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岚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压变异性对靶器官损害的影响探讨被引量:13
- 2012年
- 血压变异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外界刺激因素与心血管调节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病理性变异表现为昼夜血压规律改变(非杓型、反杓型、超杓型)、晨峰血压升高及阵发性高血压等,血压变异性是独立于血压平均值之外的脑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强预测因子,血压变异性异常最主要损伤血管内皮系统,从而造成左心室肥厚、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减退等靶器官损害。
- 于佳岚姜东炬
-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血管内皮系统
- 血必净注射液和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1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王沙南邹玥石海珍陶成丽吴晓强王诗哲于佳岚姜丽景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尿激酶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于佳岚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灌注
- 24h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动态血压监测帮助临床医师可以获知以下内容:血压变异性,与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压力反射的敏感性有关,可预测靶器官受损程度;晨峰血压,晨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及体液调节异常造成血压急剧升高,达一定数值将对心、脑血管造成危害;实时血压数值,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增大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治疗过程可能出现"J曲线效应",准确得到血压数值及正确用药将决定患者预后。
- 于佳岚姜东炬
- 关键词:血压变异性脉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动态血压监测过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血压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监测(ABPM)过程中夜间频繁测量血压是否会对老年受查者睡眠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干扰夜间血压的真实变化,使血压昼夜节律曲线产生偏移等结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210医院干部病房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患者入院后行两次ABPM检查:第一次行ABPM检查夜眠前不予药物干预睡眠(干预前组),第二次行ABPM检查于睡眠前给予阿普唑仑0.8 mg口服(干预后组)以模拟不受夜间ABPM干扰的睡眠情况。记录干预前后两次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干预前后血压昼夜形态(杓型、非杓型、反杓型、深杓型),夜间收缩压下降率(NSBPRR),夜间舒张压下降率(NDBPRR),晨峰血压(MBPS),起床后2 h内收缩压平均值,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BP-SD),夜间收缩压负荷值(nSBPL),舒张压负荷值(nDBPL)。结果患者两次行ABPM检查,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在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NSBPRR、NDBPRR、晨间收缩压均值、nSBP-SD、nSBPL、nDBP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PM检查过程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从而造成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减少、昼夜血压形态出现偏差、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增大、夜间血压负荷值比例增高。
- 于佳岚高国伟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睡眠昼夜血压节律
- 老年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 2009年
- 王沙南王诗哲陶成丽吴晓强于佳岚李咏梅王英姿侯筱婷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疾病老年人
- 24小时动态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及血压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 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并易出现心脏和外周循环系统的反射控制机制损害以及血管活性物质释放量异常,这将降低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时产生的血压反应性,影响血压的自稳作用,从而易出现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变化、血压变异...
- 于佳岚
- 关键词:动态血压高血压睡眠监测血压监测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王沙南王诗哲邹玥吴晓强陶成丽于佳岚李咏梅林英金承烈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老年人
- 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2年
- 临床中将具有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一组综合征诊断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其诊断依据还包括有创及无创的辅助检查的客观指标,临床中有创辅助检查方法不易获取,目前无创的客观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应用心脏超声技术及获取脑钠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在此主要对各种无创检查方法加以综述,并作出合理的HF-PEF诊断及排除图解。
- 于佳岚姜东炬
- 关键词:组织多普勒成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房容积脑钠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16例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用药对老年多处静脉血栓闭塞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静脉彩超检查颈内静脉和下肢多处静脉血栓闭塞的入院患者及部分未住院的老年患者16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蚓激酶(2粒,3次/d),3个月一疗程,测定治疗前后的凝血四项、血小板、彩超血管检查。并且同时设对照组,单用阿斯匹林(100 mg,1次/d),3个月一疗程.两组均有治疗前后静脉系统彩超。结果联合用药组效果明显,甚至出现血栓消失、静脉再通(P<0.01)、血栓及血小板聚集度改善明显(P<0.01),但血小板计数无改变(P>0.05)。单用阿司匹林组效果不明显,静脉再通(P>0.05),血栓及血小板聚集度改善(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蚓激酶联合用药可以使静脉内血栓斑块消失、再通,对治疗静脉系统的血栓闭塞症有其独特的作用。
- 王沙南王诗哲邹玥吴晓强陶成丽于佳岚林英
-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蚓激酶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