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云霞

作品数:3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艺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2篇发光
  • 28篇电致发光
  • 26篇有机电致发光
  • 23篇电致发光器件
  • 23篇发光器件
  • 22篇有机电致发光...
  • 9篇空穴
  • 7篇叠层
  • 6篇自旋
  • 5篇OLED
  • 4篇空穴传输
  • 4篇空穴传输层
  • 4篇空穴注入
  • 4篇空穴注入层
  • 4篇二极管
  • 3篇电子传输
  • 3篇电子传输层
  • 3篇微腔
  • 3篇缓冲层
  • 3篇光电

机构

  • 37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西北有色金属...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关云霞
  • 35篇牛连斌
  • 7篇陈丽佳
  • 6篇孔春阳
  • 5篇崔玉亭
  • 4篇黄琳琳
  • 4篇吕建凤
  • 4篇贾西贝
  • 4篇贾许望
  • 4篇黄晓雪
  • 3篇陈平
  • 3篇任岳
  • 3篇傅小强
  • 2篇胡先权
  • 1篇牟琳
  • 1篇王耀
  • 1篇何国田
  • 1篇黄晓雪
  • 1篇张楠
  • 1篇文林

传媒

  • 5篇中国科学:物...
  • 4篇物理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发光学报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第七届全国暨...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显示装置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板,以及依次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发光层包括PFO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所述PFO主体材料...
牛连斌关云霞钱雅翠
载流子阶梯效应调控有机发光二极管三线态激子的解离和散射
2023年
三线态激子-电荷相互作用(triplet excition-charge interaction,TQI)有解离和散射两种形式,但至今仍未明确空穴注入层如何影响三线态激子的解离和散射以及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正负之间的转变.本文采用能产生载流子阶梯效应的HAT-CN作为空穴注入层,运用磁效应作为工具对器件内部微观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器件内部存在超精细、解离、散射三个特征磁场,利用Lorentzian和non-Lorentzian函数对MC进行拟合并得以验证.超精细场源于载流子自旋与氢核自旋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随磁场增强,空穴注入层与空穴传输层界面产生载流子阶梯效应,提高了空穴注入效率,三线态激子被空穴解离后产生二次载流子.载流子阶梯效应也会导致注入电荷大量积累,载流子被三线态激子散射,使其迁移率降低,不利于激发态的形成和器件发光.MC由K_(S)/K_(T)(重组速率比)调制,电压较小时K_(S)>>K_(T),重组比相对较大,产生正MC;随电压增大K_(S)≈K_(T)=K,此时K_(S)/K_(T)趋近于1,出现负MC;尤其在低温下,MC均为负值.本工作为空穴注入层调控三线态激子的解离和散射及MC正负之间的转变提供新思路.
保希关云霞李万娇宋家一陈丽佳徐爽彭柯敖牛连斌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空穴注入层
Alq_(3)/HAT-CN叠层电致发光器件的激子调控机制探究
2023年
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OLED)因寿命长和电流效率高等优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Alq_(3)/HAT-CN作为中间连接层制备了双发光单元叠层OLED,对其光电性能和激子调控机制探究.结果表明,在80 mA/cm^(2)电流密度下,叠层OLED的亮度(11189.86 cd/m^(2))和效率(13.85 cd/A)达到了单发光单元OLED(亮度和效率分别为4007.14 cd/m^(2)和5.00 cd/A)的2.7倍.在室温下,磁场诱导极化子对发生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ISC),增加三重态激子(triplet exciton,T_(1))浓度,促进电荷散射,使磁电致发光(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低磁场快速增加和高磁场缓慢上升.当固定电流,Alq_(3)/HATCN器件中未复合的电荷较少,导致T_(1)与电荷湮灭(triplet-charge annihilation,TQA)减弱,致使MEL上升幅度最小.随电流增大,T_(1)浓度升高使TQA增强而ISC减弱.降低温度,电荷减弱,T_(1)浓度增大,使T_(1)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增强.因此,通过改变注入电流和温度可调控T_(1)的浓度,进而影响ISC,TQA和TTA的强弱,导致直接发光的单重态激子数量的增加,最终引起叠层OLED发光效率的提高.总之,本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小分子叠层OLED发光机制,对探明其光电性能提高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李万娇关云霞保希王成宋家一徐爽彭柯敖陈丽佳牛连斌
氯化钠作为阴极缓冲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1
2017年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具有驱动电压低、亮度和电流效率高、响应时间快、易实现大面积柔性等突出优点,在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这种二极管价格高昂,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化的步伐.本研究使用价格便宜的氯化钠(NaCl)薄膜作为OLED器件的阴极缓冲层,以ITO玻璃为衬底,制作了结构为ITO/NPB(60?nm)/Alq3(50?nm)/NaCl(xnm)/Al(100?nm)的器件,其中x=0,1.5,2.0,2.5,3.0,3.5?nm.通过分析器件亮度-电压-电流特性,详细研究了NaCl薄膜厚度变化对OLED性能的影响.在器件阴极和Alq3之间加入一层NaCl薄膜后,J-V特性曲线明显向左移动,器件的开启电压明显下降.并且,随着NaCl薄膜的厚度逐渐增加,在0–2.0?nm范围,器件的开启电压随着厚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当NaCl薄膜的厚度为2.0?nm时,器件的开启电压最低.NaCl薄膜的厚度超过2.5?nm时,随着NaCl薄膜厚度的增加,器件的开启电压也缓慢增加.但是,即使NaCl薄膜的厚度增加到3.5?nm,器件的开启电压还是远低于没有插入NaCl薄膜器件的开启电压.当插入NaCl薄膜的厚度小于2.5?nm时,器件的电流效率远大于没有NaCl薄膜的器件.同时,结合载流子隧穿方程,深入分析了相关的物理机制.本研究为降低OLED生产成本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牛连斌关云霞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NACL缓冲层
