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日敏

作品数:54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7篇分子
  • 31篇树形分子
  • 20篇SUB
  • 15篇磁性
  • 14篇壳结构
  • 12篇铁磁
  • 12篇铁磁性
  • 10篇光催化
  • 10篇PAMAM树...
  • 10篇催化
  • 9篇核-壳结构
  • 8篇光催化剂
  • 8篇催化剂
  • 7篇BIFEO
  • 6篇纳米
  • 6篇可见光
  • 6篇可见光催化
  • 6篇可见光催化剂
  • 6篇感器
  • 6篇PAMAM

机构

  • 45篇山东理工大学
  • 15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3篇丛日敏
  • 31篇于怀清
  • 23篇王卫伟
  • 16篇杨赞中
  • 13篇罗运军
  • 10篇李蛟
  • 7篇李秋红
  • 7篇杨彦功
  • 7篇张华
  • 5篇李国平
  • 3篇靳玉娟
  • 3篇谭惠民
  • 2篇乐红志
  • 2篇王永在
  • 2篇孟凡朋
  • 2篇杨思一
  • 2篇卢文婷
  • 2篇李杰
  • 2篇丁锐
  • 2篇张红松

传媒

  • 5篇化学学报
  • 4篇山东化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3篇2019
  • 16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_3O_4/PAMAM/ZnO/TiO_2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逐层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18年
以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和隔离层采用水热法逐层构建了Fe_3O_4/PAMAM/ZnO/TiO_2和Fe_3O_4/PAMAM/TiO_2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用HRTEM、EDS、XRD、SQUID和UV-Vis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两种颗粒具有完整清晰的核-壳结构,磁核与壳层均由尺寸小于5 nm的颗粒聚集而成,具有超顺磁性和较高的MB吸附率。PAMAM隔离层降低了Fe_3O_4核与TiO_2壳接触面积,但是残留在界面处的微量Fe^(2+)电子向壳层迁移,导致壳层能隙变窄、吸收光谱红移以及迁入电子与壳层光生空穴复合,使Fe_3O_4/PAMAM/TiO_2的催化活性降低。Fe_3O_4/PAMAM/ZnO/TiO_2中更厚的PAMAM隔离层和ZnO层阻隔了Fe^(2+)电子向TiO_2层迁移,并且ZnO/TiO_2界面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界面的新电子态使颗粒吸收光谱进一步红移,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和催化活性。5次磁性回收循环使用后,Fe_3O_4/PAMAM/ZnO/TiO_2的磁性回收率和MB降解率分别为93.8%和90.8%。
丛日敏于怀清罗运军李蛟王卫伟李秋红孙武珠司维蒙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TIO2FE3O4核-壳结构光催化
一种Bi<Sub>25</Sub>FeO<Sub>40</Sub>/α-Fe<Sub>2</Sub>O<Sub>3</Sub>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Bi<Sub>25</Sub>FeO<Sub>40</Sub>/<I>α</I>‑Fe<Sub>2</Sub>O<Sub>3</Sub>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末端基团为酯基、羟基或羧基的聚酰...
丛日敏于怀清杨赞中
材料测试类课程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建设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结合前期课程建设经验,探讨了如何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材料测试类课程实验项目,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课程实践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王卫伟李蛟张华孙武珠丛日敏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综合设计型实验
PAMAM树形分子模板法原位制备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被引量:13
2006年
以4.5代PAMAM树形分子(64个酯端基)为模板,在树形分子空腔内原位合成了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并对其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HRTEM观察发现量子点分散良好,尺寸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3 nm.UV-V is光谱证明ZnS外延生长在CdS核外,EDS能谱也证明了核壳结构的生成.适当厚度的ZnS壳层可使光致发光效率提高至31%.PAMAM树形分子包在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外,构成一层有机壳,有效地限制了粒子聚集,钝化了CdS量子点表面,提高了发光效率.另外,PAMAM树形分子良好的溶解性也赋予了量子点在不同极性溶剂中良好的溶解性,提高了其稳定性.
