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翔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广西婴儿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SLC25A13基因突变的筛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广西婴儿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进行SLC25A13基因筛查,了解有无突变.方法:收集2010-09/2012-06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婴儿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63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50例无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正常的婴儿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送检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质谱分析筛查,对串联质谱怀疑为Citrin病的病例全部直接进行DNA测序分析.同时对阴性病例组及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联合DNA测序技术对SLC25A13基因国内外报道最常见的12种热点突变进行筛查,了解有无SLC25A13基因突变.结果:在病例组进行蛋白质串联质谱分析有5例考虑为Citrin缺陷病,在进一步的DNA序列直接测序当中,未发现SLC25A13基因的12种常见突变.在其余病例组和正常组当中,PCR-SSCP筛查当中,均未发现相关的12种常见突变.结论:串联质谱分析考虑为Citrin缺陷病的5例患者、其余病例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当中均未发现SLC25A13基因常见的12种突变,广西婴儿特发性肝内胆汁淤积是否会存在SLC25A13基因的其他少见突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包括纳入更多的样本研究及对其他未报道过的外显子进行研究.
- 伍秋频王琳琳陈秀奇唐清单庆文黄丽连淑君云翔高国鹏陈允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腹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消化道出血表现分为出血组77例和非出血组9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腹型HSP患儿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发生呕吐者、消化道症状早于皮疹者、重度及特重度皮疹分布者比例均高于非出血组(均P<0.05);出血组的WBC计数高于非出血组,而淋巴细胞比例低于非出血组(均P<0.05)。呕吐是腹型HSP患儿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现呕吐的腹型HSP患儿更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而皮疹和消化道症状的出现顺序、皮疹分布程度、WBC及淋巴细胞比例也是影响腹型HSP患儿发生消化道出血不可忽视的因素。
- 黄志宇黄志宇唐清云翔黄丽陈秀奇单庆文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腹型消化道出血儿童
- 清肝化湿活血汤联合保肝降酶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化湿活血汤联合保肝降酶药物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LD患者1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87)和对照组(n=88)。对照组采用戒酒、营养支持、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性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熊去氧胆酸胶囊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清肝化湿活血汤。治疗3个疗程(12周)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定期复查肝功能(ALT、AST、GGT、白蛋白、TBil)、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常规、肝脏超声等检测结果,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间治疗过程中各时间节点差异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组间治疗4、8、1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90、10.487、13.547,P值均<0.05);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在治疗4、8、12周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组在治疗4、8、12周时ALT、AST、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050、8.108、12.038,P值均<0.01);对照组患者HDL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18、2.532,P值均<0.05),2组治疗后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4,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vs 82.8%,χ2=28.74,P<0.001)。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药清肝化湿活血汤联合保肝降酶药物治疗,可改善ALD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姚志山刘丁丁云翔
- LBL与TBL双轨教学法应用于儿科实习小讲课的初步探索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儿科实习小讲课中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双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学生162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LBL、TBL和LBL+TBL教学法,对比各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LBL+TBL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LBL组和TBL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LBL+TBL双轨教学法的总体评价优于TBL和LBL组,认为在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自学及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结论 LBL及TBL教学法各有优缺点,LBL+TBL双轨教学法实施效果要好于单一模式,值得推广。
- 云翔唐清王琳琳陈秀奇陈玉君韦秋文农光民单庆文
- 关键词:LBLTBL儿科教学
