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神经外科
  • 3篇术后
  • 3篇外科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血管
  • 2篇重症
  • 2篇外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外伤
  • 2篇脑外伤
  • 2篇固定带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瘤术后
  • 1篇锻炼
  • 1篇多管道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0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0篇克力斯坦·夏...
  • 3篇如克亚·白克...
  • 2篇麻春英
  • 2篇魏乐
  • 1篇李嵘
  • 1篇王玲玲
  • 1篇牛卫华
  • 1篇赵蕾
  • 1篇何慧
  • 1篇周瑞莲

传媒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3年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运用护理干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颅脑外伤患者,分组后采取不同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 应激指标:研究组均更低(P<0.05),术后恢复指标:研究组均更短(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可促使机体应激反应有效减轻,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患者对该护理满意度高,此种护理值得推广。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
关键词:颅脑外伤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应激反应术后恢复
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调查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发生现状,为临床预防及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调查。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灾难化得分为(26.68±8.67)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得分为(4.65±1.47)分;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患者疼痛灾难化与疼痛得分呈正相关(r=0.537,P<0.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疼痛灾难化可独立解释TN患者术后疼痛变异的14.7%。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更容易发生疼痛灾难化,并对真实疼痛状况产生影响,应提高对疼痛灾难化的认识。
麻春英克力斯坦·夏依扎提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疼痛程度护理
亚低温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探讨分析亚低温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时间:2023.01-2024.01;目标:重症颅脑外伤病人;数目:102例;组别区分:双盲法机制;分组:低温组、参照组。低温组实施亚低温护理,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两组疾病评分、血流动力学、生活水平、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的神经功能遭受到损伤,预后情况并不乐观,(P>0.05);施以护理措施,神经功能与之前相比有下降,预后状况有良好的转变,低温组较另一组的改变程度更大,(P<0.05)。两组血液黏度指标在偏高的范围,(P>0.05);护理开展之后,血液黏度明显下降,低温组的血液黏度情况最好,(P<0.05)。两组的生活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实施不同的护理后,生活能力有一定恢复,低温组的生活能力恢复理想,(P<0.05)。低温组病人的满意水平很好,(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亚低温护理实施后,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病情较前好转,且护理效果得到肯定,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推广。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护理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约束装置,包括支撑柱、固定框、固定杆和连接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柱底部的连接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框,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的...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魏乐如克亚·白克力王乐柳叶贾琪周瑞莲赵蕾
文献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管道的护理情况分析
2018年
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管道的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3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管道的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情况展开具体性分析。结果:选取的35例患者多管道置管均为成功,身体功能恢复良好,且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多管道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迅速恢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提升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实效性价值。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哈丽旦.满苏尔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多管道
早期活动锻炼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锻炼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102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0%vs 24.4%,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时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明显增快,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活动锻炼在脑出血术后下肢DVT预防中效果良好,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并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临床上值得应用。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0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总结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的10例血泡样动脉瘤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预防动脉瘤破裂再出血风险的护理,加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并发症,落实腰大池引流护理措施,出院随访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抗凝药物、自我监测血压和复诊时间。[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10例病人痊愈出院,10例病人术后3~6个月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血管壁修复良好。[结论]对血泡样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人,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促进病人康复。
麻春英克力斯坦·夏依扎提何慧
关键词:介入治疗血泡样动脉瘤护理血管
护理安全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研讨
2023年
对护理安全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2年12月内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以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观察组,以风险控制效果为指标对护理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几率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水平、形象及就诊环境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切实有效,可减少护理意外和差错,增加护理质量,对维持护理安全具有较高的价值。
魏乐克力斯坦·夏依扎提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血清VEGFs、MMPs表达水平特征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特征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92)和预后不良组(n=29)。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s、MMPs表达谱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VEGFs、MMPs水平与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VEGFs、MMPs水平预测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VEGF-1、VEGF-2、MMP-1、MMP-2、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t/P=4.455/<0.001、3.982/<0.001、4.848/<0.001、5.702/<0.001、5.144/<0.001);血清VEGF-1、VEGF-2、MMP-1、MMP-2、MMP-9水平均与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不良呈显著正相关(r/P=0.338/<0.001、0.361/<0.001、0.383/<0.001、0.386/<0.001、0.331/<0.001);血清VEGF-1、VEGF-2、MMP-1、MMP-2、MMP-9水平升高均是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42(1.011~1.372)、1.126(1.004~1.276)、1.027(1.002~1.052)、1.029(1.006~1.052)、1.026(1.006~1.047)];血清VEGF-1、VEGF-2、MMP-1、MMP-2、MMP-9水平独立及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29、0.744、0.759、0.761、0.724、0.890,联合预测的效能大于各指标独立预测效能(Z/P=4.344/<0.001、4.185/<0.001、4.013/<0.001、4.010/<0.001、4.350/<0.001)。结论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血清VEGFs、MMPs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具有密切相关性。基于上述指标的联合预测模型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不良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克力斯坦·夏依扎提王乐如克亚·白克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预后
留置尿管外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留置尿管外固定带,包括主带和主带两端的连接件,还包括限位带,所述限位带的中部与所述主带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带的两端设有系带,在所述限位带下方的主带上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件为系带、尼龙搭扣或挂钩;所述...
如克亚·白克力克力斯坦·夏依扎提李嵘牛卫华王玲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