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盼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安徽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2005—2013被引量:8
- 2015年
- 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的演变历程。2005—2013年,安徽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变化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由三个二级指标构成,包括生产用水生态足迹、生活用水生态足迹以及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安徽省历年人均生产用水的生态足迹所占比最大,远远超过人均生活用水和人均生态用水的生态足迹,而人均生态用水所占比最小。从安徽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评价指标来看,2005—2013年,全省人均水资源利用一直处于盈余状态,即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均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承载能力,但历年盈余程度变化较大,波幅达到1.88 hm2/人;全省人均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1,压力指数最小的年份为0.36,最高达到0.95,接近临界状态;安徽省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0.86 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34 hm2/万元。总体而言,安徽省水资源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历年降水量的不稳定造成水资源总量的时大时小,同时人均用水消耗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使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余盼熊峰
-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 安徽人口的流动预期时间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伴随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流动时长的增加,安徽省流动人口的发展呈现常态化、长期化趋势。对流动人口流动时间长短的衡量,通常使用平均流动时长指标,该指标的缺陷在于受年龄结构的影响。鉴于此,引用一个新的指标,即流动预期时间,指的是在整个预期寿命中,人们在流动状态下度过的年数。经过测算,2010年安徽省人口的平均流动预期时间为16.3年,高于全国同期10.8年的平均时长,男性的平均流动预期时间高于女性。结合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安徽省平均流动预期时间为18年,与2010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 余盼田飞
-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市化年龄结构社会管理
- 农村隔代教育中祖辈角色适应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教育出现诸多问题,其中隔代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理论界对隔代教育虽进行了广泛探讨,但很少涉及隔代教育中祖辈角色适应。本论文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理论,提出隔代教育中祖辈角色适应的维度建构,并通过对调查对象的个案访谈,重点分析农村隔代教育中祖辈角色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
- 余盼熊峰
- 关键词:隔代教育祖辈角色适应
- 农村人际关系的结构性要素及其变迁被引量:3
- 2015年
- 随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农村人际关系结构发生重组,致使重视伦理、强调血缘、轻视利益的农村传统人际关系,形成利益日益凸显、血缘意识淡化、伦理约束弱化的趋势。但农村人际关系的差序本质和"人情"规则没有根本变化,仍是制约农村人际交往的结构规范。
- 熊峰余盼
- 关键词:血缘伦理
- 我国老年人口婚姻状况分析——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老年人口的婚姻状况作为当前老年人系列问题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身心健康均有显著影响。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婚姻状况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婚姻状况的整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城乡差异、身体健康差异、主要收入来源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年人有配偶,而丧偶老年人也大规模存在;女性老年人有配偶比例显著低于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丧偶情况加剧;城镇老年人有配偶比例高于农村老年人;有配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较好;有配偶老年人大部分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丧偶老年人大部分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
- 余盼熊峰
- 关键词:老年人口婚姻状况丧偶
- 农村家庭再生育决策的代际差异及原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相对城市社区更为传统的农村社会,生育决策也呈现出少子、无男性偏好的趋势。以往研究表明,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呈逐步下降趋势,意愿生育子女数显著低于...
- 余盼
- 关键词:代际差异村落文化农村家庭
- 文献传递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宗族的变迁被引量:2
- 2014年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开始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农村社会国家权力弱化、个体家庭经济建立、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等社会因素促使几近消失的宗族势力重新复活。但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国家法理权威下沉逐渐弱化宗族宗法权威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潮冲淡了宗族血缘纽带,理性合作日益成为宗族联系的核心,宗族发生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但宗族这一传统力量由于其顽强的韧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不会轻易消失,而是改变其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呈现出一种传统文化特性与现代理性特质的双元兼容状态。
- 熊峰余盼
- 关键词:农村宗族市场经济
- 农村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的冲突与整合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社会转型,现代法治秩序逐步向农村社会推进,礼治秩序逐渐弱化,但礼治传统由于其顽强的韧性和历史穿透性并没有消失,而与法治秩序在农村社会呈现出一种二元冲突、融合的矛盾状态。因而,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二元整合必须承认法治秩序在农村社会的主导地位,也尊重农村社会传统秩序实际情况,以上下互动方式来实现农村社会秩序法治化。
- 熊峰余盼
- 关键词:礼治秩序法治秩序
- 城市社区运行机制的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X社区为例
- 2014年
- 随着政府与社区的矛盾凸显,城市社区运行从人、财和事三个方面受制于政府,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缺乏,资金来源受限,服务行政化。为了促进社区良性运行,必须从政府与社区关系的着手重建社区运行机制,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拓宽社区资金来源渠道,明确社区与政府职责,构建双方良性互动机制,推动社区良性运行。
- 熊峰余盼
- 关键词:行政化自治
- 制度与文化的张力与冲突:当代中国非制度化参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加剧,各种文化杂糅混合,文化与制度的张力日益凸显。非制度性的文化嵌入、渗透到现代社会制度中,滋生了嵌入式非制度化参与,造成制度运行中的"名实分离"。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偏向、失灵,破坏了制度的公平公正,加剧了社会利益分配不均衡,损害了政府和制度的公信力,形成公众维权中制度排斥心理和文化,致使嵌入式或排斥式非制度化参与行为的再生产。应加强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建设,提升民众对制度的价值认同,推动非制度化参与的制度化发展。
- 熊峰余盼
- 关键词:社会转型文化嵌入非制度化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