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圣伦

作品数:22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文化
  • 6篇叙事
  • 5篇小说
  • 5篇苗族
  • 4篇文学
  • 4篇民族性
  • 3篇沈从文小说
  • 3篇生态
  • 3篇文化生态
  • 3篇小说叙事
  • 3篇民族
  • 3篇化生
  • 2篇多民族
  • 2篇学史
  • 2篇艺术
  • 2篇中国少数民族...
  • 2篇少数民族文学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生态
  • 2篇生命伦理

机构

  • 15篇西南大学
  • 7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何圣伦
  • 1篇何开丽
  • 1篇张缙
  • 1篇金科
  • 1篇石雪

传媒

  • 3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评论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美术观察
  • 1篇装饰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创作评谭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语境下少数民族作家汉语写作的身分选择与民族性表达被引量:1
2017年
现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写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现代性与民族性都是他们文学创作追求的重要目标。从启蒙主义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文化暗示,到革命文学时代的民族性符号标记,到后现代思潮中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自觉与拒斥,作家都会应时代的变化而选择自己的创作身分和表达自己的民族立场。
何圣伦
红卫兵精神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启蒙
2007年
红卫兵以反叛、怀疑和执着精神对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红卫兵的反叛精神打破了中国十七年以来文学的制度化格局,红卫兵的怀疑精神拓展了新时期文学的现代特征,红卫兵虔诚的宗教精神促使中国文学本体意识的滋生。
何圣伦
关键词:红卫兵反叛怀疑执著新时期文学启蒙
物我混一:苗文化传承中的生命叙事被引量:4
2005年
苗族人对原始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形成了本民族特别的生命观念,在他们的生命视野里没有主客体之分,人类、禽兽和神魔都是具有相同生命意义的生命载体。他们或是把人类生命与环境中客体生命现象的简单类比置换,或是直接表现人类生命的客体意义。从而消解了小说叙事中生命万象的层次和顺序,表现出苗族人物我混一的生命观念。
何圣伦
关键词:生命叙事
苗文化传承司职与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者——叙事者的选择与叙事中作者主体话语权的追求
2004年
苗族人有语言无文字的现实导致了苗文化的传承只能依靠苗族文化司职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这决定 了苗族文化司职在史诗叙事中的话语权力。而苗裔作家沈从文则以同样自由的心灵在进行小说创作,他选择了不 掩饰的叙事人和隐身叙事人进行叙事,努力争取作者在叙事活动中的地位,实现作者在叙事中的主体话语权。
何圣伦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叙事者
苗族生命伦理观与苗族和谐文化被引量:6
2008年
中国苗族人和谐的社区生活是苗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础,而这种和谐的环境又与苗族生命观联系十分紧密。是他们的泛生命意识造就了和谐的自然生存环境,造就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由此,创造了和谐的社区生活。
何圣伦石雪
关键词:和谐环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文化
西方美育思想的中国化——读郭勇《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在中国,美育是一个随西学东渐大潮自西方而来的现代学术概念,“影响现代中国美育学术事业的西方学人主要有鲍姆嘉通、康德和席勒”。与西方其他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的命运一样,美育这个西方的学术概念必须接受中国现代性的批判,必须面对中国民族化的改造。只有经历了这种中国化命运的西方现代思想,才能够真正在中国找到其广泛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才能够得以在中国生存和发展。
何圣伦
关键词:美育思想学术概念中国现代性西学东渐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性问题思考被引量:5
2015年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从游牧民族到农耕民族,从山地民族到平原民族,不同生活环境和不同的发展历史导致了生活本身的差异性,物质生产的差异性同时会导致精神生产的差异性,这就是中国文学丰富性的原因。从文学的生态结构来看,中国文学是一个丰富驳杂的体系,其间包含了诸多以亚文化元素为背景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域文学现象的共生共在。在这种结构关系中,汉族文学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
何圣伦
关键词:民族性问题少数民族文学生活环境多民族国家
苗文化非理性化传承与沈从文小说的叙事空白
2004年
苗族人重表象轻逻辑、重感情轻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苗文化传承的非理性化倾向。而苗裔作家沈从文则以同样自由的心灵在进行小说创作 ,也是这种主观随意性导致了他小说中大量出现的绝对的或者相对的叙事空白。从叙事角度看 ,这些叙事空白同苗文化叙事传承中的空白一样 。
何圣伦
关键词:叙事艺术小说苗族文化艺术风格
文化生态环境的建构与苗族史诗的当代传承——以《亚鲁王》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苗族史诗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其传承的方式恰当与否决定了这种非物质文化存与亡的命运。被动地整理保存这些文化现象只是一种文化标本的陈列,要实现对活态的苗族史诗的传承最重要的选择是对其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苗族个体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对苗族史诗的本体价值表达和各民族文化互相体认的生态关系的构建是苗族史诗现代传承中文化生态环境重构的主要内容。
何圣伦
关键词:文化生态环境文化保护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民族性”问题——读代迅《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现当代西方文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近百年来我们对西方文论乃至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民族化两个极端之间的大幅度摇摆。在当今全球化与本土化激烈冲突的时代,文化上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冲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民族性”则成为国内学界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文艺研究领域同样不能例外。
何圣伦
关键词:当代西方文论诗学研究中西比较代迅文艺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