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晖

何晖

作品数:34 被引量:32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10篇X线
  • 9篇肿瘤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6篇体层摄影
  • 6篇结节
  • 6篇肺结节
  • 6篇成像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孤立性肺
  • 5篇孤立性肺结节
  • 5篇肺肿瘤
  • 5篇MRI
  • 5篇MSCT
  • 5篇磁共振
  • 4篇影像
  • 4篇病变
  • 3篇导管
  • 3篇影像学

机构

  • 3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34篇何晖
  • 27篇梁长虹
  • 22篇赵振军
  • 22篇张金娥
  • 13篇茹光腾
  • 6篇刘春玲
  • 4篇张汝绵
  • 3篇乔穗宪
  • 3篇张佳
  • 3篇郑君惠
  • 3篇罗耀武
  • 2篇谢淑飞
  • 2篇江新青
  • 2篇郭媛
  • 2篇茹光藤
  • 2篇杨蕊梦
  • 2篇刘其顺
  • 2篇孔庆聪
  • 2篇黄飚
  • 2篇张忠林

传媒

  • 5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广东医学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部球形病灶CT、MRI和PET的综合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CT、MRI、PET在肺部球形病灶中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5例有CT、MRI、PE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球形病灶。结果 分析CT、MRI及PET三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并进行比较 ,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为0 .377和 0 .7)。通过CT、MRI、PET的互补 ,在 4 4例肺癌中 ,仅 1例误诊 ,2 1例良性病变中 ,诊断正确的有 19例 ,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7%、90 .5 %、95 .4 %、95 .6 %和95 %。结论 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 ,有助于提高肺部球形病灶的诊断正确率。
赵振军梁长虹张金娥乔穗宪罗耀武何晖茹光腾
关键词: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MRIPET
CT肺灌注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1
2005年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88例直径2~4cm的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灌注表现。其中肺癌62例,良性病变26例(炎性假瘤12例,结核球10例,错构瘤3例,曲菌球1例)。采用8层螺旋CT灌注成像,电影模式,层厚5mm,4层/圈,扫描时间1s/r,数据采集时间40s。碘普胺(300mg I/ml)50ml,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流率4ml/s,延迟5.6s。CTPerfusion2软件分析测量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和拟合时间-密度曲线。结果良、恶性结节的BV值(分别为5.33、10.00ml/100g)和PS值(分别为13.11、44.94ml.100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368和48.027,P值均为0.000)。以BV≥6ml/100g作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其敏感度87.3%,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65.4%,准确度89.9%。以PS≥30ml.100g-1.min-1作为恶性结节的阈值,则敏感度96.4%,特异度75.0%,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87.2%,准确度88.6%。以BV≥6ml/100g同时PS≥30ml.100g-1.min-1作为恶性结节的阈值,则敏感度96.8%,特异度92.3%,阳性预测值96.8%,阴性预测值92.3%,准确度95.5%。肺癌的拟合时间-密度曲线和主动脉的关系密切,起始端与主动脉同步,峰值在主动脉峰值区域或稍后,85.5%(B型+C型,53/62)呈缓慢下降或平台型。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张金娥梁长虹赵振军林华欢曾辉何晖茹光腾
关键词:螺旋CT灌注成像肺结节时间-密度曲线肺灌注阴性预测值
周围型肺癌CT灌注参数与PET的SUV值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肺肿瘤CT灌注参数与PET的标准摄取值(SUV)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有同期PET的周围型肺癌行肺肿瘤灌注CT扫描,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追踪1年以上。扫描数据用CT灌注2——体部肿瘤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42例周围型肺癌中,病灶强化差值14~63HU,平均(32.80±12.35)HU;PET的最大SUV值2.76~18.50,平均8.63±3.47;肿瘤灌注的血容量值(BV)为6.0~17.8ml/100g,平均(8.47±2.60)ml/100g;毛细血管通透性(PS值)为5.95~95.00ml/(100g.min),平均(49.13±17.33)ml/(100g.min)。PET和肺灌注的BV值对肺癌的诊断最为敏感,敏感度达100%,PS和CT强化值敏感性稍差,敏感度分别为95%和91%。42例中,CT强化值与PS值、SUV值和预后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212和0.07,P值均>0.05;BV值与强化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值为0.341,P<0.05,SUV值和PS值与预后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9和0.378,P值分别为0.039和0.014,均<0.05,且PS值与SUV值也有正相关性,r值为0.318,P<0.05。结论:BV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与预后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S诊断敏感性稍差,但其数值与PET的SUV值和患者的预后正相关,PS值与SUV值共同反映肿瘤的恶性特征。
赵振军梁长虹张金娥刘艳辉罗耀武何晖唐继鸣茹光腾
关键词:肺肿瘤X线计算机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多排螺旋CT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薄层扫描对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能力。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正常人。CT设备使用GELightspeedQX/iUltra。扫描层厚1.25mm,重建间距0.65mm,扫描速度0.5s/圈,螺距0.875,床速8.75mm/圈。造影剂含碘浓度300mgI/ml,注射速度3.5ml/s,总量80ml,延迟18s后扫描。结果1.25mm薄层重建,肺动脉三、四级、五级及六级分支显示率分别为100%、100%、75%及3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可以较好地显示第三~五级肺动脉。
何晖梁长虹赵振军刘其顺茹光腾
关键词:肺动脉多排螺旋CT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MRI在胆系结石急腹症的临床应用
1998年
胆系结石在我国十分常见,它常常可以引起急腹症。胆系结石的检查包括:超声、直接胆道造影(经皮肝穿胆道造影及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等。由于胆系结石中,胆红素结石占相当大比例,胆红素结石往往CT发现有一定困难。直接胆道造影有创伤或操作困难,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往往难以接受。笔者收集了34例胆系结石引起急腹症进行MRI检查的资料,现分析如下。
