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对肺癌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肺癌诊断过程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含量的变化、敏感程度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肺癌患者55例作为检测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放射免疫(ELISA)方法检测2组患者的BALF和血清中CYFRA21-1、NSE、CEA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BALF及血清中肿瘤标物浓度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BALF中CYFRA21-1、NSE、CEA均高于血清中含量。结论肺癌患者BALF和血清中CYFRA21-1、NSE、CEA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倪亚非
-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记
- 肿瘤科静脉输液专科护士与非专科护士进行PICC静脉导管维护和管理的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专科护士的价值,减少非计划PICC静脉导管拔管,实现血管保护、安全留置的静脉输液治疗目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肿瘤科665例PICC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和管理随机分为观察组323例和对照组342例,观察组由静脉输液专科护士进行导管维护和管理,对照组由非专科护士进行导管维护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维护次数、堵塞、感染、脱落、异位、破裂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专科护士进行PICC静脉导管维护和管理能有效减少非计划PICC静脉导管拔管,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
- 石兵罗义琼倪亚非罗辉霞吴文桃
- 关键词:PICC导管
- 头孢拉啶致儿童药物性血尿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1一般资料
患儿,男,5岁3个月,体重17 kg.因"咳嗽、流涕8 d,发热6 d,0.5 d内肉眼血尿2次"入院.入院前8d,患儿受凉服用感冒通1次(具体量不详),因咳嗽、流涕无好转,口服强力阿莫仙、新博林、小儿博士止咳露.
- 凌丽高蓉倪亚非
- 关键词:头孢拉啶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血尿儿童
-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采用能效因子(energy-efficiency factor,EEF)量化研究子宫肌瘤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的剂量-效应的规律性。方法 67例(81个肌瘤)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超声消融治疗,治疗后核磁共振成像评价超声消融的结果,计算EEF,并随访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重要并发症,患者满意度100%。无灌注体积达70%以上的肌瘤有63例(77.78%),EEF为(15.95±1.53)J/mm3;而消融不足70%的肌瘤18个(22.22%),EEF为(34.50±5.65)J/mm3;不同消融率之间比较E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达到满意体积消融率(70%)所需的能量低于部分消融的肌瘤。结论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可行的、安全的,EEF可作为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剂量评价指标,用于剂量学研究。影响能效因子的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 申恒春周丹倪亚非蒋智君
- 关键词:超声消融子宫肌瘤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5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5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赛丁格(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周期无改变,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至术前的(48.6±15.3)%(P<0.01)。伴有贫血者术前血红蛋白值(Hb)为(80.2±17.8)g/L,术后3个月恢复至(123.5±14.3)g/L(P<0.01)。子宫及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分别由术前的(356.1±102.2)cm3和(112.7±59.2)cm3缩小至术后6个月的(168.5±62.1)cm3和(42.4±13.2)cm3(P<0.05),术后1年缩小至(145.8±48.7)cm3和(35.6±10.2)cm3(P<0.01)。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能减轻症状、改善贫血,减少月经量,缩小瘤体。
- 申恒春倪亚非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食管癌放疗患者386例贫血状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贫血状况并探讨放疗前贫血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放疗前贫血组与正常组放疗后1、3、5年生存率,分析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386例患者中,放疗前贫血患者179例(46.3%),血红蛋白(Hh)49~169g/L(中位值116g/L);放疗后贫血患者286例(74.2%),Hb45—152g/L(中位值98g/L)。放疗前后食管癌患者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15,P〈0.001)。食管癌患者肿瘤分期越晚、Karnofsky评分越低、体质量指数(BMI)越低、治疗前体质量下降越多,贫血发生率越高(P〈0.05)。放疗前贫血组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正常组为52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P=0.025)。放疗前贫血组中未接受治疗者占87.7%。结论食管癌放疗患者放疗前后的贫血发生情况均较严重,放疗前贫血可导致食管癌患者生存率降低,应及时纠正患者贫血以提高生存率。
- 倪亚非任超峰夏吉凯
-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贫血预后
- 前列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差异的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初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均易于骨转移但非小细胞肺癌易于脑转移而前列腺癌细胞不易脑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的代表细胞株LNCap细胞株和A549细胞株培育至一定数量,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qPCR检测法检测两种细胞株中趋化因子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前体(pro-MMP-2)、N-钙黏蛋白(N-cadherin)、VEGF-C、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CAM)、PRKCA的含量差异,推测其不同靶器官转移机制的差异。结果:Western-blot得出与A549细胞相比,LNCAP细胞中CXCR4,Ep CAM,MMP2,VEGF-C,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RKC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q PCR得出,与A549细胞相比,LNCap细胞N-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 CXCR4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 EpCAM,PRKCA mRNA表达增高; MMP2,VEGF-C mRNA未检出。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和前列腺癌均易于骨转移,但非小细胞肺癌易于脑转移而前列腺癌不易脑转移,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富含N-cadherin而前列腺癌细胞富含蛋白激酶Cα(PRKCA)有关。
- 文恩黄思思彭杰倪亚非谭翔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脑转移
- 肺癌大咯血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5例肺癌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结果25例肺癌大咯血患者中,即刻止血22例,咳血明显减少3例。总有效率为100%。发热7例,经对症治疗后在3~6d后恢复正常;胸骨后疼痛15例,在3~12d内缓解。未发生脊髓梗塞、局部皮肤肌肉坏死、食管-支气管瘘、误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穿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作为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的首选手段。
- 倪亚非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肺癌大咯血
-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增强CT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CT三期动态扫描图像分析,归纳其不同扫描器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平扫期均为低密度灶,在动脉期32例不均匀强化,门脉期10例不均匀强化,延迟期6例轻度强化,33例可见病变远端胆管扩张,14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动脉期及门脉期不均匀强化、远端胆管扩张及局部的结石影,有助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定性诊断。
- 倪亚非
- 关键词:CT肝内胆管细胞癌
- 热疗配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热疗、中医中药是治疗晚期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自2009年12月-2011年10月,用热疗配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68例,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癌性疼痛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彭杰黄思思唐树彬夏吉凯倪亚非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热疗晚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