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银燕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省民政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8例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
- 2003年
- 佟银燕王萍
- 关键词: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肿瘤
- 宫颈上皮液基薄片与传统涂片临床病理观察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对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筛查的作用。方法:通过液基薄层细胞技术和传统涂片进行对比,观察宫颈上皮异常。结果:1121例传统涂片与703例液基薄层涂片细胞学诊断分别为: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的传统涂片87例(7.7%),液基薄层细胞涂片97例(13.7%)。传统涂片质量满意度60%,液基薄层涂片质量满意度93%。结论: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技术使上皮细胞异常的检出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标本满意度也优于传统涂片。
- 王萍佟银燕李辉
- 关键词:液基细胞技术临床病理检出率
- 猫抓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佟银燕
- 关键词:猫抓病临床病理分析误诊传染病
- 痰沉渣采集量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萍李二虎郭玉娜胡锋超任丽红佟银燕
- 该课题对228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不同体积的脱落细胞检测结果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其创新点:(1)癌细胞检出率与痰的采集量和采集次数呈正比,痰脱落细胞体积小的采集量不如体积大的采集量诊断准确。建议离心涂片采...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40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0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的G IST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化检查)进行分组观察,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肿瘤大小、核分裂数目与预后的关系。结果:40例G IST中发生于胃27例,小肠8例,结肠4例,直肠1例,其中良性11例,交界性7例,恶性22例,良性及交界性获访15例均健在;恶性组获访18例,8例无瘤生存,4例复发及转移,7例死亡。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像>5/50HPF,肿瘤性坏死,细胞密集明显异型者均在恶性组。结论:除有无肿瘤性坏死、细胞密集明显异型外,肿瘤直径>5 cm,核分裂像>5/50HPF,可作为判断良、恶性参考指标。
- 佟银燕
- 关键词:预后
- 多发性脂肪瘤并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方法:观察和分析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组织形态复杂多样,诊断的要点是判断肿瘤的来源和区分其危险程度等级。诊断及鉴别需要借助免疫组化,而危险程度分级主要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结论:胃肠道多发性间质瘤临床极少见,术前诊断困难,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危险程度依据大体和组织学特点综合判断。
- 王国玉佟银燕
- 关键词:免疫组化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瘤(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102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82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82例GIST占同期消化道间叶肿瘤的80.4%,其中发生于胃65例,小肠6例,结肠2例,网膜、肠系膜9例。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63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8例,2种细胞混合型11例。免疫组化显示CD11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2.7%和76.8%、SMA、S-100蛋白灶性弱阳性为13.4%和7.3%,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CD117、CD34高表达率是GIST确诊的依据,SMA、S-100蛋白,desmin的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 佟银燕王恩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
- 胃肠道间质瘤40例Ki-67、PCNA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Ki-67、PCNA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PCNA的表达。结果: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Ki-67、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5.0%。Ki-67、PCNA表达与GIST的性别、年龄、部位、组织学分型无关,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有关。Ki-67、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Ki-67、PCNA联合检测可作为判定GIST良恶性、恶性程度、肿瘤分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佟银燕王国玉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PCNA免疫组化
- BCAR1/p130Cas蛋白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 路洪超张会钦陈萌孟庆勇王玉强刘铄王荣茂宋连柱董鹏佟银燕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法),检测BCAR1/p130Cas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状况,进而分析人类乳腺癌组织中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关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