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娜
- 作品数:16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降低猪氮排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氮评定方法的不断改进,有利于更精确地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减少猪粪便中氮的排泄量。本文从减少猪粪便中氮排泄量的角度综述了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 元娜臧素敏张志刚
- 关键词:氮氨基酸平衡日粮
- 太行鸡、海兰灰蛋鸡消化道排空速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选择91日龄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分别在强饲后的4、8、14、18、24、28、32、34 h屠宰,比较两品种体重、消化器官的差异,禁食时间对消化道残留内容物含量的影响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排空速度和排空率。结果表明:太行鸡体重、嗉囊、腺胃肌胃相对重均小于海兰灰蛋鸡,小肠、直肠相对长度低于海兰灰蛋鸡,盲肠相对长度高于海兰灰蛋鸡。两品种鸡随禁食时间的延长消化道内容物减少,排空规律基本一致;太行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及整个消化道的排空率大于海兰灰蛋鸡;而消化道后段直肠、盲肠的排空率小于海兰灰蛋鸡;太行鸡排空速度比海兰灰蛋鸡快。
- 王娟臧素敏王超李庆凯郗艳菊元娜李利
- 共轭亚油酸在肉鸡体内的富集规律及其对鸡肉PUFA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在肉仔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0.3%、0.6%、0.9%、1.2%、1.5%、1.8%的CLA,测定不同阶段胸肌、肝脏、腹脂中CLA和PUFA含量,研究CLA对鸡肉组织中PUFA和CLA的影响及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共轭亚油酸添加量的加大,肉鸡组织中CLA沉积量明显增加。其中各添加组胸肌中CLA含量由对照组的检测不到分别增至1.07%、2.12%、3.11%、3.71%、4.56%、5.58%;肝脏中CLA含量由添加前的0.05%分别提高到0.69%、1.52%、1.88%、2.54%、2.78%、3.25%;腹脂中CLA含量由添加前的0.40%分别增至3.16%、4.66%、7.52%、9.04%、12.38%、12.62%,各组织中各添加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肌肉中CLA沉积率分别为0、14.08%、23.94%、45.07%、60.56%、28.17%、12.68%,以添加1.2%时沉积率最高。试验组各组织中PUFA含量均有所增加,以添加量1.2%和1.5%效果最佳。各添加组胸肌CLA含量均以28日龄时含量最高,PUFA均以添加量1.2%效果最佳。
- 郗艳菊臧素敏元娜薛凌峰王娟李庆凯
-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肉鸡
- 香菇多糖对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通过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香菇多糖,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20头(长白×大白,体重11.34 kg左右)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期28 d。第...
- 薛凌峰李同洲臧素敏郗艳菊元娜李庆凯
- 关键词:香菇多糖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率抗氧化能力
- 文献传递
- 万寿菊提取物和维生素E对鸡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
- 本试验采用4×4(VE×MAR)完全随机试验设计,576只120日龄海兰灰商品蛋鸡,随机分为1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日粮万寿菊提取物(marigold extract,以下简称MAR)添加量分别为...
- 元娜
- 关键词:万寿菊提取物鸡蛋品质抗氧化能力免疫应答
- 文献传递
- 太行鸡生长期消化道pH及主要消化酶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选择1日龄太行鸡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pH值、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及盲肠内的纤维素酶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段消化道的pH值随日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消化道内各酶先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酶活达到峰值的时间是:十二指肠为35、35、42日龄;空肠为49、35、35日龄;盲肠内纤维素酶为42日龄。空肠内酶活性分别比十二指肠内高:淀粉酶高9.2倍;脂肪酶高5.3倍;胰蛋白酶高2倍。
- 王娟臧素敏元娜郗艳菊李庆凯李利
-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控效果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研究山西某规模化猪场发病原因、感染猪伪狂犬病毒(PRV)毒株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观察分析猪群生产指标、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采集病猪组织、血清和猪场使用的疫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病毒分离培养、PRVgC基因测序、中和抗体检测和ELISA抗体检测等方法,确诊疾病、鉴定病原、评估防控效果。表明猪场发病猪只检测PRV核酸阳性,从仔猪脑组织中分离到PRV,将其命名为PRV-TZ,母猪gE抗体阳性率从15.00%升高到84.62%,确诊猪场感染了PRV,且此毒株gC基因与国内2012年后流行变异毒株TJ、CD2019和SN2018等毒株同源性高达100.00%,与市场上HB2000弱毒疫苗同源性为99.70%,与C株弱毒疫苗同源性为95.82%,推断该猪场因免疫不能提供完全保护而造成猪只发病。猪场更换成HB2000疫苗免疫后2个月,母猪流产率降至0%,仔猪成活率恢复到发病前,针对PRV-TZ株的中和抗体1:32所占比例由更换疫苗前的0.00%升高到68.75%,预测当中和抗体1:32以上的比例达到60%时可阻止猪群继续感染。
- 元娜张美美耿健李向清赵宝凯
-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毒病毒分离中和抗体免疫效果
- 1株多毒株重组PRRSV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
