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修立恒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原发性
  • 2篇烧伤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疗效
  • 2篇碱烧伤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新生血管形成
  • 1篇血管形成
  • 1篇眼合
  • 1篇眼碱烧伤
  • 1篇眼压
  • 1篇眼液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诱导型

机构

  • 3篇达州市中心医...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5篇修立恒
  • 2篇曾小平
  • 2篇李佳林
  • 1篇刘洪涛
  • 1篇沈志斌
  • 1篇李卓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8眼病理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0.05 mL),术后每个月随访时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CNV部分闭合或持续渗漏者则再次予以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治疗前后BCVA、OCT、眼底彩照及FFA检查结果 ,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F=11.354,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F=4.242,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16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2眼视力稳定;眼底彩照示所有患眼黄斑区出血吸收,FFA检查示14眼CNV完全闭合,4眼大部分闭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平均次数为2.56次,其中3眼行1次,8眼行2次,5眼行3次,2眼行4次。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合并CNV是安全有效的。
修立恒李佳林李常栋沈志斌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联合拉坦前列素眼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联合拉坦前列素眼液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其中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治疗的42例记为对照组,给予拉坦前列素眼液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治疗的42例记为观察组,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眼压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药物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4、6个月后的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的眼压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4、6个月后的眼压呈下降趋势,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结膜充血、眼内异物感、眼睛疼痛、视力模糊、味觉异常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眼液联合拉坦前列素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眼压,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药物依从性较差。
马洪珍李常栋修立恒李佳林李卓
关键词: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修立恒
iNOS对兔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iNOS对兔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大白兔30只建立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液与缓冲液滴右眼。观察并比较两组碱烧伤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及iNOS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iNOS和VEGF蛋白的IOD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均为P<0.05)。伤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分别为(50.18±1.60)mm2、(86.53±2.27)mm2、(108.31±2.01)mm2和(70.04±2.85)mm2、(116.34±2.02)mm2、(151.40±0.58)mm2;伤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蛋白的IOD值分别为6410.51±156.16、4395.18±165.07、3566.27±236.48和13 092.53±159.42、10 682.30±253.65、8582.35±371.16;iNOS蛋白的IOD值分别为6566.09±194.56、4528.03±181.15、3472.62±131.87和12 618.60±196.63、10 438.68±176.89、8110.68±209.19。且iNOS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r=0.998,P<0.05)。结论 iNOS和VEGF可能参与了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氨基胍可通过选择性抑制iNOS的产生来降低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修立恒刘洪涛曾小平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碱烧伤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眼碱烧伤的治疗现状被引量:4
2012年
眼碱烧伤是眼科难治的急症之一,对其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广大眼科同仁关注的热点。眼碱烧伤常引起眼表组织的损伤,严重者还可导致眼表上皮坏死脱落、角膜穿孔及角膜新生血管化等并发症。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眼碱烧伤治疗的研究也更加深人。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眼碱烧伤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
修立恒曾小平
关键词:碱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