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晶
-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干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 张亚武王满才罗晓玲魏丰贤魏振刚张有成何晶晶张岭漪王哲元郭小虎张晖汉王根年徐小
- 中国是肝硬化大国,由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及影响其生活质量重要原因。在所有治疗方法中,外科手术扮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针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手段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该项目设计并实施了系列相关临床...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瘦素(LP)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乳剂灌胃构建成年大鼠NAFLD模型(F组),生理盐水灌胃联合自由摄取普通饲料及饮用水构建对照组(C组)。观察模型组(4周、8周、12周)和对照组(12周)大鼠的体质量、肝脏大小、形态、质地及肝指数;采集肝脏组织,HE染色法观察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并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脂肪变性分度及炎症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VEGF表达;采集周围静脉血,ELISA法检测其VEGF、LP浓度。结果 F组大鼠肝脏脂肪变典型,且脂肪性炎症分级随实验周期延长而加重,符合病理学诊断标准。与C组相比,F组大鼠血清VEGF和LP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VEGF和LP浓度以12周时最高、8周时次之、4周时较低(P<0.01);F组血清VEGF和LP浓度同步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93,P<0.01);与C组相比,F组大鼠肝脏组织VEGF表达上调且以12周时最高,8周时次之;4周时较低(P<0.01)。结论在反映NAFLD炎症程度方面,VEGF和LP具有一致性;VEGF与LP可激活及促进NAFLD的炎症进展。
- 李娟马建忠王亮丁洁孔银赵睿李光明王娟霞何晶晶张岭漪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瘦素
- Nanog mRNA在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中Nanog基因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无血清培养法从骨肉瘤细胞株U2-OS和MG-63中分离培养悬浮细胞球,免疫磁珠分选Stro-1阳性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tro-1阳性细胞、Stro-1阴性细胞及悬浮生长细胞中Nanog mRNA的表达.结果:Stro-1阳性细胞和悬浮细胞Nanog mRNA表达水平为1.69±0.14和1.56±0.18,均高于Stro-1阴性细胞的表达水平(0.19±0.35,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悬浮细胞球Nanog mRNA的表达比早期悬浮细胞球有所下降(P<0.05).结论: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高度表达Nanog mRNA,该基因可能有助于骨肉瘤类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其未分化状态.
- 韩兴文王栓科康学文王翠芳何晶晶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骨肉瘤NANOG基因干细胞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
- 张岭漪李娟王亮丁洁赵睿孔银李光明何晶晶王娟霞
- 大鼠NAFLD模型建立成功,大鼠NAFLD模型脂肪变性分度及炎症分级符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大鼠肝脏组织VEGF、COX-2、IL-6、Hepc的表达水平随NAFLD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升高,大鼠血清VEGF及LP浓度随NA...
- 关键词: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织病理学
-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的表达
-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高发疾病之一,是多因素诱发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本文通过探讨NAFLD大鼠模型中过氧化物酶体...
- 孔银王亮丁洁李娟李光明赵睿王娟霞何晶晶张岭漪
- 脂联素/瘦素比值用于判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A/L)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探讨血清A/L在NAFLD严重程度分级中的意义。方法将78例确诊NAFLD患者,依据彩色超声诊断仪显像结果,分为轻度NAFLD组31例,平均年龄为(50±14)岁,男女比例为19∶12;中重度NAFLD组47例,平均年龄为(49±14)岁,男女比例为27∶20。同期观察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8±10)岁,男女比例为18∶12。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LP)、脂联素(APN)水平,并检测体质量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血糖/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用方差分析,多因素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结果血清LP与HOMA-IR、LDL和BMI均呈正相关(r=0.296,P=0.000;r=0.327,P=0.000;r=0.282,P=0.001),血清APN与HOMA-IR、LDL和BMI均呈负相关(r=-0.375,P=0.000;r=-0.368,P=0.000;r=-0.285,P=0.001)。A/L与HOMA-IR、LDL和BMI均呈显著负相关(r=-0.398,P=0.000;r=-0.374,P=0.000;r=-0.307,P=0.000),且NAFLD轻度组的相关系数(r=-0.311)大于中重度组(r=-0.486)。结论本研究对NAFLD患者检测发现,A/L与HOMA-IR呈显著负相关。初步提示血清A/L比值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指标,有助于NAFLD严重程度的临床分级。
- 孔银赵睿王亮何晶晶李光明王娟霞丁洁李娟张岭漪
- 关键词:脂联素瘦素脂联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高脂乳剂灌胃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可靠性的再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高脂乳剂灌胃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的可靠性。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7只,体重(170±15)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所有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同时应用高脂乳剂灌胃法喂养模型组大鼠,而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替代。在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段,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别检测各组体重和肝脏湿重,计算肝指数(LI);检测大鼠空腹血清ALT和AST水平,观察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12周LI显著增大(P=0.000);12周时,血清ALT(P=0.030)及AST(P=0.000)较同期对照组升高;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4周肝小叶腺泡3区肝细胞少量脂肪空泡形成;模型组8周肝小叶腺泡3区肝细胞弥漫性脂肪空泡形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12周肝小叶腺泡3区弥漫性脂肪空泡形成,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符合NAFLD典型的病理特征。本实验大鼠死亡率2%,模型构建成功率98%。结论脂肪乳剂灌胃12周可以成功复制大鼠NAFLD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临床相似性、可靠性。
- 丁洁王亮李娟孔银赵睿何晶晶李光明王娟霞张岭漪
- 关键词:脂肪肝动物模型高脂乳剂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VEGF在NAFLD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乳剂灌胃构建成年大鼠NAFLD模型组(F组),生理盐水灌胃联合自由摄取普通饲料及饮用水构建对照组(C组)。观察模型组(4周、8周、12周)和对照组(12周)大...
- 李娟丁洁王亮孔银赵睿李光明王娟霞何晶晶张岭漪
- 青藤碱对肝癌细胞株HepG2侵袭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粘附、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青藤碱的浓度设定为0.125 mmol/L、0.25 mmol/L、0.5mmol/L、0.625 mmol/L、1.0 mmol/L、1.25 mmol/L、2.5 mmol/L,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青藤碱处理HepG2细胞MTT法检测青藤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及Matrigel胶观察青藤碱对细胞粘附、侵袭及迁移的影响。结果在作用48 h、72 h后,青藤碱对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青藤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HepG2细胞对基质胶的粘附和人工基底膜的侵袭、迁移。结论青藤碱具有直接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的作用。
- 何晶晶张岭漪张亚武徐小东王哲元张有成
- 关键词:青藤碱肝癌HEPG2细胞
- 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突变致胆管炎型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
- 2024年
- 先天性肝纤维化目前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与胆管板畸形所致的肝内胆管遗传发育障碍有关。现以1例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突变致胆管炎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为例,探讨该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治疗进展,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胆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
- 何晶晶裴志燕张岭漪
- 关键词:先天性肝纤维化肝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