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瑞
- 作品数:26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 滑膜内衬细胞的超微结构被引量:1
- 1986年
- 观察了五种哺乳动物及人的滑膜内衬细胞的超微结构。滑膜内衬由1~3层细胞组成,主要是A型细胞和B型细胞二种类型,也有少数介于这二种类型的中间形态的AB型细胞。讨论了分型的依据和各类细胞的功能意义,以及不同种动物内衬细胞的差异。
- 范冷艳吴晋宝徐晓明张健民何正瑞
- 关键词: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超微结构内质网
- 脑缺血损伤后海马结构内微血管的电镜变化被引量:2
- 1987年
- 本文以沙土鼠作为实验对象,先结扎双侧颈动脉,使脑血流暂时阻断,继而解除结扎,恢复血循环,再按不同的存活期,观察海马结构中微血管的电镜变化。见星状细胞突水肿包围着微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基底膜厚薄不匀、凹凸不平,管壁由扩张逐渐塌陷,管腔受压形成扁平的裂隙。
- 柏蕙英何正瑞
- 关键词:海马结构存活期微血管脑缺血电镜
- 离子注入对超高分子聚乙烯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1999年
- 用80keV不同剂量的C3H8+、N2+对超高分子聚乙烯样品进行离子注入,通过弹性反冲探测分析表面注入层H含量的变化,对样品表面在离子注入前后的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离子注入以后样品表面氢含量减少,磨损性能增强。
- 朱福英陈景升潘浩昌曹建清朱德彰徐洪杰蔡青沈金根陈黎华何正瑞
- 关键词:离子注入聚乙烯磨损
- 新生鼠脑损伤性神经变性的电镜观察(英文)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由于儿童脑的发育尚未成熟,加上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临床处理不当将影响其生长发育。对未成熟脑损伤性神经变性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的:通过建立新生7dS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形态实验室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电镜室。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6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神经形态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电镜室完成。19只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手术对照组2只和正常对照组2只。方法:实验组用自由落体脑外伤装置建立新生7dS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手术对照组除无自由落体重力锤撞击外,麻醉、头部皮肤切开等操作与实验组相同。正常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经常规电镜处理,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9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电镜下,实验组神经元有两种类型的形态改变。其一为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呈巨大膨胀,伴随着细胞器的改变。早期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致密和浓缩。此后内质网空泡化,线粒体进行性肿、胀和空泡化,多聚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解离,并散在于胞浆中,核的改变出现于胞浆改变明显之后。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轴突基本正常。变化二为胞浆和胞核均浓缩,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②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细胞均无异常改变。结论:脑损伤后脑细胞肿胀、胞浆和胞核均浓缩,对未成熟脑创伤性神经变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 章惠英何正瑞朱平顾峻陈黎华刘文超丁文龙
-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变性神经毒素类
- 颞下颌关节的关节软骨和关节盘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 1989年
