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素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关系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NA)-10b和miRNA-34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关系。方法选择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育龄期女性8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EMT患者均随访1年,采用门诊、电话或微信等方式,观察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表达。比较EMT组与对照组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相对表达量;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相对表达量;采用ROC曲线分析miRNA-10b和miRNA-34a对EMT术后复发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M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miRNA-10b和miRNA-34a与术后复发相关性。结果EMT组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均完成随访,复发29例,未复发97例。复发组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相对表达量高于未复发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0b预测EMT术后复发中,敏感度为68.75%,特异度为69.23%;miRNA-34a预测EMT术后复发中,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57.1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NA-10b和miRNA-34a为影响EM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经Pearson分析,miRNA-10b和miRNA-34a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结论血清miRNA-10b和miRNA-34a在EMT患者中表达升高,与术后复发呈正相关,且为影响EMT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对EMT术后复发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良好。
- 兰素伟王春辉常丽凤王杏茶翟明晶李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
- 宫颈癌组织中S6K1和S6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1和S6K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94例、正常宫颈组织52例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103例(CINⅠ33例、CINⅡ29例、CINⅢ41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组织中S6K1和S6K2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年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脉管瘤栓、深肌层浸润及宫旁浸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宫颈癌组织中S6K1和S6K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P<0.05);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组织中S6K1、S6K2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6K1表达与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均有关(P<0.05),而S6K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和深肌层浸润均有关(P<0.05);S6K1、S6K2阳性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S6K1和S6K2表达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的S6K1和S6K2为高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和FIGO分期有关,且S6K1、S6K2阳性者的预后较差,可作为预测预后的影响因素。
- 韩冰赵国军兰素伟吉洁付子毅
- 关键词:宫颈癌
- 醋酸曲普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PCNA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醋酸曲谱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株HEC-1-B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EC-1-B细胞注入裸鼠右下肢近腹股沟处皮下,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将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6只/组,造模3 d后,开始应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干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1次/d,连续4周。干预期间定期观察肿瘤的生长抑制情况。第31天后处死动物,称取瘤重,比较干预后各组移植瘤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活性变化。结果病理学观察对照组细胞密集,呈片状,有局灶性坏死,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可见核固缩、核溶解、核碎裂,染色质成团块状。GnRHa对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高剂量组51%,中剂量组28.3%,低剂量组19.4%,与对照组相比,醋酸曲普瑞林治疗各组肿瘤生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PCNA的表达降低,且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醋酸曲普瑞林能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的表达有关系。
- 兰素伟张三元
- 关键词:醋酸曲普瑞林子宫内膜癌裸鼠PCNA
- S6K2沉默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NF-κB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RNA干扰核糖体蛋白S6激酶2(S6K2)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Oncomine(肿瘤微阵列数据库)分析宫颈癌组织中S6K2的表达情况,向人宫颈癌细胞系He La和Caski分别转染靶向S6K2的siRNA片段(siRNA-S6K2)和对照随机序列(siRNA-Ctr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转染48 h后的S6K2 mRNA水平,CCK-8法检测增殖情况,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p-Akt、Akt、p-mTOR和m TOR)水平,免疫荧光法评估NF-κB p65的核转位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3个与宫颈癌相关的数据集Biewenga、Scotto和Zhai中的数据,发现宫颈癌组织中S6K2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 05)。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转染siRNA-S6K2后的S6K2 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5)。转染siRNA-S6K2的He La和Caski细胞的增殖活力、p-Akt和p-mTOR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与转染siRNA-Ctrl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siRNA-S6K2的宫颈癌细胞的核内荧光量降低,与转染siRNA-Ctrl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S6K2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参与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宫颈癌防治中有一定潜能。
- 韩冰崔彭华赵国军兰素伟王海燕李春辉张玉娟
- 关键词:宫颈癌增殖凋亡
- S6K1沉默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RNA干扰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迁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及siRNA设计原则合成靶向S6K1基因的siRNA,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转染对数生长期Hela细胞(沉默组),同时设转染不针对任何基因随机序列的阴性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的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干扰效率,分别于转染24、48、72 h后采用WST法评价靶向沉默S6K1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经S6K1沉默后对Hela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S6K1沉默后Hela细胞中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的蛋白水平。结果以空白对照组为参照(其S6K1 mRNA水平为1.000),阴性对照组的S6K1 mRNA水平为(1.027±0.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沉默组的S6K1 mRNA水平(0.158±0.012)低于其余两组(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的沉默率为(92.4±3.7)%。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沉默组转染后的增殖率降低,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均降低,MMP-2、MMP-9蛋白水平均降低,而TIMP-1、TIMP-2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RNA靶向沉默S6K1表达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可能与其抑制MMP-2/9表达及促进TIMP-1/2表达有关。
- 韩冰赵国军兰素伟付子毅
- 关键词:宫颈癌迁移
- 不同病变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储备功能及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对卵巢储备功能及辅助生殖技术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EMs合并不孕症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实验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单纯男性因素不孕妇女160例作为对照。对符合临床标准的患者行IVF-ET治疗,计算其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对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W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窦卵泡素(AFC)水平进行检测。结果:r-AFS III期、IV期AW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0、11.86,P均<0.05);II期、III期、IV期AFC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8.49、9.06,P均<0.05)。r-AFS分期III期、IV期患者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04、4.72、10.46、8.80、11.32、12.21,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AFS分期III期、IV期是IVF-ET不良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I/IV期EM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妇女的卵巢储备功能,同时降低了IVF-ET过程中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从而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的影响。
- 兰素伟王杏茶王春辉常丽凤翟明晶李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储备辅助生殖
- 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PCNA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
- 兰素伟
- 关键词:丙氨瑞林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