丛日敏罗运军李国平谭惠民
关键词:PAMAM树形分子模板法表面钝化
环形聚焦单模微波合成NaA分子筛膜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膜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形聚焦单模微波合成NaA分子筛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支撑体表面晶种层制备:按计量将硅源、铝源、碱源和去离子水混匀,在单模微波场下反应5~8min,将产物洗涤至中性,得Na...
杨赞中吴奇阳孟凡朋丛日敏王永在魏春成乐红志
阻燃腈纶的制备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铜离子处理腈纶,再与水合肼及反应助剂组成的混合水溶液反应,制备了阻燃腈纶,探讨了处理工艺条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合肼加入量20 mL,w(NaOH)为5%的NaOH 4.7 mL,质量分数为10%精炼剂9.4 mL,甩干时间3 min,热处理温度160℃,热处理时间180 min条件下,得到的阻燃腈纶断裂强度为2.1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1.4%,极限氧指数为32.83%。
杨彦功贾曌丛日敏马爱荣
温度对聚酰胺-胺树形分子模板法制备CdS量子点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研究温度对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的模板法制备硫化镉(CdS)量子点的影响,以4.5代(G4.5,64个甲酯端基)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在-10~30℃的温度范围内制备了分散良好的CdS量子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CdS量子点的形貌、尺寸;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PL)表征了CdS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发现在相同条件下,制备温度从-10℃升高到30℃,CdS量子点粒径从1.8nm增大到3.4nm,其中在10℃时制备的量子点的尺寸分布最窄;CdS量子点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均随温度增大而红移,其中10℃时制备的量子点的室温光致发光效率最高.这表明制备温度决定了树形分子的配位基团与Cd2+的分离速度,并影响了CdS量子点的成核和生长过程,从而最终决定了CdS量子点的尺寸及尺寸分布、光致发光颜色和发光效率.
丛日敏罗运军靳玉娟
关键词:CDS量子点PAMAM树形分子光致发光
一种铁磁性Bi<Sub>2</Sub>Fe<Sub>4</Sub>O<Sub>9</Sub>-γ-Fe<Sub>2</Sub>O<Sub>3</Sub>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磁性Bi<Sub>2</Sub>Fe<Sub>4</Sub>O<Sub>9</Sub>‑γ‑Fe<Sub>2</Sub>O<Sub>3</Sub>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末端基团为...
丛日敏于怀清杨赞中王卫伟
以CdS-ZnS核-壳量子点/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自组装制备发光超薄膜被引量:7
2008年
制备了表面带负电荷的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阴离子,以聚二甲基二丙烯基氯化铵(PDDA)为聚阳离子自组装制备了光致发光(PL)超薄膜.对膜的生长均匀性、表面平整性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发现膜的UV-Vis吸收强度和PL强度随层数增加呈线性增大,表明每层膜均匀生长;AFM照片表明单个复合层膜非常平整,10层膜仍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并发出明亮的蓝绿色光。
凌剑丛日敏
关键词:PAMAM树形分子自组装光致发光超薄膜
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溶剂热法,以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为稳定剂,分别制备了Bi_(25)FeO_(40)和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种颗粒均为球形,尺寸均匀,粒径小于10 nm.当原料中Bi^(3+)/Fe^(3+)摩尔比为25∶1时,产物为Bi_(25)FeO_(40)纳米颗粒;Bi^(3+)/Fe^(3+)摩尔比为1∶1时,产物为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与Bi_(25)FeO_(40)纳米颗粒相比,Bi_(25)FeO_(40)/α-Fe_2O_3复合纳米颗粒的带隙变窄,对可见光吸收范围变宽,饱和磁化强度和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这是由于复合颗粒中的α-Fe_2O_3具有超顺磁性,且两相界面存在的异质结构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提高催化活性.2种纳米颗粒均可磁性回收,重复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下降较小.
丛日敏于怀清罗运军李蛟王卫伟李秋红孙武珠司维蒙张华
关键词:Α-FE2O3复合纳米颗粒光催化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