一种智能OLED古筝指甲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OLED古筝指甲套,包括指套本体和指甲拨片,指甲拨片设置在指套本体的顶部中间位置上,其中,指套本体的表面部分设置有齿状条槽,指套本体的表面且位于齿状条槽的一侧设置有微型OLED灯,指套本体且远离齿状条...
牛连斌关云霞陈丽佳
金纳米粒对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和磁效应的影响
2022年
本文结合真空热蒸镀与旋涂法,成功制备出金纳米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修饰阳极的4种绿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Au-NPs/MoO_(3)/NPB/Alq_(3)/CBP/CsCl/Al.在室温下测量器件的光电特性、磁电致发光(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和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在温度245–95 K,对CBP膜厚为15 nm的器件研究了磁电致发光和磁电导.结果表明,在阳极ITO表面旋涂一层金纳米粒薄膜,器件稳定性得到提升,器件最大亮度为14710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4.79 cd/A.亮度为11890 cd/m^(2),电流效率滚降仅为5.47%,并且在195 K出现与室温完全相反线型的MC曲线.通过机理研究表明,金纳米粒吸附在阳极表面,缺陷被有效钝化,这是提升器件效率稳定的主要原因.利用非洛伦兹方程很好地拟合了245 K,7 V的MC曲线,拟合结果B_(2)=297.37 mT.器件内部的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引起MC线型反转,由正变为负,三重态激子突破了向单重态激子转换的障碍,提高了三重态激子的利用率.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基于Au-NPs低效率滚降器件中的多种微观物理机制,同时也为设计高稳定性器件提供一种思路与可行的研究方法.
王成徐冲关云霞李万娇保希宋家一陈丽佳牛连斌
一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它可以产生三基色发射和白光,所述器件结构是以玻璃为基底,在基底上是依次连接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连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其中,器件的连...
牛连斌关云霞
文献传递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掺杂研究进展
2014年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因具有成本低、主动发光、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及可柔性显示等诸多优势,在平板显示及固态照明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无论是用作显示还是照明,色彩的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制备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除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有机材料外,利用荧光或磷光染料掺杂也是重要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大大提高器件的量子效率。尤其从理论上来说,磷光OLED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从OLED的掺杂原理、荧光掺杂与磷光掺杂等方面阐述了OLED的研究进展。
黄晓雪关云霞贾西贝吕建凤牛连斌
关键词:荧光磷光
空穴注入层对微腔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具有效率高、自发光、种类多样、能耗低、制造成本低、又轻又薄、发光谱域宽、无视角依赖性等一系列独特优点而引起广大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微腔可以窄化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射光谱,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色饱和度。以玻璃为衬底,金属Ag薄膜作为器件阳极金属反射镜,NPB为空穴载流子传输材料,Alq3为发光材料和电子载流子传输材料,Al膜作为器件阴极金属反射镜,制作了结构是衬底/Ag(15nm)/MoO3(xnm)/NPB(50nm)/Alq3(60nm)/Al(100nm)的A,B,C和D四种类型的微腔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A,x=4nm;B,x=7nm;C,x=10nm;D,x=13nm。在电压13V时,器件A,B,C,D的亮度分别达到928,1 369,2 550和2 035cd·m-2。在电流密度60mA·cm-2时,A,B,C,D器件的电流效率分别达到2.2,2.6,3.1和2.6cd·A-1。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微腔发光二极管内部,电子为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MnO3薄膜在4~10nm的厚度范围,能够极大地增强器件空穴的注入能力。并且,随着MnO3薄膜厚度的增加,空穴注入能力不断增大。
关云霞陈丽佳陈平付小强牛连斌
关键词:有机发光二极管微腔空穴注入层
纳米ZnO薄膜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的主动发光、高亮度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报道了纳米ZnO薄膜对这种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在普通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直接蒸镀一层纳米ZnO薄膜,当纳米ZnO薄膜的厚度为1nm时,器件的电流效率可达3.26cd/A,是没有纳米ZnO薄膜同类器件的1.24倍。适当厚度的纳米ZnO薄膜降低了发光层空穴的浓度,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平衡,从而提高了器件的效率。
牛连斌关云霞孔春阳胡先权任岳黄琳琳贾许望
关键词:光学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ZNO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