黄俊强黄飚张群何晖
关键词:MRI胆结石急腹症
MS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良、恶性肺肿瘤的价值
目的:研究肺肿瘤多排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肿瘤血管显示诊断良、恶性病变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前瞻性研究102例孤立性肺结节的MS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肿瘤血管显示的诊断价值。本组男63例,...
张金娥赵振军梁长虹何晖茹光腾
文献传递
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局限性和协同作用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分析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局限性和二者的协同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病理证实的单个肺结节118例.所有病例CT和PET检查间隔时间<2周.病灶直径2~4 cm,平均2.7 cm.118例SPN中,恶性肿瘤87例,其中肺癌85例,结肠腺癌肺转移2例;良性31例,其中结核球8例,错构瘤6例,炎性假瘤6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例,炎性肉芽肿3例,隐球菌感染2例,脓肿和球形肺不张各1例.结果 118例SPN中,CT诊断正确93例,误诊25例,误诊率21.2%.其中12例肺癌误诊为良性,13例良性误诊为肺癌.PET诊断正确96例,误诊22例,误诊率18.6%.其中9例肺癌、1例结肠癌肺转移误诊为良性,12例良性误诊为恶性.CT和PET协同诊断,108例诊断正确,10例误诊,误诊率8.5% .CT、PET单独诊断和协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6.2%、58.1%、85.2%、60.0%、78.8%;88.5%、61.3%、86.5%、65.5%、81.4%和97.7%、74.2%、91.4%、92.0%、91.5%.CT和PET单独诊断SPN的准确性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239),协同诊断与CT、PET单独诊断SPN的准确性有统计学意义(χ2=7.762和5.318,P=0.005和0.021).结论良、恶性SPN的CT和PET影像特征均有一定的重叠.单独采用CT或PET诊断肺结节的价值相当,CT和PET协同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或PET单独诊断.
张金娥梁长虹赵振军王淑侠乔穗宪何晖张佳茹光腾
关键词:硬币病变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X线计算机
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标记物间相关性的探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预后标记物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DWI(b=0,1000 s/mm2)资料,测量ADC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记录分子预后标记物ER、PR、Ki67、HER2的表达情况,用非参数K-W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不同核级别浸润性导管癌间的ADC值差异及不同分子预后标记物与ADC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级别的浸润性导管癌的ADC值间存在差异(χ2=11.160,P=0.04)。ADC值与ER表达强度(χ2=9.401,P=0.024)、Ki67表达(χ2=7.306,P=0.026)强度间存在相关性,且ADC值与二者表达百分比间存在弱负相关(r=-0.346,r=-0.289)。ADC值与PR表达(χ2=3.499,P=0.321)、HER2表达(χ2=-1.467,P=0.143)及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间表达无相关性(χ2=-0.258,P=0.796)。结论低ADC值与高核级别及ER、Ki67高表达相关,而与HER2、PR表达无相关性,反映了乳腺癌不均质性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刘春玲何晖刘再毅张水兴梁长虹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ADC值KI67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观扩散系数三阴乳腺癌
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研究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对102例孤立性肺结节行 MSCT三期增强扫描。其中肺癌71例,良性病变31例。先进行对比剂预注射扫描,测得肺动脉和主动脉的对比剂峰值时间以确定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的扫描延迟时间,延迟期时间定为3 min。5 mm层厚的图像用于CT值测量,1.25 mm层厚的图像用于多平面重组或容积再现重组以观察病灶血管。测量病灶的平扫CT值和三期增强扫描时CT净增值,观察各时相内病灶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良、恶性结节的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和延迟期CT净增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F值分别为14.793、4.495和56.141,P值分别为<0.001、0.036和<0.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CT净增值协同肿瘤血管有助于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张金娥梁长虹赵振军何晖张佳茹光腾
关键词:肺肿瘤
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征象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黏液样癌的MRI表现及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5例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MBC)及15例混合型黏液癌(MMBC)的MRI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T1WI及T2WI信号特点、动态增强模式、DWI信号及ADC值,并与分子生物学指标(ER、PR、CerbB-2、Her-2、Ki-67等)相对照。【结果】PMBC以椭圆形(16/35,45.7%)、圆形(10/35,28.6%)多见,且边界清晰(26/35,74.3%),多有分叶(31/35,88.6%);MMBC以不规则形(9/15,60%)多见,且边界不清(13/15,86.7%),以毛刺状及不规则边缘多见。PMBC与MMBC的T2WI信号不同,前者T2WI为明显高信号(33/35,94.3%),后者主要呈高低混杂信号(11/15,73.3%)。PMBC与MMBC的早期强化率分别为(114.7±9.1)%和(165.6±14.3)%;前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曲线)Ⅰ型28例,Ⅱ型7例,后者Ⅱ、Ⅲ型均为7例,Ⅰ型1例。PMBC的ADC值(1.91±0.06)×10^(-3)mm^2/s,MMBC约(1.13±0.08)×10^(-3)mm^2/s。两组间形态、边界、T2WI信号、早期强化率、TIC曲线、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MBC、MMBC患者的ER、PR、Cerb B-2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Ki-67、Her-2阳性率MMBC显著高于PMBC(P<0.05)。【结论】MRI可从形态、信号、动态增强及ADC值等多个方面鉴别PMBC与MMBC,其中PMBC影像征象更具特征性,分析其与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相关性,间接提示MMBC较PMBC的预后较差。
郭媛孔庆聪朱叶青刘春玲何晖张金娥杨蕊梦江新青
关键词:MRI弥散加权成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