含模型眼和辅助元件2部分。模型眼由焦距为28mm的相机镜头、置于生理盐水系统中的IOL(屈光度:+10、+15、+20、+25、+30D)和电荷耦合照相机(CCD)组成。辅助元件包括光源、滤波片(覆盖波长:436.0、486.0、525.0、546.1、589.0、660.0、710.0nm)、微透镜阵列、焦距为100mm的消色差透镜。采用自行编写的程序(Matlab软件,v7.1)分析CCD接收的图像,获得IOL的Zernik值、调制传递函数和点扩散函数等表示像差的参数。结果本研究搭建的模型眼光路,通过改变光路中的滤波片或IOL,可测量不同屈光度的IOL在不同波长入射光的模型眼光路中的波前像差,尤其是球差和总高阶像差。结论搭建模型眼光路用于IOL波前像差的测量,实现了客观评价IOL成像质量的目的。 骆亦婷 赵云娥 刘丹 王媛媛 沈梅晓关键词:人工晶状体 波前像差 MATLAB软件 姜黄素类似物L6H3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和损失引起,这种神经元的损失通常伴随着神经递质的减少,路易小体的发生,星型胶质和神经胶质的增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和姿势... 刘丹关键词:帕金森症 神经保护 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自然受孕儿与试管婴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差异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amp;育英儿童医院的早产儿共1 183例的临床资料,将其中1 058例自然受孕儿设为Ⅰ组,125例试管婴儿设为Ⅱ组,将ROP筛查结果记录,对两组ROP发病率差异性进行pear-son x2检验,将胎数、出生体质量、孕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与ROP进行spearman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中ROP有138例,发病率为13.0%;Ⅱ组中ROP有17例,发病率为13.6%,两组RO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胎数、出生体质量、孕周分类,两组的RO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孕周与ROP呈负相关(r=-0.13,-0.159,P<0.05);胎数与ROP无关(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ROP呈正相关(r=0.096,P<0.05);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与ROP均无关(P>0.05).结论 温州地区自然受孕儿与试管婴儿ROP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刘丹 郑穗联关键词:受精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