- 2025年
- 为了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性,本试验对来自山西省某猪场疑似感染PRRSV的母猪血清和仔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PRRS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阳性肺脏组织样品研磨液接种于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将出现细胞病变的PAMs进行有限稀释法纯化后用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利用逆转录PCR(RT-PCR)分段扩增分离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5(ORF5)基因和全基因组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非结构蛋白2(Nsp2)氨基酸特征及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分析。结果显示,qRT-PCR检测样品总阳性率为80%(16/20),从PRRSV阳性仔猪肺脏组织中分离获得1株PRRSV,命名为SXZY202301;分离毒株基因组全长15 021 bp,与NADC30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0.4%,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Sublineage 1.8;ORF5基因与IA/2014/NADC34毒株的ORF5基因高度相似,同源性达到了95.1%,在遗传进化树中处于同一分支,属于Sublineage 1.5;分离毒株与类NADC30毒株Nsp2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的131个氨基酸缺失的典型特征;重组分析结果显示,SXZY202301存在6个重组位点,是以类NADC30毒株为主要亲本,以JXA1毒株和类NADC34毒株为次要亲本的多毒株重组类毒株。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PRRSV的重组和演化提供参考。
- 元娜邵明珠吕凤霞窦丽娜李向清赵宝凯董世山
- 关键词:测序分析遗传进化
- 香菇多糖对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通过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香菇多糖,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20头(长白×大白,体重11.34 kg左右)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期28 d。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300 mg/kg、450 mg/kg的香菇多糖。结果显示:添加香菇多糖能够显著提高仔猪0 d^14 d、14 d^28 d及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ADG);试验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在0 d^14 d及试验全期均得到显著提高;而料重比(F/G)在各时期并没有显著降低。第Ⅱ、Ⅲ、Ⅳ组粗蛋白(CP)消化率分别相对提高了3.16%(P<0.05)、2.64%(P>0.05)、0.13%(P>0.05),第Ⅱ、Ⅲ组粗脂肪(EE)消化率分别相对提高了1.53%(P>0.05)、1.37%(P>0.05),较第Ⅳ组分别相对提高了1.80%(P>0.05)、1.65%(P>0.05)。第Ⅱ、Ⅲ、Ⅳ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糖(GLU)水平较第Ⅰ组有所提高,第Ⅲ组血清尿素氮(SUN)相对降低了0.32%(P>0.05),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Ⅱ、Ⅲ、Ⅳ组丙二醛(MDA)含量较第Ⅰ组分别相对下降了13.22%(P>0.05)、23.42%(P<0.05)、31.54%(P<0.01),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分别相对提高了4.13%(P>0.05)、13.13%(P<0.05)、24.69%(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相对提高了5.54%(P>0.05)、10.43%(P<0.05)、12.13%(P<0.05)。
- 薛凌峰李同洲臧素敏郗艳菊元娜李庆凯
- 关键词:香菇多糖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率抗氧化
- 香菇多糖对仔猪生产性能、部分血清激素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9年
- 本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香菇多糖,研究其对仔猪生产性能、部分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120头(11.34±0.62)kg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Ⅲ和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300和450 mg/kg香菇多糖的试验日粮。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添加香菇多糖能够显著提高仔猪试验0~14 d、14~28 d及试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试验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在试验0~14 d及试验全期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而料重比(F/G)在各时期并没有显著降低(P>0.05)。第Ⅱ组腹泻频率与第Ⅰ组相比下降了23.08%(P<0.05),第Ⅲ组和第Ⅳ组较第Ⅰ组各下降了53.85%(P<0.01)。各试验组生长激素(GH)、三碘甲腺原氨酸(T)及甲状腺素(T4)水平随香菇多糖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皮质醇(Cor)水平下降,其中第Ⅳ组GH和T_((3))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而Cor则以第Ⅲ组下降最叫显(P<0.01)。试验各组血清IgM含量有所提高,但只有第Ⅳ组显著提高(P<0.05),而IgG和补体C4含景变化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300 mg/kg香菇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日增重和采食量,并且GH、T_((3))水平显著提高,Cor水平显著下降,仔猪生产性能得到改善。
- 李同洲薛凌峰臧素敏李庆凯郗艳菊元娜
- 关键词:香菇多糖仔猪激素免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