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声清
- 作品数:47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国外数学项目学习研究的新议题及其启示被引量:26
- 2018年
- 本文从目标定位、设计和实施标准、跨学科应用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近年来数学PBL研究的新议题进行述评。结果表明,数学PBL能够基本适应21世纪技能的培养要求,但它尚难于适应数学学科高层次思维层面的培养;国际上通常基于"6A"参考框架对PBL进行设计,并基于"黄金标准"对PBL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评价;新近PBL实验研究逐渐着眼于跨学科下的PBL、STEM下的PBL及基于技术的PBL等新兴模式。这类新兴模式通常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有所成效;数学PBL对课堂教学及教师自身均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 何声清綦春霞
- 新教师走出课堂提问困境的个案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新教师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和践行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新教师课堂提问的个案研究发现,新教师课堂提问的实践困境主要有:提问对象的分布不均衡,解释性提问和分析性提问相对缺失,支配式提问过多和相对忽视了启发式提问,教师反馈前停顿时间过短且评价方式单一。因此建议新教师在课堂提问上关注全体学生,重视提问的深度及对思维的培养,规避仓促理答,重视有效反馈。
- 何声清
- 关键词:课堂新手提问
- 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及数学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被引量:32
- 2018年
- 依托大规模纸笔测试,以Z省11个地级市的42,968名八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师生关系、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及数学焦虑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业成绩的直接影响因学生能力水平而异;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兴趣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间接影响均达显著;师生关系和数学学习兴趣通过数学焦虑对数学学业成绩的间接影响因学生能力水平而异。
- 何声清綦春霞
- 关键词:师生关系数学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数学焦虑数学学业成绩
- 叠波模型视角下学生概率比较策略发展的再审视被引量:3
- 2018年
- 1引言无论是课程目标的阶段划分,还是教材内容的螺旋编排,亦或是教学过程的路径设计,这些工作的开展都应以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传统的认知发展理论大都属于某种阶梯模式(staircase model)或等级模式(hierarchical mood—el),其关注点多聚焦于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如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或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如SOLO分类理论).
- 何声清
-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过程
- 7-14岁儿童的独立随机序列认知发展
- 2016年
- 以771名7-14岁儿童为被试,考察其独立随机序列认知发展阶段及重要时期。研究表明,7-14岁儿童独立随机序列认知(简称随机性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升发展时期(7-10岁)。该时期的发展,主要是7-8岁的发展,该时期的儿童掌握了随机性。第二阶段为倒退发展时期(11-14岁)。该时期的倒退,主要是10-11岁的倒退,该时期的儿童理解了随机性。9岁左右是儿童随机性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10岁是转折时期,主要原因是:10岁儿童有着较好的随机性直觉,而11岁儿童既丢失了随机性直觉,又没能够建立起相应的概率知识。
- 巩子坤何声清
- 关键词:儿童
- 6-14岁儿童概率概念认知策略及其发展研究
- 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与认知难度的适应性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关于概念认知的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的基础环节。以往关于概率概念认知的研究多聚焦于认知水平及其发展的“宏观层面”,对于儿童概率概念认知错误的研究也没有基于“年龄特...
- 何声清
- 关键词:儿童数学课程
- 文献传递
- 中德两国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以德国Das Zahlenbuch教材和我国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例被引量:13
- 2014年
- 本文对德国Das Zahlenbuch小学数学4年级教材和我国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国教材总体难度相差不大。两国教材在内容广度方面差异较大,只有24个共同的知识点;内容深度方面,德国教材高层次呈现方式及高水平认知要求明显高于我国;习题难度方面,我国教材习题在认知要求和背景上均难于德国。两国教材"三大内容领域"的难度存在差异:德国教材不同内容领域的难度比较均衡,我国教材则差异较大;"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难度差异较大(我国教材的难度大于德国),其他领域难度差异较小。
- 巩子坤何声清王瑜徐慧中陶志志
- 11-14岁学生关于可能性比较的认知发展研究
- 本研究考察了11-14岁学生关于可能性比较的认知发展趋势、影响因素,以及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11-14岁的学生对可能性比较的认知经历了缓慢发展、倒退发展、停滞发展三个阶段;重复样本条件下,组合运算显著影响可能性...
- 何声清巩子坤
- 关键词:数学学科
- 文献传递
- 7~9年级学生概率比较的策略及其发展被引量:7
- 2017年
- 以204名7~9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概率比较的策略及其发展.结果表明,7~9年级学生在概率比较任务中主要表现出两种正确策略和5种朴素策略.其中,正确策略如"基于精确的样本空间"的使用频率随年级逐级递增;朴素策略如"认为概率无法预测和量化"、"基于数量或比例关系"、"第I类等可能性偏见"等的使用频率随年级逐级减少,而"基于模糊的样本空间"、"第Ⅱ类等可能性偏见"等的使用频率随年级不降反升.对教学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消除学生的错误策略;加强学生对于古典概率"理论先验性"和"可度量性"的理解;通过直观图示发展学生对复杂事件概率的理解.
- 何声清巩子坤
- 基于学生思维水平的评价标准制定——以一个“分割”任务的评价标准发展过程为例
- 2017年
- 无论是终结性的学业测试还是过程性的课堂随考,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科学评价一直是数学测评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过于简单,客观题一般是"正确""错误"的二元判分;主观题一般是按照"解题过程"分步判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形式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成绩"的判定有其合理性,也比较高效.然而,它难以深及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因而也难以揭示学生作答的深层原因.本文以一个"分割"任务为例,
- 曹辰何声清
- 关键词:思维水平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