- 特发性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SLC25A13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特发性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95例作为病例组,另取50例无肝内胆汁淤积、肝功能正常的婴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全为广西籍。病例组患儿送检血氨基酸质谱分析筛查,对筛查怀疑为Citrin缺乏症的7例全部行DNA测序分析。同时提取病例组其他患儿和对照组婴儿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DNA测序技术检测SLC25A13基因上18个外显子基因,分析SLC25A13基因突变及突变类型。结果共检出SLC25A13基因突变4例。伴有瓜氨酸、蛋氨酸升高检出3例,包括851del4/851del4纯合突变2例,851del4杂合突变1例;不伴有瓜氨酸、蛋氨酸升高的新型突变P502L 1例。结论广西特发性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SLC25A13基因存在851del4/851del4纯合突变,851del4杂合突变;并在不伴有血氨基酸质谱异常的患儿中发现国外未曾报道的新型突变P502L。
- 陈允王琳琳陈秀奇唐清单庆文黄丽连淑君云翔高国鹏伍秋频
- 关键词:SLC25A13基因突变
- IL-12B mRNA在儿童及青少年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表达
- 2009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B(IL-12B)mRNA在儿童及青少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胃黏膜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黏膜IL-12B mRNA表达。血清Hp-IgG抗体检测、PCR、尿素酶实验及组织学检查作为确定Hp感染状态的依据。结果儿童及青少年Hp感染者胃窦黏膜IL-12B mRNA阳性表达率、相对表达水平均较无Hp感染者高。IL-12B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胃窦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儿童及青少年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窦黏膜IL-12B mRNA表达上调可能促进Th1细胞免疫反应从而增加黏膜破坏。
- 单庆文经承学王琳琳吕自力谢湘芝唐清云翔
- 关键词:胃疾病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因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胃黏膜中的表达
- 2010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因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胃黏膜中的表达。方法具有上消化道不适主诉症状的患儿96例(包括慢性胃炎66例及十二指肠溃疡30例),经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获取其胃窦黏膜活检标本。根据Sydney胃炎标准对HE染色的活检组织进行胃窦黏膜慢性炎症程度评价。以血清Hp-IgG抗体检测、胃黏膜PCR、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确定Hp感染状态的依据。患儿均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胃窦黏膜MMP-7的表达。结果96例患儿的Hp感染率为5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MP-7主要在胃上皮细胞中表达。Hp感染者的胃窦黏膜MMP-7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7.8%及89.8%)与无Hp感染者的阳性表达率(70.2%及6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Hp感染者胃窦黏膜MMP-7mRNA表达水平较无Hp感染者高(P<0.05),其表达水平与胃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312,P<0.05)。结论Hp感染诱发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胃窦黏膜中MMP-7基因的表达,推测基因表达的增高是Hp感染的早期事件,其主要作用可能是促进了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儿胃黏膜的破坏。
- 单庆文经承学王琳琳吕自力唐清云翔连淑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基质金属蛋白酶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 胆盐输出泵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瘀积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瘀积患儿胆盐输出泵(BSEP)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2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婴儿胆汁瘀积性肝炎患儿81例(病例组),48例无肝内胆汁瘀积、肝功能正常的婴儿为对照组。提取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BSEP基因上2、3、4、5、6、9、10、16、17、23、24外显子基因多态性,分析BSEP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瘀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外显子24上检测到BSEP A1028A同义突变,编码的氨基酸未改变,均为丙氨酸;其他10个外显子均未发现异常突变。A1028A基因型在病例组,CC型53例(占65.4%),TC型28例(占34.6%),C等位基因频率为82.7%;对照组中CC型32例(占66.7%),TC型16例(占33.3%),C等位基因频率为83.3%。二组基因型差异经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经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BSEP A1028A是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瘀积的一个危险因素。BSEP A1028A与特发性婴儿肝炎肝内胆汁瘀积发生的易感性无关。
- 邓亚楠王琳琳陈秀奇唐清高国鹏单庆文云翔
- 关键词:肝内胆汁瘀积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婴儿
- 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罗彬云翔谢小薰李后文
- 关键词:抑癌基因PTEN胃癌PTEN基因磷酸酶活性多种肿瘤P53
-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婴儿CMV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同时观察23例婴儿CMV胆汁淤积性肝炎治疗后黄疸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48例婴儿CMV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大和(或)脾大,肝功能异常。23例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丙氨酸转氨酶较前下降较明显,但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移酶无明显下降。结论婴儿CMV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治疗应注意疗程个体化。
- 单庆文王琳琳云翔梁淡湄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肝炎婴儿胆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