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套叠
  • 3篇小儿
  • 3篇灌肠
  • 3篇肠套叠
  • 2篇影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小结节
  • 2篇结节
  • 2篇空气灌肠
  • 2篇空气灌肠复位
  • 2篇灌肠复位
  • 2篇放射学
  • 2篇复位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性病

机构

  • 9篇广州市番禺区...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何俊诗
  • 3篇许向东
  • 3篇陈汉威
  • 2篇罗英华
  • 2篇黎健樟
  • 2篇农绍汉
  • 2篇邓炜
  • 2篇吕婉虹
  • 2篇唐郁宽
  • 2篇郭桂明
  • 1篇黄益
  • 1篇史瑞雪
  • 1篇梁鹏
  • 1篇郭真真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良恶性判别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对直径≤3cm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判别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根据良恶性两类病例的年龄、性别及其螺旋CT或HRCT征象等14种因素,进行χ2检验,在计算χ2值的基础上计算Pearson列联系数r(又称相关系数)。结果:各种因素中年龄、形态、边缘、分叶、棘状突起、毛刺、血管集束、空泡征及钙化在良、恶性SPN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边缘、分叶、棘状突起、毛刺、及空泡征的列联系数>0.5,其中毛刺征的列联系数最大,r值为0.677,关系最密切;性别、SPN位置、胸膜凹陷征、空洞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列联系数<0.5,尤其性别的列联系数最小,r值为0.015,与良恶性判别几乎关系。结论:χ2检验只能说明各种因素间有无相关关系,列联系数r说明各种因素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在良恶性SPN组间作相关判别,列联系数比χ2检验更具有统计学意义,对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何俊诗许向东罗英华郭桂明黎健樟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统计学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和MRI表现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特征及MRI表现 ,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 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 5例MRI表现。结果 :钼靶X线阳性表现 3 5例 ( 92 .1% ) ,其中显示肿块影 2 4例 ( 63 .2 % ) ,毛刺影 18例 ( 4 7.4% ) ,针尖状钙化影 3 3例 ( 86.8% ) ;MRI阳性率 10 0 %。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较具特征性 ,是首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MRI检查敏感性高 ,有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何俊诗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MRI影像学
弥漫实变型肺泡癌与感染性实变的鉴别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弥漫实变型肺泡癌(DCBAC)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探讨与感染性实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经病理确诊为DCBAC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文献复习。结果DCBAC的临床及影像表现与感染性实变极其相似。掌握CT的重要征象,结合癌胚抗原检测及治疗中的变化,是诊断DCBAC的重要依据。结论对DCBAC临床及影像表现深入细致分析,提高本病与感染性实变鉴别诊断正确率。
何俊诗黄益史瑞雪郭真真陈汉威
关键词:肺泡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与不同加压方式空气灌肠对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整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0例经空气灌肠整复的肠套叠患儿,先中低压复位,失败者再行高压整复,高压气压范围为14 .0~18.0kPa ,加压方式为遂...
唐郁宽许向东农绍汉邓炜陈汉威吕婉虹何俊诗
文献传递
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方法探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与不同加压方式空气灌肠对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整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0例经空气灌肠整复的肠套叠患儿 ,先中低压复位 ,失败者再行高压整复 ,高压气压范围为 14 .0~ 18.0kPa ,加压方式为遂级式 (每次加压递增 1kPa)或跳跃式加压 (每次加压递增 4~ 8kPa)。结果 中低压整复的 780例中 ,遂级式和跳跃式加压复位成功率分别为 5 1.5 2 %、71.11% ,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首轮复位失败的 2 90例中 ,2 81例转用高压整复 ,遂级式和跳跃式加压复位成功率分别为 5 3 .19%、96.15 % ,两者间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两种压力及两种加压方式空气灌肠的肠穿孔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难复性或复杂型小儿肠套叠 ,若无肠坏死Χ线表现 ,可采用高压空气灌肠整复 。
唐郁宽许向东农绍汉邓炜陈汉威吕婉虹何俊诗
静脉吸毒者胸部病变的影像表现
2002年
静脉吸毒者的胸部病变常因用不洁器具和注射用水经静脉注射毒品而引发的心肺感染,大多数患者隐瞒吸毒史。静脉吸毒者也是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性病感染及传播的高危人群,应引起注意,以免误诊。本文报告11例静脉吸毒者胸部病变的X线表现、超声心动图及CT扫描表现,并分析了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表现。
何俊诗
关键词:静脉吸毒者胸部病变吸毒史性病感染免疫缺陷病毒
肺血栓栓塞症的X线及CTA表现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X线及CTA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血栓肺栓塞患者的X线、CTA的表现。结果:12例胸片表现为胸腔积液8例,肺炎5例,所有患者患侧膈肌均升高。CTA表现为栓塞的亚段以上肺动脉123支,其直接征象肺动脉管腔充盈缺损63支(51.2%),管腔完全性梗阻28支(22.8%),轨道征11支(8.9%)和附壁血栓21支(17.1%)。间接征象有肺纹理稀疏/纤细、“马赛克”征、胸腔积液、肺梗死灶等。连续扫描腹腔、盆腔及下肢静脉,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胸部X线平片是首选的初筛检查手段,多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尤其需要与肺炎鉴别。CTA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简便、安全、准确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诊断PTE的理想检查方法。
何俊诗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A表现肺血栓
肺孤立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计算机应用软件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验直径≤3 cm肺孤立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应用软件的准确性。方法:建立211例SPN数据库,划分判别区间,开发应用软件。对48例前瞻性分析,检验该软件准确性。结果:据数据库设定得分≤3分为良性,≥5分为恶性,3.1~4.9分为介乎值。前瞻性病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是92.86%、85.0%。结论:本文认为该软件对SPN良恶性判别准确性较高,且简单、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何俊诗罗英华郭桂明黎健樟梁鹏
关键词:结节病
空气压力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附286例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何俊诗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急腹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