- 本实验对大白鼠、猴颞下颌关节的关节软骨和关节盘进行了光镜、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覆盖髁状突的关节软骨呈新月状,最厚部位于髁状突的后上部和后部;软骨下骨小梁的排列与关节面垂直,以对软骨最厚处较为集中;其形态结构由浅及深可分为4个区。覆盖关节窝的关节软骨分为3个区,无肥大钙化区,结构与覆盖髁状突者基本相似,但细胞密度较小。关节盘可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本文根据各部形态及超微结构,结合功能进行了讨论。
- 范冷艳吴晋宝徐晓明何正瑞张健民朱建国张蕙心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关节软骨关节盘光镜
- 外源性谷氨酸致新生鼠脑兴奋毒性神经变性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外源性谷氨酸对新生鼠脑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方法 :新生 7天SD大鼠 ,背部皮下注射单钠谷氨酸 (MSG) 2mg/ g ,在 2h、6~ 8h、2 4~ 2 8h分别光镜和电镜观察脑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 :光镜下 ,2h未见明显异常 ,此后可见多处脑细胞肿胀 ,进而细胞固缩。电镜着重观察海马神经元 ,变化一为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巨大膨胀 ,伴随着内质网膜的空泡化及线粒体由最早期的浓缩到巨大膨胀 ,轴突基本正常 ,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 ;变化二为胞浆和胞核均浓缩 ,胞奖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结论 :外源性谷氨酸能引起未成熟脑细胞的死亡 ,为某些食品添加剂对儿童脑细胞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形态学基础。
- 章惠英何正瑞易静顾峻刘文超陈黎华
- 关键词:海马谷氨酸兴奋毒神经变性新生鼠
- 新一代医用刚质聚合物外科植入动物实验研究
- 2000年
- 目的:研究新一代医用刚质聚合物的植入动物后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美国材料协会(ASTM)标准中有关用于外科植入的聚合物材料相容性评价实施标准,对新一代医用刚质聚合物进行外科植入动物试验。结果: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周围组织出现的变化同步。结果:新一代刚质聚合物与已在临床上应用的聚合物具有相同的生物相容性。同样可作为人工材料应用于临床。
- 陈黎华何正瑞沈金根蔡青朱福英陈景升潘浩昌曹建清朱德彰徐洪杰
- 关键词:聚乙烯植入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
- 不同年龄的正常和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对压力的耐受性探讨被引量:4
- 1996年
- 为了明确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机制,研究了脑血管对压力耐受性问题。所制作的模型是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京都纯种大鼠为对照,插管至颈内动脉,压力维持在 34· 58 kPa,注射 4~5 ml血液来模仿血压的上升,发现和京都鼠比较,高血压鼠脑出血者较多。脑组织有大小不同的出血,并可渗入蛛网膜下腔。结果提示:这种脑血管的破裂与高血压和老龄化有关(P<0.01),血压变化及老龄化可引起脑血管一系列的退变,这可能是长期高血压导致脑血管壁紧张度增加或痉挛的缘故。
- 徐丹令范冷艳沈金根何正瑞吴晋宝
- 关键词:大脑皮质尾状核丘脑脑血管高血压耐受性
- 骨膜环行切除对骨骺牵张肢体延长的作用
- 2001年
- 目的:为临床骨延长术提供方向。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幼兔在股骨远端骺软骨两侧安装外固定架和力传感器,半数动物在骺软骨近侧作骨膜环行切除,分别向骺软骨施加不同张力,4周后测量股骨长度,X线摄像,并做骺软骨细胞KS-400图像分析。结果:张应力能使兔股骨明显增长,骺软骨厚度增加,其增殖区和肥大区细胞增加,骨骺与干骺端均未见骨折,与骨膜环行切除与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张应力牵拉骨骺能实现无骨折下肢体延长,骨骺牵张结合干骺端骨膜环形切除并不能更进一步使肢体增长。
- 陈明峰张菁沈金根何正瑞
- 关键词:骨膜骺软骨肢体延长
- 成人颞下颌关节的矢状张口运动分析
- 1987年
- 作者采用X线电影摄影技术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对14例正常人颞下颌关节的矢状张、闭口运动进行了分析。本文进一步肯定了下颌运动的瞬时运动中心理论,确定了瞬心曲线的形态、位置和趋势,并提出了下颌张口运动的两阶段模式,提供了各标志点的运动轨迹和范围。这些结论对颞下颌关节的理论分析和病理分析,均有参考价值。由于张口运动一开始髁突就向前下滑动,滑动在该阶段约占整个运动的70~86%,而转动仅占14~30%,因此在咀嚼运动中,髁突前斜面与关节结节后斜面通过关节盘,始终保持接触并承受主要的咀嚼压力,故可解释关节窝顶骨板菲薄及髁嵴形成的原因。
- 徐晓明吴晋宝沈金根何正瑞钱家生翟洪元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