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炜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温煤气脱硫及其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天然石灰石作脱硫剂,在固定床上进行高温煤气脱硫,研究脱硫剂粒径、用量、温度和入口H2S浓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及脱硫反应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影响,并得到CaO的转化率曲线。结果表明:粒径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很大,其中以0.38~0.9mm的石灰石脱硫效果最佳;脱硫剂用量增加,气固之间的接触机会增加,脱硫反应进行得更完全;温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最佳的脱硫温度为脱硫剂完全煅烧的温度;在一定的空速下,随着入口H2S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脱硫剂明显加快逆水煤气变换的反应速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是产生的CaS堵塞了脱硫剂的微孔,催化活性减弱,使逆水煤气变换反应速率减慢。
- 夏迎迎付炜王亦飞于广锁王辅臣
- 关键词:高温脱硫石灰石
- 石灰石高温煤气脱硫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采用天然石灰石做脱硫剂,在固定床上进行硫化氢高温脱除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脱硫剂粒径、反应温度、气速及高温煤气中H2对石灰石脱硫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用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脱硫剂的物相组成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硫剂的粒径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很大,0.38~0.83 mm的石灰石脱硫效果最佳;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比较复杂,最佳的操作温度为850℃;气速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较明显,脱硫剂的穿透时间随气速的减小而加长;H2对脱硫过程起阻碍作用,气速越小,这种阻碍作用越明显。
- 夏迎迎付炜田大林王亦飞王辅臣
- 关键词:石灰石硫化氢煤气化
- 二段加煤量对两段组合式气化的影响研究
- 2009年
- 通过建立小型两段式气化热模装置,考察煤基两段式气化工艺中二段加煤量对煤—高温煤气的气化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出口煤气组分、煤气热值及碳转化率、CO2和H2O转化率等气化参数,并且通过ASPENPLUS软件对二段加煤量参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块煤—高温煤气的气化性能随着煤量的增加而逐渐优化,第二段固定床加煤量一般为加煤总量的17%~25%较为适宜。
- 付炜夏迎迎黄桃花焦延涛王亦飞
- 关键词:煤气化固定床
- 化学热回收两段式气化工艺的试验研究
- 气流床气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但其在高温煤气的显热回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高效化学热回收煤气化新工艺”根据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之间发生吸热反应的原理,采用“化学激冷”法来回收气流床高温煤气的显热。论文基于两...
- 付炜
- 关键词:煤气化技术
- 石灰石煅烧产物CaO的孔隙特征模拟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研究石灰石煅烧产物CaO的孔隙特征与脱硫过程的关系,建立了CaO孔结构特征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CaO内部孔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重点对0~5nm,5~20nm,20~100nm及〉100nm4个孔径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试样中,试样A的粒径最大,孔径分布最宽,函数峰值所对应的孔半径及平均孔半径最大;试样B的粒径居中,但是孔径分布最窄,函数峰值所对应的孔半径及平均孔半径最小;粒径最小的试样C,煅烧时可能部分烧结,导致函数峰值所对应的孔半径及平均孔半径比试样B大.在3种试样中,试样B的有效孔径(5~20nm)所占的比例最大,由此预测其脱硫效果最好,选取上述3种粒径石灰石煅烧产物进行脱硫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
- 夏迎迎付炜黄桃花王亦飞王辅臣
- 关键词:孔隙特征数学模型高温脱硫
- 新型两段组合式气化产气热值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遗传算法优化被引量:1
- 2008年
- 气化效率对IGCC绿色发电的效率有着很大影响。现有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存在热回收方案不尽合理之处,华东理工大学提出了回收化学热新型两段组合式气化技术,一段气流床二段固定床组合气化,将一段气化合成气后的高温显热,在二段气化炉内转化为化学热,提高总气化热效率。本文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RBF)模型,预测此气化工艺产气的低位热值,并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参数,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模型预测该流程的低位热值性能稳定,精度高。
- 李强田大林夏迎迎付炜王亦飞于遵宏
- 关键词:IGCCRBF神经网络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